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凱
摘要: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遵照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使用價值,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歷史文脈、建筑風格、環境氣氛等精神因素。當代室內設計美學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審美思維的變化,它在現代哲學與科學思想的雙重影響和推動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因而完全擺脫了總體性的、線型的和理性的思維慣性,邁向了一種更富有當代性的新思維之路。當代室內設計不僅需要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等要求,從環境整體的高度綜合地處理人與環境、人際交往、文化內涵、實用功能等多項關系,而且需要注重表達審美情感、體現審美意義和價值。因此,美學理論為當代室內設計提供了指導性的作用。
關鍵詞:美學;室內設計;審美要求;環境藝術
中圖分類號:B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79-01
一、序言
室內設計是建筑設計的繼續和深化,是創造美的藝術,是運用現代工藝技術將美學理念、文化內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內空間環境的藝術。現代室內設計需要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綜合地處理人與環境、人際交往等多項關系,需要在為人服務的前提下,綜合解決使用功能、經濟效益、舒適美觀、環境氛圍等種種要求。作為美學分支的藝術與技術美學是指導室內設計的重要學科之一,本文就美學在當代室內設計中發揮著指導性的作用進行了探討。它是研究設計領域審美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
今天,人們已日益明晰地認識到被裝修空間的布局、質感、色彩,家具的布置,不再是簡單的組合、時尚的反映,而應提升到人性化和個性化的層面去實現文化、科技、環保和效率的有機結合。現代美學理論在當代室內設計中發揮著指導性的作用。
二、從形態學視角看室內設計中的美學要素
就本質而言,室內設計是將多種視覺的物質元素組合構成具有三維空間形態特征的造物活動,屬造型藝術的范疇,然而與其它純粹欣賞藝術形式不同的是,室內設計同時具有著實用的動能屬性。從形態學的角度看,室內設計中的美學要素及內容任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空間要素:
空間合理化并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是設計的基本任務,因此,設計者不能拘泥于過去形成的空間形象,要勇于探索發現時代技術與審美特點賦于空間的新形象。
(二)美學色彩要求:
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所以室內色彩設計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應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1.色彩的運用因空間的使用目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空間具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所以在滿足色彩不同要求的同時,還要考慮不同性格的體現,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如辦公空間、商業空間、醫院等,由于它們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對色彩的選擇也不盡相同。
2.色彩的運用應因空間的大小、形式而變化
大的空間多采用深一些的色調,以增加室內的重量感;反之,應采用淺一些的色調來增加空間感。例如居室空間過高時,可選用飽和度較高的色彩,以減弱空曠感,提高親切感;墻面過大時,宜采用明度偏低的色彩。
(三)美學裝飾要素
室內整體空間中的柱子等建筑構件以及墻、頂等各界面,對其進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裝飾,是構成完美的室內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裝飾材料的質地和豐富多變的裝飾形式,可以獲得千變萬化和不同風格的室內藝術審美效果,同時亦能體現不同地域的歷史文化特征。以上美學要素雖有其相對獨立的價值,卻不能孤立對待,因為從形態學的角度分析,總體應大于所有個體的總和,僅僅依靠總體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釋總體。因此,室內設計整體審美價值的產生要憑籍各美學要素統一框架下的意義整合而獲得。
三、室內美學要素組合和應用
(一)室內空間組織
室內設計的空間組織,包括平面布置,首先需要對原有建筑設計的意圖充分理解,對建筑物的總體布局、功能分析、人流動向以及結構體系等有深入的了解,在室內設計時對室內空間和平面布置予以完善、調整或再創造。由于現代社會生活的節奏加快,建筑功能發展或變換,也需要對室內空間進行改造或重新組織。這在當前對各類建筑的更新改建任務中是最為常見的室內空間組織和平面布置,也必然包括對室內空間各界面圍合方式的設計。
(二)光、色彩和材質
室內光照是指室內環境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光照除了能滿足正常的工作生活環境的采光、照明要求外,光照和光影效果還能有效地起到烘托室內環境氣氛的作用。色彩是室內設計中最為生動、最為活躍的因素,室內色彩往往給人們留下室內環境的第一印象。 色彩最具表現力,通過人們的視覺感受產生的生理、心理和類似物理的效應,形成豐富的聯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四、整體環境觀念下的功能與審美意義表達
處于隨社會變化而不斷發展中的當代室內設計,或稱室內環境設計,應確立整體環境的設計觀念,這里的“環境”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建筑實體圍合形成的室內環境,它主要包括室內空間形態、視覺環境、空氣質量環境、聲光熱等物理環境、心理環境等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觀在內的庭院、街道、廣場乃至整個社區、城市、地區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大環境概念。
正是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內環境設計,就愈加需要對環境整體綜合因素有足夠的了解和分析,著手于室內,但著眼于“室外”。當前室內設計還存在著相互類同、缺少創新和個性的情況,對環境整體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從而使設計缺失內涵而流于一般,設計構思局限封閉。
五、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質量。對室內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室內設計需要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綜合地處理人與環境、人際交往等多項關系,需要在為人服務的前提下,綜合解決使用功能、經濟效益、舒適美觀、環境氛圍等種種要求。我們需要運用美學的知識不斷地豐富室內設計,不斷地提高室內設計的藝術性和審美性。運用好美學的心理作用,只有這樣才可以設計出出色的作品,才可以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王世仁.《理性與浪漫的交織:中國建筑美學論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
[2]陳波. 《淺談現代工業建筑美學》.山西建筑,2009年
[3]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
[4]胡海曉.《濃妝淡抹總相宜——關于室內設計中色彩的環境與功能的探討》.設計在線網站專稿, 2009年
[5]朱介英.《色彩學——色彩設計與配色》.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