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紅
摘 要: 傾聽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學課堂上所能接受和獲得的知識量,以及對課堂活動的整體感知,并逐步依靠這種能力形成固有的學習模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近年來,傾聽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傾聽能力加以正確培養,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產生較濃厚的興趣,全面實際地融入課堂,并以點畫圓,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傾聽能力 培養方式
新的時代,教育必須去舊革新,有全新的面貌。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語言文化學習筑基的開始,這時候的語文,為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做人。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就受到相當大的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課文閱讀,無外乎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傾聽理解能力,而小學語文課堂的關鍵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已經逐漸成為主體,教師則主要起著輔導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變革,意味著必須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教師的輔導工作應該隨之進行完善,以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多是以課堂活動的教學模式開展的,在這其中,不僅需要教師的多方位指導,而且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興趣所在,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融洽的交流,給予學生全新的教學感知。
一、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傾聽能力的當前狀況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十分大的年齡段,渴望獲得更多的知識,而且對外界的事物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年齡小帶來的認知不足就造成他們在語文課堂上接受知識的困難程度較高,也就是說,小學生的傾聽能力不是十分完善,在語文課堂能夠真正讓他們產生興趣的恐怕只有新奇的事物和各式的活動,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作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伊始,小學語文教學擔負著頗為巨大的教育責任,教師面臨許許多多的壓力和挑戰。面對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不樂觀表現,我們必須采取一定的教學措施進行教學方面的有效改革,逐步穩健地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打造繪聲繪色的語文課堂,使學生十分自然地融入課堂教學,穩步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學生傾聽能力的措施
1.引導學生認識到語文課堂中傾聽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主要以閱讀和寫作為主,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然后根據教學的某些重要內容進行聯想寫作,這個階段的學生可以放飛思想,寫出自己能想到的任何內容。由于語文教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現實性,也就充分地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認真地聽講,深刻地理解教學的每一個步驟,但是小學學生在思想方面有一定的跨越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孩子們的自主意識不斷增強。面對這樣的狀況,強行要求孩子們提高聽課能力是行不通的,教師應該在平時和課堂上循循善誘,仔細為學生們分析學習語文能夠帶來的巨大作用,同時指引學生形成一定的自我傾聽能力,鼓勵他們在課堂上與老師積極地進行互動交流,參與教學活動,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并逐步強化傾聽能力。
2.以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和內容提高學生的傾聽興趣
小學語文傾聽能力的培養不能夠僅僅依賴于對學生的教導和指引,更多的需要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及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學生樂意學習,參與課堂教學,才能最高效地提高學習質量。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師的教學設備也在不斷地更新,教學模式更是取得跨越式的發展,多項多媒體網絡設備已經充分用到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當前的小學生,由于內心的約束較少,上課很難保持全程的注意力集中,而上課長時間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導致學習進度跟不上,從而學習成績下降。教師在授課前,可以與學生多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愛好和興趣,并據此創設一些教學活動,查找相關教學資源,通過視頻或PPT的模式展示給學生,以此吸引學生的關注度。比如在講授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課本中的課文《變色龍》時,教師可以首先查找變色龍的相關資料和圖片,并在課堂上以變色龍為主題進行課堂問題討論,然后展示給大家相關內容,使大家樂于找尋變色龍會變色的原因,從而提高本課文的教學質量。
3.對學生傾聽能力予以正確的培養
小學生都有獨特的思想,并且渴望被老師尊重和認可,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的傾聽能力表現,很大程度上與個性有關,教師要耐心地與班上的學生進行細致的交流,觀察他們的學習生活,并且在課堂上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逐步為學生打造下一步的學習進程。由于傾聽能力培養的力度不一樣,接受能力也存在許多差異,教師必須在學生形成良好傾聽能力的道路上予以最正確的指引,了解學生的不足和優勢,努力地幫助他們揚長避短,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傾聽能力的提高,只有強化學生的傾聽能力,才能保障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當運用好現有的科技和網絡設備,積極努力地尋找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求不斷強化學生的傾聽能力,創新語文教學方法,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杰,張良.傾聽教學的師生觀:對“他者”的關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29).
[2]謝德新,邵琪.保羅·弗萊雷論對話式教學的條件[J].教學與管理,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