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梅 熊申英
全面收費背景下弱勢研究生心理關懷探析
董金梅熊申英
[提要]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下,部分經濟貧困且學業不優的研究生逐漸成為弱勢群體,在性格上、學習上、思想道德上容易出現問題,應從多角度對這些弱勢研究生進行關懷。從物質上對其進行幫助,解決弱勢研究生最根本的經濟貧困問題;從能力上對其進行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使其在學業上有所進步;從心理上對其進行疏導,使其心理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收費制度;弱勢研究生;關懷措施
由于《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的頒布,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開始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且在此收費的同時,國家也完善了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這就使得那些經濟貧困但學業優秀的研究生可以通過科研成績獲得國家高額獎學金來緩解自身的經濟壓力,然而還有部分經濟貧困且學業不優的研究生,他們因學業不佳而無法通過國家高額獎學金緩解經濟壓力,因此本文視那些經濟貧困且學業不優的研究生為弱勢研究生。
弱勢研究生由于在經濟貧困和學業不優的雙重壓力下,容易在性格上、學習上、思想道德上出現諸多的問題。如在性格上,“貧困研究生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在性格上難免會比較內向和自卑,而且還會比較敏感,有的甚至封閉自我,不善于人交際”[1];在學習上,由于經濟貧困且學業不優使得這部分學生很容易在科研學習上形成自卑感,同時“繁重、緊張的學業壓力導致了焦躁的心理”[2];在思想道德上,由于在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的影響下,“大部分貧困研究生并未形成正確的道德情感,也未將其落實到道德行為之上,在情感認識和行為活動上處于中間狀態,仍需獲得一定的道德教學支持”[3]。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從物質上、能力上、心理上對弱勢研究生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使得這部分研究生在心理素質上得到良好的提高,價值觀上得到良好的指導等等。
影響弱勢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然而對其影響最根本的就是經濟問題,因此社會各界在對其進行心理關懷和人文關懷時,首要的任務就是解決其現實的經濟貧困問題。學校和政府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建立起弱勢研究生經濟保障體系。
一方面,建立“綠色通道”為弱勢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綠色通道制度,即對被錄取、家庭貧困的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根據核實后的情況,分別采取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輔之以獎學金、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措施予以資助”[4]。高校開通的“綠色通道”就是為了保證家庭貧困的學生不僅能順利入學讀書,而且能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助。
當前各高校實施的是“獎、貸、補、助、減”五位一體的資助體系,且其中的助學貸款金額相對較高,這樣就會為學生從本質上減輕了不小的經濟壓力;高校應該秉承以貸款為主其他獎助為輔的資助體系,為學生的物質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學校還要盡可能多的提供勤工助學崗位,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力所能及的崗位上進行帶薪工作,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做事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同時也一定程度的緩解了其經濟上的壓力。
另一方面,學校與社會企業單位進行聯合資助。政府和學校在上述經濟幫助的情況下還應多聯合社會單位、企業等等,在企業、社會單位里設立弱勢研究生實踐崗位,讓弱勢研究生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和專業進行選擇就職,并發放合理的酬勞。這比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更能鍛煉他們的學科知識和溝通能力、做事能力,也進一步緩解了經濟的壓力。
把弱勢研究生放到社會這個大學校里接受教育,讓他們用自身的科學知識去換取自信、自立和酬勞,這是讓他們找到自我價值的有效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校和政府在物質上對弱勢研究生的幫助固然對他們的經濟壓力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不論是獎助學金還是助學貸款都只是解決了一時的經濟窘迫問題,很難解決其根本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從弱勢研究生的能力上著手,因為能力才是對其終身有益的保障。
“研究生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科學領域進行旨在探究真理的普遍理智創造活動所需的能力”[5]。科研能力的提高,除了自身的認真、努力外,最關鍵的是導師的引導。
1.在導師的引導下選定研究方向。弱勢研究生在導師的引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科特點選定自己研究的方向。這對于弱勢研究生來說,不僅找準了自己的學科定位,同時也對于自己的科研起到了揚長避短的效果。
2.在導師的引導下參與其主持的課題。弱勢研究生參與導師主持的課題項目是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弱勢研究生可以利用參與導師課題研究的機會,向老師積極學習科研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科研能力。
