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蔬菜雜志社 賀歡
劉明月:湖湘蔬菜產業的護航者
長江蔬菜雜志社賀歡

劉明月 男,1958年生,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蔬菜學博士點領銜人?,F任湖南省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馬鈴薯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園藝學會長江蔬菜協會理事、湖南省蔬菜產業協會副會長、湖南省園藝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食用菌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農業休閑協會專家組成員、湖南省科技特派員、湘西地區特聘專家、湖南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自古享有“九州糧倉”、“魚米之鄉”美譽的湖南,農業素來繁榮。而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蔬菜產業,依托悠久歲月的農耕文化、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顯著的經濟區位,呈現出一片蓬勃態勢,尤其近年來設施蔬菜的興起,更是有力地推動著蔬菜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這一切,天時地利有助之外,湖湘人才的承舊革新、農業科技的卓越領先,才是繁盛之勢的最大保障。
劉明月,湖南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數十年深耕于蔬菜教學、科研與推廣,為湖南省的蔬菜產業發展竭智盡力。面對當前湖南省蔬菜生產中 “成本大幅增加、質量安全隱患、設施利用率低和種植效益不高”等突出問題,他帶領團隊堅持以解決產業關鍵技術為導向,圍繞設施蔬菜“兩早一延后”種植綜合配套技術和 “節本省工,安全增效”技術,重點開展了從新品種的選育、引進到產后處理與加工技術的全產業鏈的研發與示范推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湖南蔬菜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于科研領域鉆研多年,劉明月帶領的團隊選育出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或登記的蔬菜新品種共17個,分別是辣椒——博辣紅牛、福湘佳玉、興蔬綠燕、博辣瑞美、博辣8號、J04-46-2A(不育系)、J04-48-1A(不育系);黃瓜——蔬研白綠、蔬研12號;苦瓜——多肽1號、多肽2號、多肽3號;茄子——國茄1號、國茄長虹;青花菜——湘綠2號、湘綠3號;嫩南瓜——嫩早1號。
此外,在選育的同時,團隊還積極引進特色蔬菜和觀賞蔬菜種類40個,品種100余個,主要有水果黃瓜、水果番茄、禮品西瓜、彩色甜椒、抱子甘藍、寶塔花菜、紫花菜、紫甘藍、變色瓜、蛇瓜、香爐瓜、福瓜、福祿壽瓜、紅栗南瓜、奶油南瓜、砍瓜、玩偶南瓜、小亞葫蘆、大酒葫蘆、寶葫蘆、小淘氣葫蘆、黑苦瓜、特長絲瓜、蟠桃觀賞椒、五彩觀賞椒、彩星觀賞椒、紅珍珠番茄、黃珠珠番茄等,通過體系試驗站和基地的試種后,團隊初步確定其中30個種類50余個品種適合湖南省設施或露地栽培。

劉明月老師深入田間指導青花菜栽培
近年來,我國設施蔬菜產業的發展呈現蓬勃之勢,蔬菜育苗也正朝著專業化、商品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為此團隊開展了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的集成與示范工作,冬春季重點推廣蔬菜穴盤基質育苗技術,夏秋季重點推廣蔬菜漂浮盤基質育苗技術,同時開展了茄果類和瓜類蔬菜的嫁接育苗技術研究,不僅提高了秧苗素質,而且降低了育苗風險和管理費用。目前此類集約化育苗技術已被湖南廣大菜農所接受,據初步統計全省70%的蔬菜企業和生產大戶采用了集約化育苗技術。
提早延后栽培技術。為錯開市場高峰,提升蔬菜的商品價值,團隊展開了茄果類、瓜類設施蔬菜的提早延后栽培配套技術研究,從品種選擇、播期與定植期確定、秧苗保溫、降溫及護根措施、肥水供應、病蟲草害綜合防控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初步集成了一套適宜湖南省設施茄果類、瓜類蔬菜提早延后栽培的配套技術體系。
