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紅,王晉芳
?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李蘭紅,王晉芳
目的觀察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 方法選擇60例急性腦梗死(均為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病人,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單一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給予雙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變化及不良反應。結果兩組病人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明顯好轉,NIHSS評分明顯優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NIHSS 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進展性腦梗死較單一阿司匹林治療更能有效阻止腦梗死進展,改善癥狀。
急性腦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神經功能缺損;不良反應
隨著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該疾病致死致殘率高,且極易復發,而復發性中風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腦血管病為神經內科的常見疾病,其中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占腦血管病總數80%。腦梗死是指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者腦軟化[1]。故積極預防和診治腦梗死具有積極重要作用。在診治急性腦梗死過程中,如給予及時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對于抑制腦梗死進展,減輕腦梗死引起的殘疾至關重要。現收集我院60例老年腦梗死病人作為研究對象,觀察雙抗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1.1一般資料60例急性腦梗死病人均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將以上病人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23例,女7例,年齡55歲~70歲;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2歲~72歲。所有病人診斷為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且排除入院前1個月內服用易引起出血藥物以及出血性疾病病人。
1.2治療方法觀察組:首次劑量阿司匹林0.1 g,氯吡格雷300 mg,后給予阿司匹林0.1 g/d,氯吡格雷75 mg/d,治療14 d。對照組:首次劑量阿司匹林0.3 g,后給予阿司匹林0.1 g/d,治療14 d。兩組其他治療相同。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病人治療前及治療14 d后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恢復情況,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評估。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1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后局灶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均明顯減輕,NIHSS評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s) 分
2.2不良反應兩組病人治療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出現1例輕微雙下肢皮疹以及1例胃腸道不適,對照組出現1例胃腸道不適。
腦梗死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致殘率及致死率均很高。急性腦梗死處理應遵循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腦梗死常見病因為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而在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病人發生急性缺血性疾病時,血小板聚集發揮著重要作用[3]。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的治療中,重組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療是公認的最有效的方法[4],時間窗內應盡早行溶栓治療,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溶栓比例遠低于國際水平,對于超過時間窗未能溶栓及拒絕溶栓的缺血性腦卒中病人,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顯得特別重要,需盡早給予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研究資料表明:抗血小板藥物能顯著、有效地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病人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與總死亡率[5]。給藥時間越早,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越強,其致死率及致殘率越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為臨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兩者通過不同途徑起血小板聚集作用。阿司匹林通過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阻斷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實驗證明單一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在治療進展性腦梗死效果一般,而增加血小板劑量不能提高其治療作用,反而副反應增加。氯吡格雷為二磷酸腺苷(ADP)受體拮抗劑藥物,它可以抑制ADP受體,從而抑制纖維蛋白原受體活化,最后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兩種藥物通過不同途徑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較各自單用作用均明顯增強,且不增加出血傾向[6]。兩者聯合應用是安全的。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病人治療后局灶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均明顯減輕,治療后,兩組病人NIHSS 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NIHSS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但副反應未見明顯增加,觀察組出現1例輕微雙下肢皮疹以及1例胃腸道不適,對照組1例胃腸道不適。通過研究發現,對于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病人,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比單用阿司匹林治療更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阻止腦梗死進一步發展,改善病人神經功能缺損癥狀,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有效減少致殘率及致死率,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病人效果顯著,可有效減低急性心腦血管梗死發生率及再梗死的風險,同時針對可能的病因積極預防,加強對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并注意出血等副反應。
[1]許風雷,李翠萍.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性腦缺血發作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32-33.
[2]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3]黃勇.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24):46-47.
[4]劉鳴,張世洪.從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選擇看循證醫學的臨床實踐[J].中國醫刊,2004,39(1):16-19.
[5]Harbison JW.Clinical considerations in selecting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J].Am J Health Syst Pharm,1998,55(19 suppl):s17-s20.
[6]顧力華,龐永誠,陳斌,等.阿司匹林片聯合氯比格雷片對急性腦梗死進展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3,42(10):1146-1148.
(本文編輯郭懷印)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太原 030001),E-mail:57110921@qq.com
R743.1R255.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6.035
1672-1349(2016)16-1926-02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