3.在導師的引導下提高論文寫作能力。檢驗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其論文寫作的能力,“學位論文是研究生所掌握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以及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6]。目前,由于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的科研學術質量不盡人意,尤其是弱勢研究生在經濟貧困和學業不優的雙重壓力下,其論文寫作能力更是令人堪憂,因此提高弱勢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論文寫作能力是關鍵。
4.在導師的引導下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學術的本質是探究、創新”[7],加強弱勢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其學習的動力、探索的熱情而且可以使其了解本領域最新的研究現狀和前沿動態。對于弱勢研究生而言,導師鼓勵其參加學術交流活動,是培養其對科研熱愛的重要方法。
由于弱勢研究生在經濟上和學業上的特殊性,對弱勢研究生進行心理上的疏導是對其實現心理關懷的關鍵。
1.建立起弱勢研究生咨詢溝通平臺體系。弱勢研究生不同于普通的研究生群體,他們在思想上、心理上和經濟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鑒于這些特殊性,筆者認為社會和學校應好好利用網絡這個優勢,建立一些弱勢研究生網站,使他們通過網站這個平臺互相交流溝通,同時也要時刻發布一些勵志事例等等,使他們在網站上能夠接受思想的教育和心靈的洗滌。
2.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目前研究生的普遍狀況就是群體比較散,學生的課程學習時間和課題研究的時間都不一樣,因此,他們很難在同一個時間段去接受教育目的性強的心理健康學習活動,為此,學校應適當開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這樣就可以把研究生集合到一起,定時的向老師咨詢溝通心理問題。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僅對普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幫助尤其是對弱勢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有著不可估量的益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使弱勢研究生了解心理健康問題的典型案例并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去分析案例,這無形中就使其學會了自我調節和自我教育。
3.弱勢研究生要學會進行自我疏導。弱勢研究生僅僅通過外界的幫助對其進行疏導是很有局限性的,其自身必須要學會一些減壓、疏導的小技巧。如轉移法和自我交談法。
轉移法。轉移在百度詞典中解釋為從一種存在狀態轉移到另一種狀態,尤指精神上的轉移。弱勢研究生在有不良情緒時,就要學會轉移注意力,使不良情緒得到緩解。如情緒轉移法,在心情煩躁、郁悶時要學會放松心情,比如聽聽舒緩的音樂、適當的運動等都是自己對不良情緒的轉移;目標轉移法,弱勢研究生由于受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經濟壓力的限制,對于一些相對較高的目標期望一時達不到要求,這時要學會適當的降低目標期望值,這對于弱勢研究生自身來說不僅可以提高其生活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減輕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自我交談法。自我交談法是弱勢研究生遇到壓力、問題,進行自我解決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對其自身的素質訓練和提高。弱勢研究生要學著自己當“醫生”,當自己出現壓力和不良情緒等情況時要學會自我診斷、自我分析,找出癥結的原因并且努力找到治療的“藥方”。
總而言之,弱勢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影響著其本人的生活、學習,還影響著高校科研的發展和和諧。因此,我們必須從物質上對其進行幫助,解決其最根本的經濟貧困問題;從科研能力對其進行提高,使其在學業上有所進步;從心理上對其進行疏導,使其緩解心理壓力,才能真正幫助弱勢研究生解決困難、問題。
[1][2]徐麗玲.貧困研究生心理問題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2).[3]陳潤鑫.論當前我國貧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D].湘潭:湘潭大學,2014.[4]黎奇.綠色通道對貧困生救助體系影響的思考[J].教育財會研究,2011,(2).[5]段麗.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3.[6]劉珊珊.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思考[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8.[7]范曉蘭.論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J].菏澤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4).
[責任編輯:程文燕]
董金梅(1989—),女,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2014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音樂文化;熊申英(1969—),女,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音樂文化。(江西南昌330000)
2015南昌航空大學第十屆大學生三小課題“全面收費背景下弱勢研究生心理關懷研究”、2015年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研究——以江西省高校為例”、2014年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項目“全面收費背景下碩士研究生培養管理的若干問題研究”(JXYJG-20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