2014年,團隊將該技術集中在長沙縣高橋基地、漢壽縣漢美蔬菜合作社、湘潭市應德恩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湘潭市強安蔬菜合作社、湘潭市盤龍大觀園、岳陽新泰和農業集團公司、婁底東菱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示范推廣,示范面積133.3 hm2,輻射到全省各市后,累計推廣面積2萬hm2。秋延后辣椒667 m2均產2 500 kg,按5元/kg計算,667 m2產值12 500元,秋延后黃瓜667 m2均產 4 000 kg,按每3元/kg計算,667 m2產值12 000元,比常規栽培667 m2增收8 000元,累計年增收3億~4億元。提早延后栽培技術不僅有效地緩解了“季節性過剩與不足”的矛盾,而且增加了菜農收入,保障了市場供應,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長季節栽培技術。針對湖南省大棚辣椒傳統生產僅春茬和秋茬兩種茬口模式,導致上市期集中、供應期短、人工成本與物化成本高等問題,團隊開展了大棚辣椒長季節栽培配套技術集成研究,圍繞品種篩選、育苗方式、多層覆蓋保溫或降溫、水肥一體化、植株修剪、病蟲草害綜合防控等進行了系統研究。現該項技術已通過了省內專家的現場評議和驗收,使辣椒的采收期延長至8個月以上,真正實現了鮮椒的周年供應。
輕簡化栽培技術。團隊為推動蔬菜的輕簡化栽培,開展了菜薹的免耕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其中“水稻+菜薹”栽培模式,為環洞庭湖水稻產區探索了一條輕簡高效栽培之路,團隊在益陽桃江良友蔬菜種植合作社示范推廣66.7 hm2,每667 m2省工500元左右,效益提高15%以上;而“煙草+菜薹”的免耕栽培模式,即在煙葉收獲后,利用現成的廂和溝定植,或者將菜薹與煙草間混套作栽培,因前作施入了大量的煙草專用有機肥,土質疏松肥沃,煙地免耕栽培達到了高產、優質、高效的栽培效果,2013年該模式在慈利金坪鄉金坪村示范推廣100 hm2,667 m2投入約450元,增加產值2 000元以上。
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團隊還開展了辣椒、茄子、南瓜水肥一體化技術研究,最終確定了果菜類蔬菜的滴灌施肥設備為 “水泵+滴灌帶+疊片式過濾器+文丘里施肥器”,篩選了適宜的水溶性肥料,確定了適合湖南省果菜類蔬菜應用的水肥一體化模式,制定了湖南省《辣椒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規范》和《茄子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規范》的地方標準,并在漢壽建設了辣椒、南瓜水肥一體化核心示范基地33.3 hm2。
針對目前湖南省茄果類、瓜類設施蔬菜栽培中,青枯病、病毒病、枯萎病、霜霉病、葉螨、黃薊馬、潛葉蠅發生嚴重的情況,團隊在研究設施栽培條件下病蟲害發生規律的基礎上,對上述病蟲害按照低毒、高效、低成本的原則,定期收集相關農藥品種,進行防治對比、農藥篩選試驗117個;并依據試驗數據科學評價防治效果,確定了各病蟲害適宜的防治藥劑、施藥適期和施用濃度,制定了茄果類設施蔬菜青枯病、灰霉病、病毒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霜霉病,豆類蔬菜白粉病,蔥蒜類蔬菜葉枯病,水生蔬菜蓮藕腐敗病,瓜類蔬菜枯萎病,以及斜紋夜蛾、瓜絹螟、黃守瓜、潛葉蠅、黃曲條跳甲等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控技術。
為推廣技術成果,團隊在湖南科技報主辦的 《農資通訊》上以專欄的形式連續舉辦蔬菜病蟲防治講座22期,指導全省農資經營者與種植大戶開展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控,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與認同。同時,還在長沙黃興鎮、湘潭九華區、懷化洪江區和沅江四季紅鎮等試驗點示范應用200多hm2,結果表明,各防控技術都能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病蟲害為害損失率控制在5%~8%,化學農藥施用量降低了12%~20%。
