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偉光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基。推進大眾創業就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穩定發展之策。廣西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勞務輸出大省,社會經濟發展與發達地區有較大差距;加快經濟發展實現后發趕超對廣西來說尤為重要,但也絕不能以犧牲民生為代價。這就需要找準民生與經濟發展的契合點,著實處理好民生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努力將就業、創業創新與經濟發展連成一條主線。在經濟新常態下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是廣西注重民生與經濟同步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一、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是民生與經濟同步發展的契合點
習近平同志指出,“就業是永恒的課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任何時候都要抓好。”“我國每年新增1000多萬就業人口,必須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廣西積極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創業就業系列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強化“創業促進就業”理念,以建設農民工創業園為抓手推進大眾創業就業工作和促進經濟發展。
(一)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可以有效解決農民工創業就業問題
農民工工作是廣西民生工作的大事,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全區扶貧開發暨農民工工作會議上強調,“解決好農民工問題,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也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就業是農民工生存發展之基,我們要順應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的新變化,采取扎實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扶持農民工回鄉創業。”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就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一個扎實有效的政策措施。農民工創業園是農民工創業孵化基地,由政府出土地、廠房,并實施免廠房租金、減免稅費、貼息貸款等扶持政策鼓勵農民工人園創業就業。這項措施的實施不僅能幫助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實現“創業夢”,通過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還可以鼓勵和吸引更多的農民工回鄉創業,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二)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是廣西推進大眾創業就業的重要載體
首先,當前廣西外出務工農民工回流趨勢明顯。廣西是勞務輸出大省,2014年全區農民工總量為1211萬人。近幾年,大量農民工因年齡、照顧家庭、扶持政策吸引及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升級等原因逐漸選擇返鄉創業就業。
其次,農民工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一員。廣西1000多萬的農民工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成員,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趨勢下,農民工自主創業的意愿非常強烈,因在發達地區創業受資金、戶籍、土地等因素的制約,多數農民工選擇回鄉創業。當前,長期在外務工并積累了一定技術、資金的農民工回鄉創辦的企業已經成為廣西中小微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農民工創業園是農民工創業創新的好平臺,也是創業帶動就業的好載體。
最后,有助于廣西城鎮化進程的健康發展。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城鎮化的核心是人,推進城鎮化進程必須以人為本。《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指出,“當前廣西城鎮規模不斷擴大,但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偏慢”。實踐證明,農民工是城鎮化進程的主體,創新性地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可以就地就近解決當地農民及農民工生存和工作問題,通過加速農民工市民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鎮化進程。
(三)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
2015年7月彭清華同志在深入南寧市賓陽縣、橫縣考察調研時要求各地在經濟新常態下,積極培育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縣域經濟,為經濟穩增長注入新動力。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就是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指示精神。從2015年起,全區14個地級市全部啟動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工作,以縣(市、區)為主體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截至2015年底,全區確定馬山、柳江、荔浦等14個縣(市、區)為自治區農民工創業園建設試點縣;自治區政府給予每個創業園財政補助資金500萬元和安排專項土地指標。此外,對經濟效益顯著、在創業促進就業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農民工創業園給予增加用地指標和獎勵資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當地經濟的增長,是新常態下廣西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同時,將農民工創業園建設指標及扶持政策向貧困縣傾斜,通過創業扶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有效解決當地的部分貧困問題,有效提高精準扶貧效率。
二、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促就業”為主線加快建設農民工創業園
