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強
在國際足聯監控體系下,足球世界的轉會被分成冬夏兩個窗口:夏窗從每年6月1日到9月1日,冬窗集中在每年的1月,各種轉會由此發生。英超和中超是目前投入金額和影響力最大的兩個職業足球聯賽。
和美國職業體育以及職業網球、職業高爾夫、職業賽車等相比,足球仍然是一個封閉行業。最突出的展現就在于轉會交易的信息屏蔽上。哪怕在轉會窗關閉截止日這樣的瘋狂一天,哪怕英超夏窗的轉會數字被公布為11.65億英鎊,仍然有太多的轉會交易價格屬于未知,大致金額可以猜度,具體內容查無實據。
這樣的情況在NBA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NBA對于球員身價的厘定與其合同金額時長直接相關。這是美國作為一個統一大市場的好處,也和北美職業體育聯盟多為先由聯盟制定規則,再由俱樂部配合執行的組織架構相關。
歐洲則大相徑庭——先有俱樂部,再有俱樂部之間組合而成的聯賽。俱樂部作為轉會交易主體,商業屬性和社會屬性混雜。英格蘭俱樂部都被注冊為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更多是私有制企業,財務信息類似選擇性公開。意甲接近英超,西甲和德甲則有很多屬于非盈利性社會機構,信息同樣不完全透明。
“你的俱樂部在這個轉會窗口花了多少錢?”“你們最近收購的這位球員身價幾何?”大多都是半分析半猜測。于是,轉會費以及巨額轉會身價的構成及成本回收的解析形成了一個謎團,信息構成復雜,解析過程曲折,其中有幾個概念的偏差值得提出。
第一、轉會費的數字準確性
這個猜謎的過程有趣,盯著轉會截止日的球迷都會有參與游戲的感覺,其實不然。2016年夏窗,英超刷新轉會身價總和紀錄,意甲在歐洲居第二,這些球員暴漲的身價和薪資別說和中國球迷沒關系。
看英超是否付費?付費的球迷肯定和英超轉會總金額暴漲相關。因為英超聯賽媒體版權收入每三年就會暴漲,在英格蘭本土來自天空和BT的媒體版權收入,在海外來自各個分區市場媒體版權收入。如果購買了樂視的超級體育用戶權益,或者在新英平臺上購買付費場次,花出去的錢都自涓涓溪流匯入到英超和歐洲足球轉會費的洪流之中。哪怕只看免費場次,觀看習慣和網絡或電視屏幕上看球留下的痕跡都在助長職業足球賽事媒體版權的漲價。
轉會費這種強刺激新聞內容的產生,尤其形成了休賽期重要體育資訊的組成,在二戰之后隨著職業體育市場成熟而成型。最早的轉會費報道,媒體都得依賴資深信源——資深記者編輯和俱樂部的關系,從可靠的新聞渠道得到相關資訊。最開始的報道邏輯是從買方俱樂部獲得,到賣方俱樂部核實。現在看到的一個數字,例如博格巴從尤文加盟曼聯,8900萬英鎊的世界紀錄并不是一個嚴謹數字,因為轉會身價里會包含太多細則條款,曼聯打入歐冠、曼聯奪取歐冠和英超、博格巴賽季進球等,都會形成附加性條款,對最終價格有影響。
第二、球衣銷售沖抵轉會費?
沒有任何俱樂部能通過球衣銷售,沖抵收購球星的付出。即便皇馬時代的貝克漢姆刷新了球衣銷售紀錄,皇馬的實際收益也不可能沖抵貝克漢姆當時相當低廉的2500萬歐元身價。
幾乎所有的歐洲一線俱樂部都會和各種運動品牌裝備提供商簽訂球衣及裝備贊助合作,然而球衣銷售的收入,俱樂部只能從分成模式中獲取10%到15%的收入。貝克漢姆在皇馬的球衣銷量有說達到500萬件的,以單件價格50歐元計,總量2.5億歐元,而皇馬的收入分配稅后數字也就是和貝克漢姆的轉會費打平,薪資及簽字費更不可能通過球衣銷售覆蓋。
有人吹噓伊布以自由球員身份加盟曼聯,能帶來5000萬英鎊的球衣銷售,這意味著伊布的曼聯球衣要銷售100萬件,已經是不可思議的數字。曼聯上季球衣整體銷售不到300萬件,從中分取的不過10%到15%,500萬英鎊左右。
伊布沒有轉會費,但他在曼聯的年薪六七百萬英鎊。通過球衣銷售沖抵轉會費或薪資等人力成本,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