除外,針對湖南省設施蔬菜蚜蟲、煙粉虱、紅蜘蛛繁殖速度快、防治難度大的現狀,團隊進行了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控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采用人工釋放日本刀角瓢蟲防治煙粉虱,人工釋放胡瓜鈍綏螨、斯氏鈍綏螨等捕食螨產品防治紅蜘蛛、蚜蟲,并在長沙高橋鎮、黃興鎮以及湖南省農科院甘薯種植園進行了生物防治示范應用,示范面積13.3多hm2,均取得了較好的防效。
蔬菜加工崗位專家及其團隊深入瀏陽浩博有機農場、長沙壇壇香調料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國泰食品有限公司、華容插旗菜業食品有限公司、57度香、華天物料供應集團和金牛角王等,開展了蔬菜產后處理與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推廣,對湖南省腌制辣椒加工企業的副產物及其利用現狀進行了調研,分析了腌制辣椒副產物的成分,形成了《發酵辣椒副產物——辣椒汁的綜合利用調研報告》,發明了辣椒發酵液制備香辣醬油和發酵型辣椒飲料的專利技術。并以傳統發酵蔬菜為分離源,選育出了6株具有較強降解亞硝酸鹽作用和產酸能力強的乳酸菌,1株具有較強的耐鹽能力的植物乳桿菌,1株具有廣譜抑菌作用的枯草芽孢桿菌,1株耐鹽酵母菌。依托上述優良發酵菌株開發發酵劑,研究發酵辣椒人工接種發酵技術,優化了農家風味發酵辣椒生產工藝,實現了標準化、規?;a,穩定和提升了產品質量;發明了發酵辣椒自動灌裝機,集成了發酵辣椒自動生產線;研究制定了酸菜包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集成了酸菜包自動生產線。這些研究成果已在省內許多加工企業中應用,對提升湖南省蔬菜產后處理與加工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增加附加值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將團隊研究成果真正推廣到大地上,劉明月所帶領的團隊還不斷加強與試驗站的密切配合。截至目前,在各示范縣和示范基地、企業舉辦各類培訓100余次,培訓鄉鎮干部、農民技術員、菜農10 000多人次,同時積極與企業、基地對接,參與并指導了湖南省蔬菜標準園或基地創建工作,共指導包括湖南宇田農業、瀏陽浩博有機農場、汩羅華天生活園、湘潭盤龍大觀園、婁底九龍農業科技、漣源市橋頭河蔬菜基地等20個蔬菜標準園或基地,參與規劃設計,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與推廣及生產計劃的制定,進行了現場指導或技術培訓,為企業和合作社排憂解難。
此外,加工崗位專家還深入到瀏陽浩博有機農場、湖南國泰食品有限公司、華容插旗菜業食品有限公司、57度香、華天物料供應集團和金牛角王等,開展了凈菜加工技術和蔬菜冷藏技術推廣。在這些企業和基地共示范推廣包括馬鈴薯、山藥、辣椒、茄子、番茄、黃瓜、西瓜等蔬菜新品種30余個,示范面積達2萬hm2,加速了湖南省蔬菜品種的更新換代;示范推廣了蔬菜無土栽培、蔬菜集約化育苗、設施蔬菜“兩早一延后”栽培、蔬菜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蔬菜 “三避栽培”、蔬菜輕簡栽培、設施土壤連作障礙克服、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控8項技術;編制了《黃瓜塑料大棚栽培技術規程》、《茄果類蔬菜大棚春提早栽培技術規程》、《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建設技術規程》、《蔬菜驗收標準》、《蔬菜配送分揀規程》等11項地方標準;出版了《蔬菜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掛圖》、《南方速生與反季節蔬菜高產新技術》、《辣椒高效栽培模式與栽培技術》、《果蔬冷藏保鮮技術手冊》、《凈菜加工及其品質控制關鍵技術》、《凈菜加工HACCP手冊》等技術手冊;提升了湖南省蔬菜生產與加工的技術水平,加速體系成果的轉化。

劉明月老師指導高山蔬菜栽培
10.3865/j.issn.1001-3547.2016.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