加快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有利于經濟與民生的同步發展,加快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既要講究經濟效益又要重視就業工作,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促就業”為主線加快建設農工創業園符合服務于民生與經濟同步發展的宗旨。這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創新引領創業”強調農民工工創業園建設方式要創新和入園創業企業要創新;二是“創業促就業”強調園區在創業促進就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貢獻。由于廣西各地發展現狀不一樣,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強調建設方式要創新,就是要求各地始終以創業促進就業為目的,以服務于民生和經濟發展為宗旨,充分結合當地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及產業發展需要不拘一格地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先行先試,敢于創新。首批14個農民工創業園試點項目建設的實踐證明,強調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促就業”為主線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是符合廣西區情的。當前各地都因地制宜、開創性地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有些地方利用工業園區閑置辦公樓和廠房等改造翻新建農民工創業園可以有效盤活閑置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些地方在失地失海農民安置區、生態移民搬遷區合理建設創業園就地就近扶持返鄉農民工及被安置農民創業就業;有些地方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充分結合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的優勢,在園內重點發展特色產業鏈上的配套產業項目,降低農民工創業風險。各地在農民工創業園試點建設過程中勇于創新,敢于突破,使加快建設廣西農民工創業園之路充滿了前景。
三、以問題為導向在發展中破解建園難題
當前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困難,特別是在試點建設階段難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園區規劃不科學、產業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最重要的是選址區域要有發展產業集群的基礎,其次要有資源,這樣園區才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才能發展下去。當前有的地方過度看重土地指標,為爭取創業園項目,在沒有科學規劃和明確產業方向的情況下,匆忙選址創建創業園,導致此后園區各項建設滯后。二是園區產業相對低端,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問題。有的園區引進企業沒有結合當地產業優勢,使得入園企業比較繁雜,超市,百貨商店,機械加工、零部件加工等都有;產業相對低端,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三是園區基礎設施不健全的問題。基礎設施不健全主要集中于綜合服務中心、園區交通、生活娛樂等配套設施不完善。四是扶持政策沒有落地的問題。比如當前的金融政策和服務不能匹配農民工創業的特點和滿足創業的需要,金融機構貸款門檻高,反擔保措施讓農民工為難。
四、以“一個制定四個健全”保障農民工創業園的建設
農民工創業園建設要取得成效,必須充分認識建設農民工創業園的重要意義,以問題為導向,從上到下結合實際不斷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和化解矛盾。
(一)制定農民工創業園建設規劃
當前廣西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還處于試點階段,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是廣西處理好民生與經濟發展關系的重要舉措,要保證這項重要舉措有成效、可持續,十分有必要制定農民工創業園建設規劃。通過制定實施建設規劃的形式明確建設農民工創業園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發展目標等等,使創業園建設指導思想和建設目標提高到相應的高度,從而給予各地建設農民工創業園足夠的支持。
(二)與時俱進地健全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項目驗收標準
自治區規定了農民工創業園建設的“六條標準”,即:依托現有工業園區和產業園區、土地利用符合總體規劃和集約用地標準、10家以上中小微企業入駐、農民工創辦(含入股)企業數不低于總數30%、農民工就業人數不低于園區就業人數的60%、企業投產率10%以上。農民工創業園建設的“六條標準”在創業園建設試點階段發揮了重要的指導性作用。隨著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工作的逐步推進,為了確保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可持續發展及其主動服務服從于當地民生與經濟發展大局的主旨不變,有必要與時俱進地健全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項目驗收標準。建設項目驗收標準原則上應體現“六個結合”,即:與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緊密結合,與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緊密結合、與促進農民家庭收入倍增緊密結合、與促進移民扶貧緊密結合、與發展優勢和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與促進城鎮化進程緊密結合。
(三)健全農民工創業園政策體系
農民工創業園政策體系的不健全及相關配套政策的缺失會給大力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帶來困難,造成各地在建設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健全農民工創業園政策體系就是要健全農民工創業園建設扶持政策和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一是健全農民工創業園建設扶持政策可考慮建立健全就業資金和培訓資金傾斜分配、表彰獎勵等相關配套政策。二是健全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可持續完善扶持農民工創業的土地、融資、財政、稅收、環保等政策。
(四)健全農民工創業園建設的監管機制
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是一項惠民政策,建設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完善的農民工創業園建設監管機制。千萬不能因為監管機制的不健全或監管不到位,致使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過程中出現資金違規使用、建設工程安全事故以及園區內企業生產安全事故、環境污染、拖欠農民工工資和員工人身安全等問題影響了農民工創業園發展大局。健全農民工創業園建設監管機制,既要不斷完善園區建設的監管機制,定期召開創業園建設推進會,及時關注、指導、監管農民工創業園的建設情況和開展相關督促檢查活動;又要不斷完善園區運行的體制機制,確保農民工創業園內企業開工投產、農民工創業就業等各項事業運轉有序。
(五)健全農民工創業園服務體系
就地就近為農民工提供項目、融資、技術、政策咨詢等各項服務,更好地幫助創業農民工防范和規避風險。建設農民工創業園,把建立健全服務體系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十分有必要。一是要保證園區配套有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培訓中心、一站式服務平臺等等。二是要有服務農民工創業的“綠色通道”,簡化各種審批辦證手續。三是要鼓勵和協調金融機構開發“農民工創業貸款”新品種,在貸款抵押方式、貸款期限及申請審批等方面給予傾斜政策支持。當前有的地方在農民工創業園建設之初就高度重視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工作。如欽州市浦北縣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就提出建立健全“十有服務體系”,即創業有培訓、項目有儲備、融資有渠道、成長有孵化、貸款有貼息、咨詢指導有專家、社保有補貼、稅收有減免、場地有補助、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