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河貍家自誕生起就博取了業界的眼球,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它的創始人雕爺。
2014年3月創立河貍家之前,他創立的阿芙精油、雕爺牛腩等已家喻戶曉;他的那本《MBA教不了的創富課》成為當年暢銷書;因為在互聯網上語言犀利,他飽受爭議。
“我創立河貍家是為了使命感——解放100萬天下手藝人。”雕爺說出了自己創立河貍家的初衷,“阿芙精油、雕爺牛腩已經讓我掙了不少錢,我也早就實現了個人財務自由,如果是為了掙錢我完全沒有必要創立河貍家。”
作為美業O2O的開拓者,河貍家創立兩年來—直保持著行業老大的地位,落地10個城市,擁有近300萬用戶,平臺聚集了超過8000名手藝人,客單價超過200元,2015年“雙11”當天訂單量更是超過了10萬,并將業務拓展到美容、健身、口語教學、繪畫攝影等領域。
在經歷了2015年O2O行業瘋狂燒錢引發的市場淘汰后,雕爺預判,O2O不會再現2014到2015上半年的狂熱,能活下來的企業必須明確自己的“邊界”在哪里。
“整個市場將停止燒錢,O2O企業從‘跑馬圈地爭當細分領域第一名轉向‘苦練內功爭當‘口碑第一。”雕爺強調,“在接下來O2O相對沉寂的2年里,想有未來的創業企業該下沉到一線,好好學習傳統企業的‘服務之道。”
任性老大
雕爺言辭犀利,卻是性情中人:因為喜歡小劇團,成立了三拓旗劇團:因為對空氣質量不滿,成立三體空氣凈化公司;因為愛吃,創立了雕爺牛腩等餐飲品牌;因為愛貓,公司的一間會議室叫“貓屋會議室”,里面還養了幾只貓。
這種性格自小就伴隨著雕爺,創立河貍家就與自己一段獨特的經歷有關。
初中三年級,雕爺輟學回家不肯再去學校,在親戚開的店里寫書法篆刻掙錢。“我小時候書法非常棒,最高拿過日本高野書法獎,當年就是靠著書法篆刻這門手藝我養活了自己。”雕爺坦言,“雖然我現在是個創業者,但其實我就是半個手藝人。事實上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也是手藝人,他的手藝是把書讀給人聽。”
在雕爺看來,手藝人對技能有著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是培訓兩三天就能學會的。“我尊重手藝人。”一向驕傲的雕爺表示,“‘壽司之神小野二郎91歲了還在捏壽司,追求更好更高的技藝,這就叫手藝人。”
在O2O市場風頭正旺的2014年,對創業頗有激情的雕爺開始琢磨如何將手藝人與O2O完美結合。
雕爺對河貍家的定位是做成一個平臺,從美甲切入,目前正逐漸擴充到整個美業,包括美容、美睫、手足護理等,讓雕爺及河貍家團隊最開心的是,經過兩年的印證,“解放天下手藝人”這一創業初衷得到印證,并印證了河貍家的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雕爺點開自己手機中的河貍家APP邊演示邊介紹:“這位美甲師的均價過千,這位美容師的月收入都10萬了。經過兩年,我們解放了一小部分手藝人,可能還有99%的手藝人在等待,但起碼有1%的人已經過上了與以前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不過,互聯網市場從來不缺乏后來者。在河貍家成立后,一批美甲美容O2O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不過,在雕爺看來,這些企業都是河貍家的山寨模仿者,注定會被市場淘汰。
雕爺經常這樣調侃自己:“對傳統行業我肯定不是資深,到了移動互聯網我也不是真正懂。
不過雕爺的這種調侃掩飾不了這位連續創業者的努力,也掩飾不了他在傳統行業20年的磨礪,以及對互聯網世界玩法的熟練。
1998年,24歲的雕爺開始創業賣數碼產品,但沒有掙到錢。隨后他機緣巧合賣的美容儀器讓他獲得了第一桶金,這次創業后他便和女性市場產生了化學作用。隨后創立的美容連鎖店納蘭生活館最高峰時曾做到全國500家連鎖店的規模。2006年他又創立了阿芙精油。
在互聯網上,雕爺也早已是位名人。10年前,他是混跡天涯的營銷大牛,曾在管理前線板塊發表了很多熱帖,也收獲了不少粉絲,“雕爺”這個花名就源自于其在天涯的名號。在阿芙精油擁有100多家店、數千萬年銷售額、對供應鏈運作成熟時,雕爺于2011年將阿芙精油搬上淘寶,成為當年淘寶最亮眼的一個品牌。
河貍家可以看成是雕爺創業的延續,也是他對女性消費市場的專注:服務女性,服務有閑錢愛美的女士。河貍家經營的理念和原則同樣也是“收窄客群”、“顛覆行業”。
