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怡杰
烏云鎮中心校背靠風光旖旎的黑龍江,與俄羅斯隔岸相望。學校始建于1927年,歷史悠久,是一所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農村鎮級小學。
近幾年來,我校秉承前幾任校長“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五育并重,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堅持“為每個孩子擁有美好的童年服務,為每個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以“健康、活潑、求真”為校風,以“敬業、愛生、博學”為教風,以“勤學、多思、合作”為學風。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積淀,建設了一支執著奉獻,業務精良,銳意進取的教師隊伍。全體教師正在為實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奮斗著。為拓寬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生眼界,啟迪學生的智慧,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校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們的德育教育注重常規重體驗,教學工作深入淺出重基礎,藝術教育持之以恒創特色。現以“開啟教育視角,拓寬學生眼界”為主題從以下三個視角闡述我們的教育。
視角一:環境育人 讀寫感悟教育
優美的校園環境和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事關學校長遠發展,我校在打造校園文化建設中注重歷史文化建設,創建書香校園,開展了特色“國學經典誦讀”課程和“三讀”活動,即情境朗讀、特色誦讀、快樂閱讀,讓校園處處飄溢書香氣息。
我校設有80平方米的圖書室,對師生全天開放,學生可隨時進行借閱,并在各樓層走廊設置了活動圖書架和長條凳供學生課間讀書。每個班內都設立了小書架和讀書角,學生可以將自己家中的書帶到學校與同學分享。每個學期初各年級組都會依據校讀書活動方案,制訂詳細的年級組的讀書計劃,計劃中體現每月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以及誦讀內容,并利用每周一節閱讀課開展誦讀內容和讀書指導,每雙周一節班內讀書交流會,每人每星期選讀一本書,每月親子共讀一本書,并設有讀書卡和親子讀書卡,每人一張讀書登記卡,每月寫一篇讀書心得,每個寒暑假制作一份讀書小報和一份社會實踐游記,每學期初利用讀書交流會的時間與同桌、小組、全班交流,并將優秀作品展于班級走廊中,供全校學生分享,展出一個月后將全班作品加上封面裝訂成冊,供各班交流分享。每年開展一次讀書演講比賽、讀書征文比賽、故事大王賽和全校讀書交流會。每月各班評選出3位讀書明星,每年全校評選出讀書明星、書香班級和書香家族,并以圖書作為獎勵,激勵學生熱愛讀書、享受閱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指導讀書方法,讓讀書成為農村學生的第三只眼,為學生拓寬視野打開一扇窗。
針對我校寫字整體較薄弱的現況,我們制訂了為期5年的寫字活動方案,從師資、時間、活動及獎勵等方面進行規范。經過1年多的努力,學生在書寫坐姿、執筆姿勢上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利用單周的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書法骨干教師對全體任課教師進行寫字指導,并為3至6年級配備了寫字教師,從寫字方法和技巧上對學生進行指導,結合每天下午三節課后15分鐘寫字時間,從筆畫、間架結構上進行夯實。每月每班選取9名學生寫字作品展于班級走廊中,每學期各班所有學生作品全部展出,讓學生在對比交流中提高對寫字的興趣和重視,提高我校整體寫字質量。我校的教師和學生作品多次在省、市、縣各級比賽中獲獎,教室內的條幅、四樓走廊展出的作品都是教師和學生親手書寫的。通過這種環境的熏陶讓學生從小喜歡寫字、熱愛書法,受益終身。
視角二:實踐育人 活動體驗教育
553個鄉鎮學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生活的環境局限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小鎮里的人和事根本不能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針對此種現狀,我校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媒體宣傳為推動力,以社會體驗為突破口,關注學生的人文個性、身心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多角度、多渠道為學生創設實踐平臺,拓寬視野,開闊眼界,啟迪智慧,增長知識,促進其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夯實基礎。
