李洪怡
摘 要:鋪就閱讀教學成功之路當有資源的輔助,鋪就閱讀教學成功之路當有感悟的創新,鋪就閱讀教學成功之路當有廣泛的閱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實現了閱讀教學的諸多驕傲,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閱讀教學;資源輔助;感悟創新;廣泛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28-01
在平時的教學中,感到學生的閱讀感悟不到位、不得法,對文本內容感悟的依賴性較強。這告訴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應當努力為學生鋪就感悟的成功之路。采取怎樣的形式為學生閱讀感悟鋪就成功之路呢?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鋪就閱讀教學成功之路當有資源的輔助
小學語文教材,已經不是過去那種純文字性了,語文教材文本內穿插安排著這樣那樣的插圖。這些插圖有的是畫家畫出來的,有的是原始照片,有的是相關影視片中有代表性的鏡頭。應當說這就是作品內容之濃縮,是相關人物的特寫。如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去欣賞這些插圖,變資源為促進學生閱讀感悟的有效載體,對學生走上閱讀感悟的成功之路是極為有效的。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可讓學生直接欣賞文中的插圖,也可將文中的相關插圖聲情并茂地呈現在電子白板上,再附上相關的文字說明,讓學生對插圖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會增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插圖語言的描述,可以是教材中文字的截取,也可以是教師圍繞插圖進行描述。譬如,教學《鞋匠的兒子》一文,課文中插了一幅林肯的肖像圖,這幅圖比較集中地呈現出林肯的人格魅力。教學時,要留給學生欣賞的機會和時間,學生便能夠在看中感悟。雖然學生們還不足以能夠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有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學生從林肯演講的表情上,能夠感到林肯的襟懷坦蕩,感到他的寬容和大度,也會意識到這是他贏得信任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再比如,教學《姥姥的剪紙》一文,作品中有“我”孩提時代看姥姥剪紙的插圖,插圖比較理想地呈現出姥姥剪紙的嫻熟,也比較理想地表現出“我”被姥姥剪紙拴住身心的快樂,讓學生去看這樣的插圖,會更加貼近作者的生活,感悟到祖孫之間那濃濃的親情。
二、鋪就閱讀教學成功之路當有感悟的創新
平時的閱讀教學,教師似乎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只要能夠知曉一定的文本內容即可。從教學實踐看,教學相關文本時,只要尊重學生,關注學生,引領學生,那么,學生則可呈現出諸多充滿活力的創新感悟。這需要教師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平等對待學生,辯證地思考學生閱讀感悟的創新問題,正確理解學生在閱讀感悟上的諸多創新因子。譬如,《青藏高原一株柳》以優美的筆觸,大膽的猜測與想象,描寫了青藏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樹。柳樹神奇在哪里?教師可以讓學生去獨自神游于文本的字里行間,入情入境時,學生則發現其柳樹的諸多神奇。尤其是學生能夠發現,這柳靠著自己的頑強,成就了青藏高原壯觀而獨立的風景。學生能夠有如此發現,就是學生閱讀感悟的一種創造。當教師在諸多文本的閱讀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活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的創新將會是完全意義上的活力四射。對學生閱讀感悟的創新,要求不能太高,要求過高會使學生在創新上感到無所適從,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壓抑學生創新和創造的積極性。
三、鋪就閱讀教學成功之路當有廣泛的閱讀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文本短小精悍,相關的文學作品也都是原著的改編,或是一些長篇巨著的節選。總體上講,是比較適合小學生閱讀感悟的。教師應該有這樣的認識,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簡單,他們的閱讀興趣還應當再廣泛些,僅以教材文本上的內容作為閱讀材料,還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對此,教師不但要有這樣的思考,而且需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鋪就閱讀教學成功之路當有廣泛的閱讀。對于小學生進行比較廣泛的閱讀,有的教師心有余悸,有的家長也不太贊成。人們總以為小學生只要把文本感悟得深刻了,就足夠了,如果讓小學生也去廣泛閱讀,是不切實際的,是得不償失的。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例如,教學唐代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可以讓學生閱讀關于愛國主義題材的古詩詞,學生會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還可以讓學生集中閱讀杜甫的其他古詩詞,學生便從杜甫眾多的詩篇閱讀中,真正感悟到杜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看到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就會感受到詩人對窮苦民眾的同情和關心。讓學生進行廣泛意義上的閱讀,其實質意義還不僅僅就是這些,更為理想的是學生在閱讀中能增加知識積累,讓學生的語言更為豐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耕耘,只有辛勤耕耘,才會有收獲。為學生鋪就閱讀感悟的成功之路是相當重要的,也是教師努力的方向。為學生鋪就閱讀感悟的成功之路,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勇于開拓創新,使學生的閱讀和感悟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永紅.教材插圖是閱讀教學不容忽視的資源[J].基礎教育研究,2015(20).
[2]楊宕軍.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6(01).
[3]劉吉才.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閱讀教學[J].課程教學研究,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