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劍



摘要: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作為重要的計算機人才出口專業,中等職業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以符合當前的計算機網絡應用人才需要。本文以我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為例,有針對性地提出課程改革的方法。
關鍵詞:中等職業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6-0059-03
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競爭的激烈使得企業對中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現在中等職業院校采用的教材,很多知識與企業所需的知識不相符,造成了培養出來的人才不符合企業的需求,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越來越大。這就要求中等職業院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學習內容,遵循技能人才成長和職業發展規律,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需要,構建“教、學、做”理實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實現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全面提高中等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開發的流程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理實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依據“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學習內容,遵循技能人才成長和職業發展規律”的理念,構建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開發的流程一般為:計算機網絡專業調研(行業、企業市場調研)→典型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分析→提取典型工作任務→學習領域描述→學習情境與教學標準開發→論證→課程標準開發→工作頁開發。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調研與職業能力分析
我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2014年秋分別到河源信息協會、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河源共源網絡有限公司、聯想陽光雨露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深圳)等十多家企業走訪,進行人才需求調研,教師深入一線,與行業企業專家、資深技術人員、公司管理者開展座談、訪談,并對調研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歸納,梳理出了六個大的職業類別,分別是:網頁設計與美工、網站管理與維護、網絡管理與維護、計算機及周邊設備維護、網絡產品銷售、網絡綜合布線。
三、與行業、企業專家提取典型工作任務
根據調研資料針對就業崗位與職業發展領域進行分析,分別召開了“兩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教學委員會,“兩會”成員由各網絡公司技術(項目)經理、人事經理、技術骨干及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等組成,分別對“典型工作任務描述表”、“素質與能力要求表”進行填寫,然后進行匯總,反復討論研究,得出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如圖1)。
四、構建課程體系模型、課程學習領域,開發教學標準
通過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提取,我們得出了54個典型小任務,在學習情境設計時按照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序化每個教學內容,針對這54個典型小任務進行了匯總、分析、歸納、整理,對于關聯的典型任務進行整合,如:《工程制圖CAD》《電工基礎》與《網絡綜合布線》整合,《網站建設與管理》與《數據庫》整合,針對不能作為教學的典型任務進行了歸類或取舍。這一做法不僅強化了專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同時,我們根據中職院校教學規律,參考國家及廣東省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制定了六個理實一體化項目:網頁設計與美工、網站建設與管理、計算機及周邊設備、網絡綜合布線、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絡產品銷售,這六大課程保證學生在校三年能完成所需的課程內容和技能訓練的要求。現將課程框架、學習領域課程、學習領域描述列圖如下(圖2、3、4)。
五、課程標準、工作頁開發
課程標準的制定與傳統的教學大綱有很大的不同,理實一體化課程標準不但邏輯性強,具有連貫性,而且它是以完整的工作過程為主線組織教學,將在教學中相連貫的理論知識融入相關的工作過程中,該過程著重描述學生從接受任務到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學習本項目后應達到怎樣的狀態(見圖5)。
工作頁是教師根據課程學習目標和課程標準,設計教學方法和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并策劃實施教學內容的過程,工作頁也稱課業,它的設計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的。工作頁主要包括:工作情景、學習任務描述、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流程、教學活動、教學實施條件、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見圖6、圖7)。
六、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實施要求
推行理實一體化課程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實現與企業的“無縫對接”,所以課程的實施要著重考慮組織教學的模式、專業師資隊伍、實訓場地建設三個關鍵的因素。課程的實施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教學手段,我校制定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藍本”開展實施,教學環節有: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控制、展示評價(見圖8)。通過系列的專業學習和培訓,目前,大部分教師已經掌握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教師不但是教學能手,又是企業行業能手,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提高。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實施,學校應當根據典型的工作任務和學習環境的要求,為學生創造一個與之配套的實訓環境,實訓場地建設要從完成一項工作任務所需的綜合性資源建設的角度去考慮,合理規劃學習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 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的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 蘇冠楠.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工學一體教學改革初探[J].廣東教育(職教),2015(4).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