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苗族酒歌作為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人們宴請賓客時表達雙方美好情感的重要方式。通過對黃平苗族酒歌的押調情況進行詳細闡述,進一步探討黃平苗族酒歌的格律特征。
關鍵詞:黃平;苗族酒歌;格律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62-01
苗族文化源遠流長,苗族的詩歌也豐富多彩。苗族酒歌顧名思義就是苗族人民舉辦活動或宴請賓客時,表達雙方美好情感的一種詩歌。在中部方言的苗語詩歌中,押韻的情況很少。但是押調卻是最普遍的一種現象,苗族酒歌也不例外。
一、句末押調
下面我們截取一首流傳于黔東南黃平地區的苗族酒歌《hait lix ongd》(賀田土)的一部分來作觀察。
“mongl niaox hangd hait liangl,niangb maix hangd mais qeed,aob gid gid qot ghangd,jid jid vax vet liangl,ab hxeb jid vet liangl” (意譯:頌贊完銀兩,還有買田土,咱慢慢贊賀,別家不多銀,親家真多銀。)
從這首酒歌我們可以看到,這首詩每句都是五個音節,這就是 “五言句式”。但是每句的最后一個音節,它的韻母相同情況的很少,顯然這不是一首典型的苗族押韻詩。其實,無論是苗族酒歌還是苗族飛歌,以及其它苗族詩歌,押韻在黔東南苗族詩歌中相對較少。我們再來觀察在每句歌詞最后一個音節的調值情況。不難發現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押同一個調值,即“d”調;第四句和第五句押“l”調;雖然整首酒歌押調格式并不是那么嚴格,但是在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音節都有押調。這是苗族民歌中的“通聲式格律”,所謂通聲式格律就是在每一首詩歌里,每句話末尾的單詞都同押一個聲調。除了最后一個字聲調相同以外,有些苗族酒歌第四個字也會押調,即最后兩個音節都押調。
人們在演唱苗族酒歌的時候,都要求句末盡量押調,即使不能做到整首酒歌末尾字聲調自始至終都相同,但是相鄰的兩句或兩句以上的語句聲調都必須相同。因此,句末押調是黔東南苗族酒歌的基本格式。
二、換調
在苗族酒歌中,我們發現存在一首酒歌中出現換調的現象,例如:
“nangx yeex niangb baod jid,hek yeex niangb baod jid,bib ngongx hvob veed veed,juf jeex laib jid jud,laib jid hxeb hangd dongd” (意譯:吃了要祝賀,喝了要祝賀,歌聲陣陣起,才成酒宴席,酒宴才歡騰。)
首先,我們看到這首酒歌是標準的五言句式。其次,前五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聲調都是“d”調,后五句歌詞的最后一個音節調值都是“t”調。并且這兩段話表達的含義相近,只是押的調值有所不同。換調目的是為了避免苗語的段落出現相同的詞,顯得繁瑣重復。因此,演唱者會把含義相同的字詞換調,用同義詞來替換。
三、領頭式插花
領頭式插花是插花式格律的一種,插花式格律的形式比較復雜,有領頭式插花、中間式插花、襯托式插花等等。插花部分有單句插、多句插、短歌插等形式。在黔東南黃平苗族酒歌中主要是領頭式插花。所謂領頭式插花,就是在一首詩歌的押調之前,用一句或多句與該詩不同的調的詩句作為該詩的領句。而悅耳的音韻仍然是該詩的調起作用的結構形式。如:
第一段:“hek yeex bib lol baod,baod niaox aob jid nal,aob jid xangb ghed laol,baod neix niangb lul lul,dlub dliangb niangb diangd niel,lod hmid niangd niangb lail .”
(意譯:喝了要祝賀,先賀咱老人,咱家香夠勞,祝老人長壽,白發轉又青,掉牙又轉生。)
第二段:“dliat neix niangb jangl keed,jangl vaob hsongb dangl qad,jox nieex aob jid nal,juk nieex aob jid nal,aob jid xangb ghed laol.” (意譯:老人栽姜蒜,栽蔥待貴客,永遠是咱爹,永遠是咱娘,我們香夠勞。)
這首酒歌分為上下兩段,主要表達演唱者對老人的祝福。接下來我們觀察這首酒歌的押調情況。首先,從整體上看,這首酒歌是五言句式,押“l”調值,符合苗族酒歌句末押調的基本格式。其次,這首酒歌第一段的第一句,第二段第一句、第二句是“d”調值。簡而言之,在酒歌第一段和第二段中作者插入與該詩不同的調值。在第一段領句部分插入一句“d” 調值的歌詞,在第二段領句部分插入兩句“d”調值歌詞。這就是所謂的領頭式插花。
談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認為領頭式插花和上面我們提到的第二種押調情況“換調”有點類似,甚至可能會誤以為二者一樣。其實不然,領頭式插花和換調二者并不相同,它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換調是在一首酒歌中,對苗語歌詞的思想內容在相近或者相同的情況下,為了避免重復啰嗦和使酒歌富于節奏感對詞語進行同義詞的轉換;而領頭式插花是在整首酒歌中在作者表達不同內容的時候插入一句或者多句不同于該詩的聲調。
(二)換調是對相同內容的詞語進行同義詞的替換,它主要針對的是字詞的變化;而領頭式插花是在酒歌中插入不同內容的詞句。領頭式插花是對句子或者是句群進行的變化,從語言學上說,換調和領頭式插花改變的是不同的語言結構單位。
四、字句式格律
在中部方言的苗語酒歌中有一種特有的格律形式——字句式格律。所謂字句式格律指的是在歌中每句相同位置的音節,聲調都相同。例如:
“wais jaox gongb yid lol,wais jaox hxeeb yid voel,ab hxeb niangb yeed jaod,juf wix laib jid jud,hef xaox ob jud hmaid.” (意譯:道理何處來,原因在哪里,驚動客人們,才到這酒席,一起喝美酒。)
這首酒歌第一句和第二句,第四句和第五句在相同的位置上的音節,聲調都相同。第一句和第二句每個字排列的調值是“s、x、b、d、l”調;第四句和第五句每個字排列的調值是“f、x、b、d、d”;這兩組句子從第一個字到第五個字,凡是相同的位置它們的調值都一致。字句式格律是中部方言北部土語詩歌中特殊的格律。它的要求很高,需要相同位置的音節聲調必須相同。除此之外,演唱者還要考慮到他所選的字詞能否流暢地表達他想演唱的內容。在苗族酒歌中,一首長篇的酒歌里全部采用字句式格律的情況并不太多。只有在行數較少的酒歌中,字句式格律比較常用。因為酒歌表達的內容越長,押調的字數越多,選字的范圍也就會越小,那么所受的限制也就越大。所以字句式格律只有在篇幅較短的苗族酒歌中比較常見。
參考文獻:
[1]黃平縣民族事務局等編.苗族常用酒歌[Z].黃平,2010.
[2]過 偉.中華民間文化與民族文學[M].作家出版社.
[3]陳其光.凱棠苗語的詩詞格律[C]//民族文學論文選.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