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錢鳳梅
論幼兒園親子音樂游戲的有效開展
文 錢鳳梅
幼教專家陳幗眉教授說過,家長對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養他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就是跟孩子做親子游戲。因此,游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動力。開展親子音樂游戲,促進幼兒和諧發展,實現家園共育的需求,是開展家長工作的一種形式,也是實施家園一體化、提高幼兒音樂能力的一種途徑,同時也是家長比較容易接受和歡迎的家園合作方式。親子音樂游戲不僅增進了家長、老師和孩子的情感交流,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而且讓老師身上的感染力,充分帶動家長和幼兒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孩子和家長一起玩得很高興。
幼兒園親子音樂游戲開展
一直以來,我園根據幼教《綱要》精神確立以音樂教育為突破口,關注幼兒能力、個性和情感的培養,逐步確立園所特色。那么,到底如何有效地開展幼兒園的親子音樂游戲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考慮:
首先,要創設輕松愉快的音樂氣氛。親子音樂游戲面對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家長。因此在環境創設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公共的場所,讓孩子和家長都能時刻關注到。可以在樓梯、走廊、墻面等地方進行布置,創設音樂主題。這些地方,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都能接觸到。其次,根據親子音樂游戲的音樂內容自制音樂教具,富有音樂內涵的教具更是發展幼兒心智和形成良好審美情感的橋梁。
內容需要從眾多的音樂游戲中選擇、歸納出有助于提高親子審美情感的游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選擇符合富有情境性、游戲性和趣味性的親子音樂游戲活動。現歸納以下幾點:
1.故事情景與音樂有機結合
以音樂親子游戲“去郊游”為例,教師通過三個階段組織親子音樂游戲。第一階段:引導家長與孩子熟悉音樂,邊聽音樂邊做動作。“今天巧虎要和大家一起去春天的草地上游玩,看看他是怎么玩的?”教師講述故事《去郊游》,并用固定節奏引導幼兒聽音樂配合相應的動作進行游戲。當教師講述到小朋友走出家門時,幼兒和家長聽音樂合拍地做拍頭動作。走在橋上——拍肩;走在路上——拍胳膊;走在草地上——拍肚子;走在大路上——拍大腿;走到山頂上——拍膝蓋;來到同伴家——拍腳尖。第二階段:幼兒與家長聽音樂進行游戲。家長做模特,引導幼兒聽音樂在家長相應的身體部位用固定的節奏有規律地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輕拍打。第三階段:通過樂器與旋律的配合熟悉固定節奏。家長與幼兒面對面站好,家長通過肢體創編節奏型,與幼兒進行樂器的配合。

這樣的活動幫助幼兒掌握了節奏感,也通過動作刺激了孩子的運動神經。使他們體會到各種身體動作帶來的感受,這對發展幼兒的感覺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音樂與說白節奏兒歌相結合的表現形式
以節奏游戲“土豆絲、土豆皮”為例。游戲以音樂《玩具進行曲》為背景音樂旋律,引導幼兒用聲勢感知音樂的節奏型。
第一階段:分別用捶拳、交叉手指、拍手代表土豆、土豆絲、土豆皮,一拍換一個動作,動作按照土豆土豆絲絲,土豆土豆皮皮,土豆絲,土豆皮,土豆絲皮的順序進行。第二階段:家長和幼兒左手握好保持不動,兒歌說到土豆時各自拍手;說到土豆絲時兩只右手在握手的上方擊掌;說到土豆皮時,在下面擊掌。一拍一個動作。第三階段:幾個家庭圍成一個圓圈,聽到音樂后,用捶腿、互相拍手、轉身拍肩的方法表現音樂。一拍一個動作。
3.舞蹈在家園音樂親子游戲中的合作表現
以“快樂的竹竿舞”為例,選用音樂《阿細跳月》。利用皺紋紙做成的竹竿引導幼兒和家長進行游戲。在音樂親子游戲前,家長和幼兒一起欣賞竹竿舞的音樂錄像,發現打竿人的動作和跳的人動作的不同,引導他們先用手跟音樂一起做動作。請兩個人(家長或幼兒)拉手,跟音樂做打竹竿的動作,123手打開,45手合上,另請一名家長或幼兒扮演跳竿的人,教師引導其腳跳動的規律和動作,并注意聽音樂的節拍。最后,發放皺紋紙做成的竹竿,請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打竿,剩下的幼兒和家長扮演跳竹竿的人,跟音樂嘗試跳竹竿舞。活動中幼兒與家長共同感受合作跳竹竿舞的快樂,增強了團結協作和協調反應能力。
在開展家園音樂親子活動前,首先組織教師開展培訓學習,研究什么是家園音樂親子游戲、家園音樂親子游戲中音樂的選擇等,觀看相關音樂活動的錄像,豐富教師的音樂教學經驗,在活動組織形式上開闊教師的思路。其次,制定家園音樂親子游戲的活動目標,做好活動計劃,安排活動中教師的分工,充分做好家園音樂親子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活動中,教師要發揮主導的作用,使活動既寬松自由又有針對性。讓家長感受到參與過程中的愉快,同時積極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可以和家長共同組織活動,體現家長的主體地位。要用啟發式的問題引導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重視家長對幼兒的指導,用有效的指導方法促使家長學習如何指導幼兒感受節奏、表現音樂等問題。同時,要重視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因為音樂游戲的形式多樣、參與人數較多,除了在活動前提出安全要求外,為避免活動空間不足,活動可采用分組、室內外結合的方法來組織。
活動結束時,可請家長談談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及對活動的建議,教師可結合活動目標進行簡短小結。活動后教師要結合家長的建議及時總結活動經驗,教研組組織教師觀看活動錄像,共同研討,提升教師的組織能力,使音樂親子游戲真正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親子音樂游戲不僅增進了家長、老師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讓老師能充分帶動家長和幼兒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在親子音樂游戲活動中,我們看到的是渴望再做一遍游戲的眼神。而家長也覺得很放松,似乎又回到了童年,體驗那種久違了的童真及喜悅。因此,幼兒園親子音樂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音樂能力和幼兒情感發展,還可以促進家園合作的開展。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