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琛
奧運帶來的全民狂歡背后,直播平臺或迎來一輪“洗牌”。
奧運或成洗牌契機
雖然不少統計數據顯示本屆里約奧運的關注度不如以往,然而作為全球體育的盛會,依然吸引著全世界的眼球。就國內而言,金牌已經不再是全民關注的聚焦點,花絮、人物反而能夠迅速引爆網絡。直播作為當下互聯網的風口,也成為運動員與粉絲溝通的新渠道,而體育明星則成為直播平臺爭搶的熱門IP。
齊聚科技CEO汪海濱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奧運是一個會誕生許多熱門IP的全民級大事件,而搶奪熱門IP也是直播平臺跑馬圈地的重要手段,所以奧運期間必然會出現熱門IP入駐直播的現象。”
據《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了解,當前熱門的直播平臺在奧運期間都有體育明星做直播。最早的當屬映客,游泳運動員傅園慧的一句“洪荒之力”以及夸張的表情和率真的性格使其成為奧運期間最大的體育“網紅”,微博粉絲也從不足10萬一路飆升到728萬。在取得獎牌后不久,便通過映客與粉絲交流,累計觀看人數突破2000萬。
有數據統計,傅園慧在映客直播的1小時內共收到318.5萬個“鉆石”,折合人民幣31.8萬元。而后,她又做客一直播,盡管作為公益直播所獲所有打賞都將用于救助流浪動物,但也阻止不了觀眾的狂熱追捧,累計播放數量超過4000萬。
360旗下花椒直播也不惜巨額投入挖來體育明星。張繼科在花椒的第一次直播便導致服務器癱瘓,體育明星的吸粉能力可見一斑。
除張繼科進行直播以外,花椒直播還邀請了蘇炳添、張培萌、郎平和女排隊員等數十位體育明星入駐,46檔直播節目全程跟隨奧運賽事。同時,花椒自制的《韓大嘴侃體育》、《馬后炮》等趣味語言類節目更是以另類、犀利的點評深受網友喜愛。
“直播平臺在奧運之前就已經開始洗牌,而奧運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一下科技創始人兼CEO韓坤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剛剛度過5周年慶典的一下科技目前旗下擁有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等網絡爆品,在短視頻行業一枝獨秀。
然而,汪海濱認為,直播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
易觀智庫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各類網絡直播平臺已達200余家,用戶規模超過2億,一些大型的網絡直播平臺注冊用戶過億、月活躍用戶超千萬。面對龐大的市場,在近一年內,騰訊、網易、YY、陌陌、小米、優酷等數十家互聯網巨頭紛紛殺入直播領域。
為了面對日趨白熱化的競爭,燒錢成為必須。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歡聚時代旗下的虎牙直播虧損3.87億元,游久游戲投資的龍珠直播虧損5212萬元,相比之下,主播卻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請明星直播只是直播平臺支出的一部分,汪海濱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帶寬也是一筆巨額支出。”
曾經有媒體算過一筆賬,以最低的碼率為800K來算,一個同時在線百萬的直播平臺,每個月僅僅帶寬費用就高達3000萬元到4000萬元之間。其中能明顯確定的是,虎牙在2015年帶寬的預算就高達2.6億元,也就是一個月超過2000萬元。
韓坤認為,奧運期間直播平臺為爭搶IP以及運營付出的巨額費用對于一些小的公司來說難以負擔,這些小公司將會成為這一輪洗牌的犧牲品。
然而汪海濱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奧運算不上直播行業的洗牌契機。他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表示:“奧運是一次熱點事件,直播平臺選擇體育明星做直播是一次借勢營銷,因此,這些視頻直播行業格局即使發生一些變動,也不會是因為奧運這個短期事件,而更應該歸因于直播平臺本身的一些東西,比如說資金、監管、運營等等。”
多樣化的競爭
雖然直播行業非常燒錢,但是汪海濱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資本是支撐平臺運營下去的重要條件,但并不能完全把視頻直播行業的競爭等同于資本的競爭,平臺自身資源優勢、內容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競爭點。
韓坤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直播平臺之間的洗牌、整合,不僅要看資本,更好看公司的戰略資源。
一直播聯合創始人雷濤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直播的最大優勢就是依托微博平臺,并且能夠與一下科技的其他產品(小咖秀、秒拍)產生協同效應。傅園慧最早爆紅視頻是在秒拍傳出來的,賈乃亮在小咖秀上的模仿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這里兩款視頻產品彌補了直播類產品不易于傳播的缺點。
聚范直播的成功也得益于戰略資源的整合,作為齊聚科技旗下的直播平臺,聚范直播專注影視娛樂方向。作為較早進入移動視頻領域的企業,齊聚科技積累了大量直接相關資源,汪海濱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我們擁有兩大戰略合作伙伴——騰訊和光線傳媒,分別為我們提供海量用戶資源與娛樂資源,對我們來說,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比燒錢更有意義,聚范直播平臺專注影視娛樂方向,就是出于這些考慮。”
“內容將會是未來競爭重點。”韓坤在談到直播行業競爭趨勢的時候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他認為,短期直播行業將會朝著娛樂化的方向發展,除了現在的明星直播,內容的創新度、專業化等等將會是主要的競爭方向。同時,隨著平臺的做大做強,將會囊括更多的內容,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比如一直播,8月31日復星國際已經通過一直播公布上半年財務報表,韓坤認為,這是一直播在內容上的全新嘗試。
汪海濱認為,直播行業依然是“內容為王”,依靠優質內容輸出贏得用戶青睞是一個平臺持續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燒錢請明星站臺并不是最優質的內容,因為明星吸引來的用戶具有不穩定性,很容易隨著明星動態變化而流失,想要讓用戶長久的對你的平臺產生興趣和依賴,需要持續性的輸出優質內容,吸引力更強的PGC輸出等等將會是平臺內容的主要方向。
商業模式單一
目前絕大多數的平臺營收還是依靠傳統的、成熟的打賞分成模式。汪海濱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目前所采用的打賞分成模式延續自傳統的秀場直播,主要是流量變現。”比如齊聚科技旗下的齊齊互動視頻,是齊聚科技和騰訊深度合作后推出的直播平臺,騰訊在QQ面板里為齊齊開放了入口,共享用戶資源,依靠流量變現,齊齊互動視頻的整體營收狀況在秀場類直播平臺中名列前茅。
但也有一些平臺開始嘗試鏈接商城、廣告營收等方式。韓坤向《中國經濟信息》透露,目前一直播的主要收入方式是打賞分成、電商收入和廣告收入。不過對于大多數平臺來說,鏈接電商、廣告等,這些營收方式還沒有成為主流。
汪海濱認為,隨著直播平臺逐步探索出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營收方式也會隨之變得更加豐富。
對于直播平臺的未來發展,韓坤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直播平臺的競爭將會見分曉,這是由平臺的資本、戰略資源等等因素決定的,或許會出現直播行業的獨角獸。”
汪海濱認為洗牌也會出現:“當下視頻直播平臺數目繁多且同質化嚴重,在這樣的前提下“洗牌”是一定會發生的。”但他認為直播行業并不會形成寡頭格局,他向《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解釋說:“短時間內,即使目前領先的直播平臺也不具備成為寡頭的實力,而視頻直播本身具有媒體、工具、社交、娛樂等多重屬性,與多領域的融合,都會誕生新的直播形態,因此直播具有很可觀的未來延展性。”他認為:“很多平臺可以通過自身資源整合,尋求準確定位,甚至實現商業模式的轉型,因此未來的視頻直播將會是各有千秋,百家爭鳴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