“我們既懂互聯網,又懂線下服務業。”雕爺表示,“阿芙精油線下400多家店,線上線下收入各占一半;雕爺牛腩網絡名聲很大,但其實是最傳統的餐飲業。我一直都是結合線上線下做生意,讓線下產業加上了互聯網這對翅膀。”
互聯網在中國20多年的發展中存在一條“721法則”:經過3-5年的市場暴增和淘汰,最終形成行業老大占據七成左右的市場,老二因為差異化維持兩成左右市場份額,其他品牌共享余下10%份額的格局。
雕爺堅信這條法則也會在美業O2O市場起效,而河貍家應該就會是那個老大。
獨寵O2O
“薛蟠烤串”、“阿芙精油”、“雕爺牛腩”、“河貍家”、“皮娜·鮑什下午茶”、“切客鬧小丑煎餅”等,雕爺這幾年做了多個品牌,但他豪不猶豫地表示,最寵愛的就是河貍家。
“因為投入的最大,沒有退路。”雕爺解釋,“這是自己有史以來投入最大布局最大的的一次創業,而且還牽扯到那么多手藝人的飯碗問題,我必須專注投入。”如今,他的主要精力都花在河貍家上。
在腥風血雨的2015年O2O市場,河貍家已穩住了行業第一的位置,“不過河貍家也不敢笑得太早。”雕爺笑道,“第一名又怎樣?美團早就是團購第一了,還不是得去和大眾點評網合并?新浪早就是門戶第一名了,又怎樣?我剛查了查,市值還不如汽車之家高。”
雕爺認為,O2O的各個細分領域,第一名和第二名大部分都確立了,分組賽打完,開始了一場淘汰賽。問題是,誰能靠什么拿到總決賽的門票?肯定不是燒錢力度。答案是——內功。
由于2015年市場打得最兇狠的,各種移動互聯網流量跑馬圈地,導致線下部分企業來得及好好做。都是短時間內各種依靠燒錢弄來的人馬,臨時拼湊,“哪有‘完美的顧客體驗可言?”雕爺反問。
河貍家燒錢最多的時候,每個月虧損2000萬元左右。對于燒錢模式,雕爺也表示了無奈:“不過現在補貼已經大幅度縮減了,也虧,只不過虧損也隨著補貼縮減大幅收窄了。我們畢竟有些小收入了,并且收入還在增長。”
“小收入”來自于河貍家收取的手藝人的傭金、廣告以及批零差價。由于采購量大,河貍家與多家國際知名供應商簽訂直采合約,在保證手藝人的采購價格是市場最低價的基礎上,提供給河貍家平臺上的手藝人使用,獲得了一定的收入。
雕爺解釋:“O2O企業想存活,首先要對原有成本結構進行顛覆。比如傳統美甲行業,1/3的收入給了房租裝修、1/3是成本和利潤、1,3屬于美甲師,而事實上2/3是可以通過O2O來解決的,這樣美甲師的收入就大大提高;其次就是溢價空間,河貍家的美甲師美容師的收入及客單價遠遠高于以往;最后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今天做互聯網平臺生意,其實是‘跨界打劫,跨行業顛覆。”
“沒人做生意是為了賠錢,但首先得讓平臺上的人掙錢,只有當美甲師獲益時才可能從他們那兒收到傭金。現在的O2O還處于高速換胎的過程。”雕爺感慨,“我們現在就是在跟規模賽跑。規模還沒有到就掙不了錢。”
不過,好在燒錢的動作要停止。“小企業不該為市場的瘋狂付學費,小企業難以為繼時,大企業就沒有燒的必要了。何況現在融資艱難,別說沒錢燒了,就算有錢,也得精打細算過冬。”雕爺道出了O2O市場現狀。
在雕爺看來,融資的節奏是否把握好決定了一家創業公司的生死存亡:“我們的美甲部分,好像最近都沒啥對手了,友商們都在大肆裁員以及砍城市,慘不忍睹。也難怪,美甲領域,除了河貍家早早融到C輪,還沒誰拿到B輪,分組賽已經變為淘汰賽。”
提到河貍家的投資人就不得不說IDG中國合伙人李豐。
2014年初,雕爺拿著自己的2000萬元準備啟動河貍家時,李豐得知后馬上表示要投資。但不缺錢的雕爺在沒有計劃書和產品的情況下隨便開了1.5億元的天價估值想嚇跑李豐,沒想到李豐卻欣然接受了這個估值。2014年3月,李豐提出想提高融資股比至15%,雕爺進而將估值增至3億元,在沒有一單生意及營業額的情況下,河貍家就這樣于2015年6月獲得了A輪3000萬元融資。
2014年8月,在花完自己的2000萬元、A輪資金一分沒花的情況下,河貍家又獲得3000萬美元B輪融資。“B輪的資金還沒啟用時我們又融到了C輪資金。C輪5000萬美元進來,我們開始減少補貼也有收入了。總的來說,河貍家很好地控制了發展節奏。”雕爺表示。C輪過后,河貍家的估值已破3億美元。
對于河貍家的地位,雕爺非常自信:“在早期沒分出勝負時,誰跑得快誰融資多,早期大家都很小,一旦誰露出來了——比如融到C輪而且確定了真正第一地位的時候,結束戰局的把握則非常大。
“創始人肩負的使命就是找人、找錢、定戰略。我一直在做這幾件事。不久前我就挖未了京東副總裁江川出任河貍家CTO。河貍家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是由技術驅動的,最終導致我們成功或失敗的因素肯定包括技術。”四十不惑,雕爺創業激情依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