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學勤,郝雅娟,武雪亮,張艷峰,項保利,黃先濤
?
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慢性肺心病心衰期的療效觀察
湯學勤,郝雅娟,武雪亮,張艷峰,項保利,黃先濤
目的探討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慢性肺心病心衰期病人的臨床療效及其機制。方法選取張家口市第五醫院、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98例被診斷為慢性肺心病心衰期的病人,隨機分成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9例),對照組采取吸氧、解痙平喘、抗感染、強心、擴血管、利尿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治療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明顯好轉;血清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腦鈉肽(BNP)、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水平顯著下降,E峰、Ve明顯升高,A峰、Va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變化更顯著(P<0.05)。結論早期采用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慢性肺心病心衰期,效果明顯,安全性較好。
慢性肺心病;呋塞米;依那普利;心衰期
慢性肺心病是由肺、胸廓,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導致的肺部受損以致肺循環阻力增大,肺動脈顯現高壓狀態,進而使右心肥厚致使發生一系列的右心衰竭的疾病[1]。該病多發生于老年人,在吸煙人群中發病率尤為顯著。慢性肺心病病人在心衰期危險性極高,致突發性死亡[2]。近年來,慢性肺心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發病趨于年輕化,嚴重威脅病人的生命。以往通常采取預防控制感染,營養支持,改善呼吸功能等常規性治療,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顯著。目前我院通過使用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心衰期慢性肺心病,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2011年12月—2014年12月,選取張家口市第五醫院、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98例被診斷為慢性肺心病心衰期的病人,符合1997年全國第2次肺心病專業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齡38歲~79歲(69.71歲±10.73歲);病程為12.32年±6.78年;心功能分級:Ⅱ級23例,Ⅲ級50例,Ⅳ級25例。隨機分成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9例)。觀察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41歲~79歲(69.23歲±10.87歲);病程(15.7±2.8)年;心功能Ⅱ級11例,Ⅲ級26例,Ⅳ級12例。對照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38歲~78歲(68.99歲±10.11歲);病程15.8年±2.9年;心功能Ⅱ級12例,Ⅲ級24例,Ⅳ級13例。所有對象簽署自愿接受醫學試驗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研究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吸氧、強心、擴血管、利尿、解痙平喘、抗感染、糾正酸堿及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呋塞米靜脈注射的劑量為20 mg/d~40 mg/d,依那普利口服劑量為2.5 mg/d~5 mg/d,兩組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根據病人各項體征和癥狀變化調整病人用藥劑量,行血氣分析并測定三尖瓣口舒張期血流頻譜:舒張早期、舒張晚期血流E峰、A峰值速度,舒張早期、晚期三尖瓣環運動峰值速度Ve、Va,同時檢測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腦鈉肽(BNP)、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值變化。
1.3療效評定標準顯效:各項體征和癥狀明顯減少甚至消失,心功能提高2級或2級以上;有效:各項體征和癥狀減輕或部分消除,心功能提高1級;無效:各項體征和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更甚者死亡,心功能無提高[3]。其中各項觀察體征和癥狀包括咳痰、發熱、氣短、食欲不振、腹脹、惡心、低血癥、肝大、精神萎靡等。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92%(47/4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63%(40/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血氣分析血液流變學比較對照組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明顯好轉;血清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均少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血氣分析血液流變學比較(±s)
2.3兩組治療前后血清BNP、RDW及右室舒張功能比較兩組病人治療前血清BNP、RDW、E峰、A峰、Ve及Va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血清BNP、RDW水平顯著下降,E峰、Ve明顯升高,A峰、Va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變化更顯著(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BNP、RDW及右室舒張功能指標變化(±s)
慢性肺心病心衰期發病特點主要表現是右心室收縮壓升高以及肺動脈高壓,右心室負荷增加,使得右心室擴大和衰竭。對于心衰期慢性肺心病的病人,在臨床上給予低流量的氧供應,抗感染,強心、利尿、擴血管,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以改善病人心功能的療法,目前已得到了廣大臨床醫師的認可[4-5]。呋塞米是最常用于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通過排水排鈉等方式來減輕右心室所承受的負荷,降低肺毛細血管通透性,擴張肺容量靜脈,減輕肺水腫,在緩解病人的淤血癥狀和消除水腫等方面有著比較顯著的療效。依那普利是臨床重要的血管緊張素轉換為酶抑制劑,主要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能有效降低心臟前后負荷,逆轉心室肥厚,對預防和延緩心室重構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外,依那普利能有效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恢復血管舒張,使增厚硬化、狹窄的小動脈得以盡快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9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63%。表明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對于緩解心衰期慢性肺心病病人的癥狀療效顯著,與陳國等[6]研究結果一致。此外,觀察組較之于對照組的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明顯好轉,血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均明顯少于對照組,與張春云等[7]報道一致,表明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對慢性肺心病具有顯著地改善作用,考慮與呋塞米有確定而短暫的擴張血管,能有效改善肺部血管受阻情況,緩解充血性心力衰竭功能有關。依那普利能抑制血管緊張,降低血管周邊的壓力,減少血管周邊的阻力,減輕心臟壓力,增加腎的血流量。此外,呋塞米以靜脈注射效果最佳,依那普利口服即可,通過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更好地提高肺循環次數,調節了血液中的通氣以及血流比例,降低心臟的負荷[8-9],有效改善慢性肺心病心功能急性發作及低血氧和高二氧化碳的狀況[10]。
血清RDW水平是各種急、慢性心血管疾病強預測指標,亦是心衰病人發病率和病死率很強的獨立預測因素。血清BNP是心功能不全和評價其療效的敏感而特異的指標[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血清BNP及RDW值明顯低于對照組,且進一步心臟彩超提示:觀察組E峰、Ve較對照組明顯升高,而A峰、Va則明顯降低,差異明顯,表明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在改善右室舒張功能方面較對照組更有優勢。
綜上所述,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心衰期慢性肺心病病人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案,能更好地改善血流變情況和心功能,大大減少了咳痰、發熱、氣短、食欲不振、腹脹、惡心、低血癥、肝大、精神萎靡的特征且副反應小,明顯改善病人生存質量。
[1]楊生岳,馮恩志,閆自強,等.高原地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抗氧化治療的研究[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3,6(1):30-34.
[2]尹鳳先.米力農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利鈉肽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刊,2013,48(7):48-50.
[3]陳全德.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41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0):1819-1821.
[4]曹軍華,薛瑞.單硝酸異山梨酯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 [J].中國醫藥導刊,2012,1(10):1802-1803.
[5]閻蘅.米力農治療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刊,2012,47(4):57-58.
[6]陳國,艾健,肖婧.活血利水法治療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8):1314-1316.
[7]張春云,沈璐,李章生,等.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漿B型腦鈉肽前體N端片段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9):1343-1344.
[8]Michael,Rosario Sarah Xianyuan,Song Louise D,et al.An unusual case of stroke[J].The Neurologist,2012,18(4):229-232.
[9]Sicouri S,Cordeiro JM,Talarico M,et al.Antiarrhythmic effects of losartan and enalapril in canine pulmonary vein sleeve preparations[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2011,22(6):698-705.
[10]吳家瑜.四參強心湯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3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3,20(6):658-659.
[11]蔡少杭,吳怡萍,陳暉,等.強心康對LVEF 降低性心衰患者BNP、RDW 水平的影響[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2):126-128.
(本文編輯郭懷印)
河北省張家口市科技局2013年度指導性計劃(No.1321106D)
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五醫院(河北張家口 075000),E-mail:36523209@qq.com
R541.5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6.025
1672-1349(2016)16-1900-03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