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廣西安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廣西 南寧 530000)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王微(廣西安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廣西 南寧 530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從生產、儲存、經營、使用等各環節所涉及到的危險化學品數量不斷加大,種類也日趨復雜,潛在的危險也隨之增加,近年來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層出不窮,在當地社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反響,甚至引起全球輿論關注。如2008年8月26日,廣西宜州廣維集團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6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7500余萬元。2015年8月12日,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8人失蹤,引起國際廣泛關注。這些事故的發生說明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設想。因此,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管理事關群眾安全,社會利益,政局穩定。國際上針對重大危險源相繼出臺了相關法規和標準。我國從上世紀80年開始重視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督管理,陸續出臺并更新了一系列標準。如2000年出臺的《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為適應新的安全生產形勢,2009年,頒布《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l8-2009),替代了《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舊標準。近期,國家安監總局出臺《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相關新規定、標準頒布后,所涉及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過程,產生了新的問題,如部分危險物質臨界量取值問題,辨識單元劃分問題,實際量問題等。本文針對近期重大危險源辨識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建議,希望能為完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貢獻一份力量。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問題;建議
1.1 臨界量的確定問題
臨界量的確定是重大危險源辨識的基礎,是是否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關鍵判斷因素。與《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相比,新修訂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在危險品的臨界量方面進行了調整。新標準的臨界量界定較清晰,使辨識過程中危險品的臨界量確定更具操作性和適用性。
但在實踐中,由于危險化學品種類繁多,新標準只列舉9 類78種常見危險品的名稱,另外的其他危險化學品的只按類別規定臨界量,這樣容易造成臨界量辨識所涉及的危險化學品缺失。
另外《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也未把生產動態過程考慮進去,例如同一危險化學品在生產、運輸過程的危險性是不同的。如氫氣在生產工藝條件下,如高溫、高壓,比其在常溫、常壓下爆炸危害要大很多。又如汽油儲存過程中,由于裝卸設備、周圍環境等原因,同等工藝條件的汽油也會出現不同的危害結果。而系統設置相應安全裝置后,如可燃氣體報警器、自動聯鎖停車裝置、消防自動報警系統及安全閥等安全裝置后,事故后果往往也不一樣。
1.2 危險物質實際存量辨識問題
目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仍然按照單元內危險品種類、數量疊加計算。辨識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于或超(GB18218-2009)表1、表2規定的臨界量,即被定為重大危險源。辨識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數量根據處理危險化學品種類的多少區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辨識單元內的危險化學品為單一品種,則該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總量,若等于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2)辨識單元內的危險化學品為多品種時,則按式①計算,若滿足式①,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式中:q ,q,…qn為每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量,(t)Q1,Q2,…
Qn為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臨界量,(t)。
但是危化品的存在量與其工藝條件、儲存介質等息息相關,如同一危險化學品儲存在常壓或高壓下容器中的最大量的確定,是否取充裝系數,計算結果會存在差別。
另外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概念中“臨時”的時間界定概念不太明確,而生產、加工、使用或儲存過程中危險化學品的量是隨時變化的,這樣使得在辨識過程中的危險品的存在量取值不夠準確。如油庫的汽油的儲存量是否包括卸油油罐車內的汽油量等問題。
對生產企業來說,生產過程中產生一些屬于危險化學品的中間產品,往往存在數量不多或在已生成其他副產品,因此存在量難已計算,導致危險化學品存在量辨識與實際存在一定偏離。
由于危化品實際量的動態變化,如果按照實際量是否超過臨界量辨識是否構成重大危險源;那么會使辨識結果不夠精確,不利于企業安全管理和政府部門安全監管的。
1.3 危險單元劃分問題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 中關于單元的概念,容易產生混淆,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由于新、改、擴建等情況復雜多變,對“500米”這個距離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也會直接影響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結果。
如分期建設的建設項目,在建設周期內,根據不同工期的完成情況,其項目范圍內未必構成重大危險源,但當建設項目竣工完成后,將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如此造成重大危險源的相關安全設施該在何時動工,建設項目“三同時”如何落實的問題。又如工業園區內,不同企業生產、儲存或使用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如果單獨進行辨識,往往不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但如果以工業園區為單位往往又構成重大危險源。如此造成政府相關部門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管存在疏漏。
2.1 按事故后果確定物質臨界量
在按照危險特性辨識了構成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后,可通過泄漏、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后果模擬評價模型定量計算出危險化學品泄漏后造成事故的傷害半徑,在不同的危險化學品可取一致傷害半徑,定義該傷害半徑作為臨界量分類的分界點。
以二甲醚為例,假設有2個單罐容積為1000m3的二甲醚儲罐,二甲醚總容積為2000m3,儲存溫度為25℃,儲存壓力1.0MPa。以蒸汽云爆炸(VCE)為計算模型,計算出“死亡半徑為48.74m,重傷半徑為73.11m,輕傷半徑為109.66m,財產損失半徑為103.57m。國家相關部門或標準制定方可以給出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爆炸半徑和中毒半徑的大小,如果計算出的半徑不超過法定半徑值,那么該二甲醚儲罐不構成重大危險源,否則就構成重大危險源。
同一危險化學品,由于工藝參數、安全措施不同,如果僅僅從臨界量來辨識計算出事故會有差異。如運用道(Dow)化學危險指數法、蒸汽云爆炸傷害模型計算出的傷害半徑是否大于定義的臨界量,來辨識其是否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按照事故后果確定的臨界量更符合實際情況。
2.2 從物質存在的種類和能量確定實際存量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重大危險源備案的有關要求,危險化學品存量按數量最大原則確定。對于存放危險化學品的儲罐,危險化學品存量是該危險化學品儲罐最大容積所對應的危險化學品數量,即在計算儲罐內危險化學品存量時,以滿罐計,不考慮裝料系數;對于其他容器、設備或倉儲間,危險化學品的實際最大存量與設計最大存量中較大者,此時對于容器和設備內危險化學品存量的計算可按設計標準取裝料系數進行折算。
針對生產經營單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半成品、副產物、中間產物等,這些物質如只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不具備儲存條件,可不列入辨識物質內。
2.3 以敏感點來劃分辨識單元的范圍
單元劃分應靈活,根據具體情況不同來劃分。
單元劃分可參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所列9類人員密集場所做為敏感點,再根據爆炸和毒物等危險要求劃分辨識距離,即在此距離內的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可稱為一個單元。
而工業園區的企業,單純以一個工業園區為整體來進行辨識并不妥。工業園區的企業情況復雜,生產、經營、儲存、性質不一,規模有大有小,一些小微企業之間僅距離一堵墻,對于這種情況,可將邊緣距離小于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均可劃分為一個單元。相關政府部門可要求共同構成重大危險源的企業加強相互之間的安全管理,規定其相互間建立安全聯動機制。
結合實踐,針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辨識過程中危險化學品臨界量、實際存在量及辨識單元的劃分進行分析,建議按事故后果確定物質臨界量,并建議從物質存在的種類和能量確定實際存量,同時提出以敏感點來劃分辨識單元的范圍,以期為重大危險源辨識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及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控提供一些參考。
[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S].國務院令第591號.
[2]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備案文書的通知[S].安監總廳管三,2012,(44).
[3]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S].GB18218-2009.
[4]危險貨物品名表[S].GB12268-2012.
[5]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S].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十部門公告2015年第5號.
[6]王永強 ,劉承明 ,杜洪斌 ,張發強.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6).
[7]楊萍,王向青.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的幾點建議[J].河南化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