2013年12月,在校領導的多方爭取下,我校兩位教師帶領10名學生赴廣州參加了“寶潔希望小學游戲運動會”活動,山里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出遠門、第一次翱翔在藍天白云間,短短的10天里孩子們體驗了人生中的多少個第一次。2014年7月和2015年8月,我校10名學生分別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幸赴四川綿陽市和西安參加了“姚明基金會”組織的全國希望小學‘籃球季”競賽活動。參加活動的前兩個月里我校幾十名學生接受了姚基金選派的籃球志愿者教練的專業指導和訓練,并在參加活動的十幾天里,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真正的籃球運動的魅力和體育精神。
為了加大學生知識和信息的獲取量,我校大隊部成立了“紅領巾”廣播站,各班設有廣播員、小記者和小編輯,每天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搜集資料,課間播報國內外大事和身邊事。并借助四輛校車中的視頻播放器在上、放學乘車時間為學生播放童謠、寓言故事、孝道之禮和安全知識小常識、自我保護防范、乘車出行安全小知識等。每逢防火期,學生都會和教師一起動手書寫宣傳標語,并走上街道宣傳防火知識。
每年的三月份是學雷鋒活動月,少先隊大隊部都會組織學生到敬老院為孤孤寡老人帶去水果、打掃衛生、捶背并獻上自編自演的小節目,讓老人們開心。每年春、秋季學校都組織師生利用課余時間到江邊、公園附近清撿白色垃圾,這一行動感染了周圍的人們,一部分家長和路人也都紛紛自覺加入,共同還家鄉以整潔。我校開展各種主題內容的班隊會活動,從感恩、安全、法律、快樂、成長等多方面進行主題教育。法制副校長每學期都為學生做相應的法制講座,內容涉及“自我保護”“遠離毒品”等內容。德育校長為學生進行題為《在地震中求生》的安全知識講座。交警隊馬明同志為學生和家長做題為《交通安全知識講座》,以保障學生開開心心乘車上學、平平安安乘車回家。我校學生自覺成行行走的習慣逐漸養成,學生們知道等一等,停一停,無論樓內還是校園都會成行行走,這也成為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視角三:體藝育人 個性激活教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開展,特色教育已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不同的學校在改革過程中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從而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我校“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的辦學方向在這里已內化成了實實在在的辦學行為。堅持開展學生特長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形成了“能力為本、張揚個性”的辦學特色。
學校依據本校實際和地域特點開展了書法、舞蹈、武術、演講、兒童畫、剪紙、跆拳道、合唱團、輪滑、籃球、十字繡、種子畫、電子琴、口風琴、葫蘆絲、乒乓球、國畫、素描等十余項課外活動。籃球特長班的學生在練習運球,輪滑組的小朋友們在一招一式地訓練,跆拳道需要真功夫,書法課上學生寫得更認真,舞蹈室里學生舞姿優美,合唱團的學生一展歌喉。學生的十字繡作品、書法作品、美術作品、剪紙作品、種子畫作品都成為我校走廊文化的一道道彩虹。教室內、走廊上的名言條幅和書法作品都是師生的杰作。特長班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個性得以張揚,綜合素質整體得到了提升。
近幾年學校先后被評為黑龍江省先進學校、黑龍江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市級先進學校、市級合格小學、市級綠色學校、明德教育先進集體和等。我校還獲得2014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小組競賽第四名、獲中國青年發展基金會2013小學健康年優秀組織獎、獲黑龍江省書法協會“巴彥杯”黑龍江省第四屆硬筆書法展團體優秀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知識競賽三等獎、建黨93周年廣場舞比賽三等獎等多種榮譽。
近3年來學生獲市級“孝順之星”、優秀少年隊員、四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榮譽;學生征文24篇在中國教育學會、新作文雜志征文、世界華人作文、伊春市讀書征文中獲獎;學生攝影作品獲兩次寶潔公司攝影大賽二等獎;獲伊春市科技大賽科技作品二、三等獎。多位老教師獲得省級教學能手、市級骨干教師、市級優秀班主任等稱號;2014年,7位教師的優質課分別獲國家優質課和省級優質課獎;在教師素養大賽、說作評大賽中十幾次獲省市級一等獎。
以教育均衡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夯實基礎為目標,我校在提高考試學科教學質量的同時,加強了對音、體、美、綜合、微機、科學等非統考科目教學研究,規范了教學過程的監控,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近幾年來,我校學生在音、體、美綜合素質測評中成績優異。
喜歡觀日出,必將欣賞其磅礴的氣勢。善于創造,必將體驗成功的喜悅。追求效益,追求超越,必將激勵烏云鎮中心校全體師生在創新中躍上新的高度。
編輯/于金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