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鋰
步入廣州市白云行知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白云行知職校)的校園,一股深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蜿蜒的行知長廊貼著精致的名人名言,綠葉掩映的求知石上鐫刻著蒼勁有力的“求知”二字,佇立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塑像的行知廣場……學校環境是熏陶師生心靈并潛移默化融入學校文化的最佳載體,多年來,白云行知職校從細節入手,優化育人環境,以文化育人。沐浴著改革開放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春風,作為白云區唯一一所公辦省級重點職業學校,白云行知職校在改革探索中不斷實現質的飛躍,在創新發展中不斷做大做強,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和辦學成果。
白云行知職校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字命名,學校地處廣州大道,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白云山麓,現有同和與天平架兩個校區,目前正在建設人和校區。學校占地63畝,建筑面積43500多平方米,有公寓式學生宿位2200個,開設有會計、計算機、汽車維修、幼師、烹飪五大專業,目前在校學生2500多人,年培訓量5000人次以上。學校擁有汽車新技術實訓室、網絡實訓室、電子閱覽室、點心實操室、電子電工實驗室、語音室、數碼鋼琴室、舞蹈室等72間(有工位2080個)省內一流的專業實驗實訓場室。學校擁有一支教學、科研和實踐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其中高級教師62人,雙師型教師82人。
建設一流的名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強大保障。白云行知職校通過校本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為教師轉崗培訓提供優惠措施、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參加專業技能培訓班學習、下廠實踐、聘請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開展校際交流、召開教育講座會等形式,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和學習平臺,教師綜合能力也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一支業務強、師德高、扎根職教的名師隊伍已初步形成。
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師德師風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中,該校黨總支多次組織民主生活會,堅決反“四風”,針對教師隊伍中出現的庸、懶、散、奢等問題開展嚴厲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求全體黨員樹清風、揚正氣、以身作則,以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師德師風的建設。工會先后組織了經典詩文朗誦、婦女先鋒崗評比等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師德師風的提高。例如,財經科組經學校評比推薦后參加廣州市評比獲“巾幗文明崗”稱號。
注重培訓力度,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該校各專業“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的比例高達85%以上。2014年,該校有2名教師參加了全國骨干教師培訓,10名教師參加了省級骨干教師的培訓,參加市級培訓的人數更是達到40人次以上。全力支持教師參加省市乃至全國級別的學術研討會,既開闊了視野,又宣傳了學校。堅持派遣一線教師下企業實踐學習,了解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該校制定了《廣州白云行知職業技術學校企業實踐學習規定和管理辦法》,明文規定專業教師必須在以3年為限的周期內,到相應企業實踐學習2至3個月。近5年,學校下廠實踐的教師共有10名。這一措施,保證了教師的專業教學能緊跟社會和企業的步伐。
重視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技能的培訓。在學校工會、教務科的積極動員和精心組織下,該校教師們踴躍報名,共有46位中青年教師(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39位)參加了廣州市教育局、教育工會舉辦的“中國夢·園丁美——2014年廣州市中職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技能競賽”。在備賽過程中,各專業組充分發揚了團隊合作精神,汽車、財經等專業組實現了100%進入第二階段的決賽,最終共獲得15個二等獎,17個三等獎,獲獎率達70%。通過這次比賽,表明學校年輕教師成長迅速,已經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如汽車專業的廖榕光、溫巧玉分別獲得第4名和第8名;參加工作不滿一年的袁艷萍獲得二等獎,充分展示了該校教師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展現出該校的教學風采,為白云區教育局和學校爭得了榮譽。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白云行知職校緊緊圍繞“愛滿天下,學做真人”的校訓,積極開展形式多樣,針對性強的教育和管理活動,努力實踐“培育真人”德育模式,“培育真人”的育人模式已經入選廣東省中職德育創新成果集。
