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賀楠 蔡政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將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上升為決定性作用”,強調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人力資源服務業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化、網絡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圍繞人才流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現代服務業。珠海市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主導性作用,大力培育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服務業,既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促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動力。
一、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
目前,珠海市共有41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其中,市直16家,橫琴新區1家,香洲區2家,斗門區13家,金灣區3家,高欄港區2家,高新區3家,萬山區1家)。41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公益性質的有3家,國有性質的有4家,其他34家均為民營。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學歷方面,前期取得從業資格證的人員,以高中學歷者居多,近期新取得從業資格證的以大學以上學歷者居多。
近年來,珠海市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主要從政府購買服務、政府發放就業補貼兩個方面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發展。政府購買服務方面,2015年9月6日,珠海市財政局制定《關于印發(珠海市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指導目錄)的通知》(珠財[2015]233號),根據《關于印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暫行辦法的通知》(粵府辦[2014]33號),制訂并完善了《珠海市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指導目錄》。就業補貼方面,2014年,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定《關于印發珠海市就業補貼辦法的通知》(珠人社[2014]20號)。此外,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對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等進行規范,2015年6月25日,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及綜合事項辦理的通知》(珠人社[2015]167號),根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8號)、《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和《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為推動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簡化辦事流程、方便群眾辦事、建立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等,印發了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及業務辦理指南。
二、珠海市人力資源市場基本情況
(一)香洲區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市場(包括香洲人力資源市場和南灣人力資源市場)
珠海市香洲區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服務中心于1999年成立,是香洲區政府設立的公益性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該中心為了更好地做好人力資源配套服務工作,分別在主城區和工業園區設立了香洲人力資源市場和南灣人力資源市場,人力資源市場由財政提供資金支持,堅持公益性運作模式。近三年,該中心人力資源市場累計服務求職者近50萬人次,服務企業3.8萬家次,成功推薦上崗近13萬人次。該中心通過舉辦各類專場招聘會、積極開發就業崗位,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失業人員、外來進城務工人員提供有效和免費的人力資源服務;同時,積極開展人力資源市場數據信息分析和預測工作,對企業用工需求進行動態監測等工作,充分滿足各類招聘單位的用人需求,為求職人員上崗就業提供咨詢推薦和面對面交流服務。
(二)南方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2014年從珠海市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服務中心分離)
珠海市南方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12日,由珠海市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服務中心和珠海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2014年,該公司從珠海市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服務中心分離出來,原有的人事檔案保管業務劃歸珠海市人才資源與就業服務中心。目前,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勞務派遣、人才派遣、人才交流、勞務交流、人才勞務信息服務、檔案掛靠、代辦社會保險、用工手續等勞動保障事務代理、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以服務外包方式從事職能管理服務和項目管理服務;以承接服務方式從事項目管理、后勤保潔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為企業提供業務、生產、后勤服務外包;廣告宣傳、廣告策劃、廣告制作等。
三、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問題分析
(一)政策法規尚未完善
目前,由于社會上的認識不足,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傳統的理念和意識,珠海市支持該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尚不完善,部分政策法規已經明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實際上已經不再適用。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從產業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發展、人力資源市場供給變化等實際出發,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及相關配套文件,而目前以上相關的配套政策、法規等尚未制定和出臺。總體而言,珠海市亟須制定出臺有關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和具體政策。
(二)行業整體規模較小
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中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整體規模不大,導致該行業整體規模小,效益有待提高,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珠海市很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規模比較小、大部分是夫妻檔和兄弟檔”,可見,行業整體規模較小是影響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得到長遠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與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律、人力資源市場供需變化等均有較大矛盾。
(三)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從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素質來看,存在著素質偏低、結構失衡、年齡偏大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到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無法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政府對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尚缺少相關培訓的機制和具體要求,很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負責人缺乏為其員工進行培訓、提升其個人和員工素質的意識,造成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中的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素質整體偏低。
(四)高端服務機構缺失
當前,在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能夠提供高端服務的服務機構數量很少,專業性程度也不高。很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低端人力資源服務,各個機構之間的同質化程度也比較高,而相對的高端服務機構尚缺失,這種現狀已經無法滿足珠海市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大多是單一、低端的服務內容,大部分是職業介紹、招聘等,這些單一、低端的人力資源服務也面臨著較強的市場競爭。此外,受限于珠海市的產業布局,個別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能夠提供的專業化服務也不多。
(五)互聯網利用不充分
目前,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尚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等高效媒介,或者說,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中利用互聯網等高效媒介的意識不強,信息化的作用發揮也有待進一步大幅度提升。珠海市人力資源市場的崗位與求職者需求傳遞尚不到位,網絡傳遞的方式比較單一,網點也相對比較匱乏,終端服務尚不到位,企業用工信息發布及更新也不及時。
四、對策建議
(一)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鼓勵做大做強
建議珠海市相關政府部門從產業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發展、人力資源市場供給變化等實際出發,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及相關配套文件,同時完善已有的相關政策法規,將人力資源服務業做大、做強。可借鑒國內其他沿海地區的做法,制定出臺關于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規劃及指導性文件,將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主要產業,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服務業中的主導性作用,通過規劃、合理布局,加快產業集聚、人才集聚的效應,促進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帶動珠海市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
(二)逐步擴大行業規模,提升服務能力
建議逐步擴大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整體規模,提升其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產品質量,逐步向提供高端服務產品延伸。探索嘗試將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鏈做長、做大,改變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同質化服務現狀,通過市場細化人力資源服務業分工,從整體上科學合理布局,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和能力,為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及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三)加大專項資金投入,減免企業稅收
建議加大政府人力資源服務業專項資金投入,從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著手,通過提供專業的培訓加強其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帶動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整體發展。建議針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制定專門的相關減免企業稅收政策,確保在經濟新常態下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更好地為用工單位提供高質量服務,在不影響市場競爭的原則下,最大限度地發揮扶持一批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帶動整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四)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塑造行業品牌
建議扶持一批既有服務質量和能力又具備行業誠信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展,通過推進誠信體系的建設,打造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行業品牌。建議將企業誠信教育培訓內容作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的日常培訓內容,不僅強化企業負責人的誠信意識,也可通過教育培訓等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的誠信意識,最終有利于實現企業注重誠信,并形成行業品牌,推動珠海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五)完善信息發布機制,提高市場效率
建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通過專業化的第三方服務定期向社會發布企業用工信息和求職人員信息,尤其加強與高校求職信息等的對接,促進人力資源市場供需匹配。建議重點發揮互聯網等高效媒介在崗位信息傳遞中的作用,做到信息傳遞及時有效,市場崗位對接到位,大幅度提高人力資源市場效率。
(六)探索并建立珠海市人力資源產業園
建議探索并建立珠海市人力資源產業園,通過建立珠海市人力資源產業園,可將當前珠海市創業孵化基地等項目工程納入產業園規劃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更好地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服務業中的主導性作用,同時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業集群化發展。借助人力資源產業園平臺吸引一些國內外知名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通過專業化、信息化、規范化等帶動本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根據市場需求,提供有針對性、高效的人力資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