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熙
摘 要: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已走過了95個春秋。 95年來,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漫漫長路上,在捍衛國家尊嚴、民族尊嚴和人民尊嚴的過程中,黨領導人民群眾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華章。95年的歷史證明:沒有共產黨就不能發展中國。
關鍵字:發展;理論;經濟;政治;軍事;外交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漫漫長路上,在捍衛國家尊嚴、民族尊嚴和人民尊嚴的過程中,黨領導人民群眾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華章。95年的歷史證明:沒有共產黨就不能發展中國。
1 中國共產黨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正確道路
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社會矛盾極其復雜的大國干革命、搞建設,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書本上不可能給出直接和完整的答案,照抄照搬任何外國的模式也不能成功。因此,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
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根據八七會議精神,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極其艱難曲折的革命實踐中,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最終取得了成功。這是一個偉大的創造。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和平贖買”政策。社會主義要消滅資本主義,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要求,但如何實現這一歷史任務,卻需要從本國的實際出發。革命導師認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必須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剝奪資本家占有的全部生產資料,使之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所有,可以暴力剝奪,也可以采用和平的方式。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完成,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個歷史性勝利,并在社會主義的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經設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個創舉。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在以前是不可理解的。現在,我們不僅搞了,而且獲得了巨大成功。我們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上大踏步前進。
4、“一國兩制”解決香港、澳門問題。“一國兩制”堪稱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政治文明的獨特貢獻,是中國共產黨發展中國的杰出作品。在社會主義主體范圍內可以搞資本主義,這在以往前所未聞。在中國,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以上事實足以證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很好地發展了中國,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2 建立了獨立的和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們的經濟是“一窮二白”。我們面對的經濟狀況是近代工業經濟只有10%左右,90%左右是分散的個體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工業基礎薄弱,基本上以農副產品加工和采掘業為主,且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工業整體水平很低。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工業快速發展,不僅解決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短缺問題,而且還使我國逐漸成為一個世界制造業大國。經過60多年的建設,工業結構門類逐步齊全,鋼鐵、有色、電力、機械、輕紡、食品等工業部門逐步發展壯大,一些新興的工業部門如航空航天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等也從無到有,迅速發展起來。
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679億元;我們在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58791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我們僅僅以60年左右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二百年的路程,初步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建立了獨立的和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實現了國家的繁榮昌盛。
這些成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取得的。
3 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建設了高度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但是中國人民從被壓迫和被奴役中解放出來,真正當家作主、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是在中國共產黨執政以后才成為事實,這是中國人民社會政治地位的根本變化。我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使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治更加完備,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中國共產黨是穩定的最大保障。如果沒有強大的共產黨,中國不穩定和混亂的風險將大大增加,而這與幸福生活是相去甚遠的
4 造就了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建立起鞏固的國防,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推進
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同全國人民一道,打敗了擁有優勢裝備、異常兇殘的國內外敵人。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解放軍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社會主義制度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我國的國防建設不斷加強,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推進,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民解放軍成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成為保衛祖國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兩彈一星”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訛詐和核壟斷,奠定了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振奮了國威、軍威,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我國國防建設上的重要成就。
五、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共產黨主張,新中國應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同各國建立和發展關系,加強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往來,注意學習和借鑒別國的有益經驗;與此同時,必須反對任何大國侵犯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干涉中國的內政,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走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十八大之后,習近平提出了“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體現了新的領導集體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習近平以一個“親”字表達了我國大外交戰略的態度,將“親和”、“親善”等“親”理念展現給外界,為中國大外交戰略確定良好開端。以“真誠”、“誠信”為處理外交事務的主基調,該承擔的義務絕不推辭,承諾的事情全部做到。現在,我們外交的一個重要思路是“惠”。習近平以超人的智慧,提出了“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戰略。今天,中國的大外交戰略之所以被廣泛認可,以“惠”為理念的外交思路功不可沒。在外交工作上,習近平以“容”理念處理對中國的不同聲音和看法,以“寬容”、“容人容物”為基本準則,盡力找到中國外交的最大公約數。不得不提的是,正是由于習近平將“容”理念作為了外交保障,中國的大外交戰略才能夠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無往而不利,切實為中國的偉大復興提供堅強助力。
總之,60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偉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核心力量。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