2014年11月,該校“培育真人的育人模式”入選德育創新成果集,被編寫入廣東中職學校德育文庫系列叢書,本次成果獲得了省教育廳相關領導的高度肯定。這是該校探索育人新模式及德育工作的一個里程碑。在全新的教育時空下,該校尋找到突破學校德育工作瓶頸的路徑,培育真人德育模式能結合社會實際、學生實際,很好地解答了德育方式落后、德育內容僵化教條、評價體系單一等難題,在全省范圍內具備良好的推廣價值。
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貫徹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按照上級要求,全面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通過宣傳標語、墻報、主題班會、背誦等多種形式組織師生學習,并結合學校常規管理、經典誦讀、跑操、每日行一善等活動滲透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效果良好,已在校內掀起了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
堅持學習陶行知愛國思想和教育理論。長期堅持學習陶行知思想是該校一項優良傳統,本學期學生科更加大力度組織教師、學生共同學習陶行知的思想和理論。該校重新編寫《學陶讀本》,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并組織全校學陶主題班會,深入領悟陶行知愛國思想和教育理論;每周組織全體學生誦讀陶行知名言,全面理解陶行知思想,并以此為指導,努力實踐“愛滿天下,學做真人”的校訓。
繼續開展“每日行一善”活動。根據以往開展活動的情況,該校重新編寫《“每日行一善”活動指引》,力求使師生更加清晰認識日行一善的目的、方法、記錄、反思等。組織全校班級舉行“每日行一善”主題班會,共同學習如何日行一善。通過活動使師生明確樹立以小善立大德的道理,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真人”。
強化經典誦讀活動。為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吸收傳統文化精髓,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該校多年來持續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例如,在內容上要求誦讀弟子規、古詩詞、陶行知名言等,并將組織重新編寫誦讀讀本;時間上明確要求每周一天的早讀課進行全校誦讀經典,并根據情況,適時安排所有班級到操場誦讀。
特色,是對教育個性化的詮釋,是學校文化的自我重構,有特色才能創出學校品牌。一所學校的特色,有助于學校尋找到發展的未來途徑,提升學校特色品牌,有助于提高學校在招生市場和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多年來,白云行知職校通過突出特色,加強特色專業建設,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的現代藍領人才。
該校現有計算機網絡和會計兩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為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和吸引力,學校在課程設置、實訓場室建設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在計算機樓安裝了空調并更新了三個機房的計算機,和廣州鐵路工程職業學院合作進行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辦學,為學生的升學提供了又一個廣闊的通道。
學前教育是學校的市級重點專業,在市內有較大的影響力,但省內開設此專業的學校較多。為規范管理保證培養質量,2014年,廣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對全省198間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辦學情況進行了嚴格的檢查。學校在接到通知后,對相關的辦學情況、成果進行了認真的整理和提煉,檢查過程中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如果省內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辦學都能像白云行知般規范,則不用花大力氣進行此次檢查了”。2014年12月30日,廣東省教育廳發文《關于對中等職業學校第一批學前教育專業點予以備案的通知》,學校是通過辦學資格的審查和予以備案的31所學校之一。學校以此為契機,繼續完善辦學條件,充實教學資源,進一步重視專業內涵建設,嚴格比對國家有關生均指標(如生師比、生均建筑面積、設備值和圖書冊數等)要求,控制辦學規模,規范專業建設和管理,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使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更上新的臺階,為白云區學前教育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烹飪專業是該校骨干專業,就業出路好、待遇高,每年都深受初中畢業生青睞,招生人數眾多。為推動該專業的發展,學校和廣州工程技術學院合作開展中高職三二分段銜接培養,并面向高校或大酒店、餐廳等企業進行合作,聘請行業專家授課,使學生技能水平有了長足的提高,在2015年的省市比賽中,中餐面點項目均獲一等獎,代表廣東省參加了在揚州舉行的國賽獲得了三等獎的優異成績。
目前,該校有《計算機應用基礎順》《網頁制作》《會計實務》三門廣州市市級精品課程,通過了廣州市教育局的評審與驗收,還有一門正在建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市級精品課程,這些精品課程具有鮮明的職教特色,全面而有效地促進了學校專業品牌建設和學校特色課程建設。
“學行知思想、辦特色職教、育生利人才、造現代藍領”,乘著當前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東風,白云行知職校正以更堅定、更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把打造現代藍領人才的藍圖描繪得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魏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