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世萍
游戲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例談“由小水塘引發的影子游戲”
文 張世萍
卡羅琳·胡珀認為,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孩子們從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獲得學習的機會。當教師記錄幼兒游戲中的工作情形,并利用這種記錄作為引導幼兒學習的一部分時,教師的角色就轉變為探索研究幼兒的角色,同時也在研究中與幼兒共同學習。本文通過觀察記錄一組“由小水塘引發的影子游戲”審視游戲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游戲幼兒學習發展

鏡頭一:“救命啊,我們都在水里了!”——玩中有樂趣
雨停了,孩子們一個個穿上雨鞋,一腳踩進了小水塘。當越來越接近水塘時,他們看見了自己的倒影。這時,小微只看見自己上半身的倒影,而這全身反映出來的局部倒影實在讓她感到很好奇。
孩子們一步步慢慢走,他們注意到水波與倒影的改變。“水本來懶得不想動,但是我們走進水塘的時候,就會產生小水波,跳起來落下去時,水波會愈變愈大。”
突然,豆豆彎著身體說道:“救命啊,我們都在水里了!”緊接著,她大聲叫:“你們快看,我可以摸到樹梢了!哈哈,看我的倒影,頭頂著天,感覺要把天空頂出一個大洞來了。”
“哎呀,老師,我發現琪琪沒有影子了,好奇怪!”小微突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為什么很多東西都有影子,而琪琪卻沒有影子?”教師拋出一個可供觀察、思考的話題來。
“他正好站在房子旁邊,那里已經有一個房子的影子。”豆豆說。
“是樓房的影子擋住了琪琪的影子!”
“有什么辦法也讓自己的影子消失呢?”這,一下子難住了孩子們。
“躲到樹下應該看不見了吧?”小微邊說邊迅速跑到大樹下。“看,我的頭、身體的影子真的被樹葉擋住了一些,一會兒有,一會兒又看不見了!”
孩子們爭先恐后跑到大樹下、樓房邊、大型玩具旁驗證起來……一場雨中捉迷藏游戲開始了……
教師手記:
在小水塘的世界里,孩子們自主觀察、發現、驗證,從而初步建構起“水中能形成倒影”的科學經驗。他們用自己感興趣的方法探尋著一個水中的世界,體驗著發現的快樂。
鏡頭二:“太陽出來,影子來了,還可以看見倒影嗎?”——玩中有探索
下午,突然就雨過天晴了,孩子們散步時,又有了新的發現:
“當太陽出來,有影子了,但還可以看見倒影嗎?”丫丫問。
“當太陽不見時,倒影就會消失的,光讓每一件東西慢慢不見了。”天天用手比畫著。
圍繞著“太陽出來后……”的話題,教師發現幼兒的想法真是有“一百種”。“影子來了,還可以看見倒影嗎?”這個問題讓孩子們念念不忘,有的幼兒迫不及待地想要研究一番。
他們在白紙上畫出一個小水塘,將剪下來的圖片放置在周圍。但是因為沒有鏡子,必須自己畫出倒影。從真的水塘到鏡子,再到圖畫,整個過程構思完善。當幼兒自由自在使用這些道具來互相交流他們的認知時,概念就適時地出現了。
教師手記:
順應孩子的想法和意愿,鼓勵孩子提出疑問,教師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引導孩子們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質疑,又通過實踐得以驗證,這種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會為幼兒的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鏡頭三:“我的彩色糖果紙變成了皮影戲”——玩中有拓展
幾天后,幾個探究“彩色影子”的孩子圍在一起討論問題。豆豆帶來了彩色糖果紙,在上面畫畫,投射出五彩光影,好看極了。我們將酸奶盒雕刻上圖形,再貼上彩色膜,燈光一照,不就是彩色影子了嘛!孩子們如獲至寶,搭起了彩色房子。
有幼兒想到了皮影戲,他們在彩色膜上自由創作人物造型,剪下各個零件,用筷子固定后粘在人物背面,就這樣,一個靈活的皮影小人出爐啦!
教師手記:
孩子們不僅將光與影的探索遷移運用到皮影戲上,之后,還一起研究起用影子原理發明的電影……真正體現了“做中玩”“在探索中學習”的理念。幼兒在拓展經驗的同時,也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感悟與收獲:
以上這三組鏡頭都是孩子們的游戲瞬間,我想,游戲中令人感動的學習與發展的瞬間都值得記錄下來。
眼到:看到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
當孩子們來到雨中,整個身心的能量得到激活,他們自發自主地游戲著,玩耍著,盡情體驗著各自不同的感受。幼兒的學習是行動性的,是多種感官參與的,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總是在不斷探究中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在小水塘的世界里,孩子們自主觀察、聆聽、猜想、嘗試……
手到:教師做到及時的回應與支持
第一,滿足了幼兒的興趣與需要。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在與大自然的互動中感動、投入、專注、流連忘返。第二,提供了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機會。當松開手腳,把觀察、探索的權利和空間還給幼兒。我們會發現,他們的觸點并不是我們覺得理所應當的東西,而是一系列獨特的經驗和發現。第三,教師要順應幼兒生命成長的需要。觀察他們是怎么學習的,什么時候會需要幫助。
心到:幼兒獲得多方面的學習與發展
仔細觀察游戲就會發現,幼兒是用全身心來投入學習的,各種能力也在不斷獲得新的發展。
●在游戲中獲得宣泄和釋放,有利于情感的滿足
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戲伙伴,她敞開胸懷接納幼兒,忠實地應答每一個幼兒的行為。在雨中,孩子們獲得最大的宣泄和釋放。“媽媽從來不讓我這樣玩的……”“老師,我們明天還要在水里玩……”在雨中游戲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是孩子們的笑聲,我們感受到各種探索、發現為孩子帶來的驚喜與滿足。
●在游戲中獲得自主和自由,有利于創造力的發展
馬拉古茲說過“孩子,是由一百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我們感慨幼兒探索影子游戲的靈活與大膽,在他們眼里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在游戲中探索和解決問題,有利于良好學習品質的養成
在一系列小水塘引發的影子游戲中,各種層次的操作游戲精彩紛呈,使每個幼兒都能充分地自主操作,并在一次次的親身體驗中有所發現,獲得經驗的提升,由此產生了持續的探究興趣和欲望……在解決一系列問題中,孩子們克服重重困難,認真專注,敢于探究和嘗試,逐步內化成穩定的學習品質。
●在游戲中獲得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自信心的發展
在教師的尊重和信任下,孩子們不僅將光與影的探索遷移到皮影戲,之后,還一起研究起人們用影子原理發明的電影……真正體現了“做中玩”“在探索中學習”的理念。當孩子們一次次嘗試、操作、調整,終于能夠合作表演《西游記》情節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一股自信的力量正在推動著孩子的成長。
童年,游戲是最美的時光。讓我們回到童年時代,喚醒內心潛藏的童心與童趣,陪伴孩子一起游戲……
(江蘇省無錫市愛爾藝術幼兒園)
[1]李季湄馮曉霞編《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年3月
[2]卡洛琳·愛德華茲編著羅雅芬翻譯朱家雄審定《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南京師范出版社出版時間2006年12月第一版
[3]丁海東編著《學前游戲論》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01年11月11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9次
[4][英]希拉·里德爾·利奇著劉晶波譯《兒童行為管理》南京師范出版時間2009年1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