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自上海開埠以來,這座城市的商品就深受全國人民熱愛。曾幾何時,中國老百姓吃的、穿的、戴的、用的,都以“上海貨”為質量保證,那些如數家珍的老國貨也有一大半產自上海。隨著全國各地的商品百花齊放,再加上電商沖擊,“上海制造”不再一枝獨秀。2007年,打造上海“購物天堂”新形象的“上海購物節”在當年的上海旅游節上首度亮相,比電商造節的“雙十一”還早了2年。
走過10年的上海購物節,在今年首次推出了“上海商業品牌之旅”。據悉,購物節期間免費向公眾開放瑪戈隆特瓷器館、光明益民食品廠陳列館等一批具有上海商業文化底蘊的品牌陳列館、工廠體驗店、設計工作室,讓消費者更多地了解品牌誕生過程、傳承發揚工匠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推出的數十個品牌中,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上海品牌,還有一些品牌年頭并不長,或是起家于上海之外,但都在上海這片講究誠信的商業土壤中良性成長;每一家都以打造“百年老店”為目標,它們不打價格戰,而是以產品品質、購物環境和客戶服務見長,工匠精神可見一斑。
這些品牌的堅持,也許更好地詮釋了在互聯網+時代,什么才是品質消費。
在2016年上海購物節的第一天,周宏美從青浦的工廠后院摘下一大把冬棗,用清水洗凈,放在工廠前面門店展示廳的桌子上,有客人來就請對方吃上幾顆。對于這位2001年就來青浦落地生根的新上海人而言,這里前店后廠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寄托了她的夢想。在青浦,她把和丈夫創立的“富米家紡”當作孩子一樣“一手帶大”,如今已獲得“上海市著名商標”的稱號。
自上海購物節創立以來,“富米家紡”幾乎每年都會參加在青浦當地的品牌展銷會。作為上海最西面的行政區,青浦水系豐富、農業發達,似乎是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世外桃源。也因為這里遠離繁華市中心和高檔寫字樓,青浦民眾還保留了水鄉人民的逛市集習慣,他們更相信眼見為實。
富米家紡在青浦無人不知,很多青浦人買床上用品都會首選這家。尤其是家里要嫁女兒了,新娘媽媽會帶上小姐妹來到周宏美的店里坐坐,品茗閑聊。這時,店員會耐心介紹店里陳列的各式樣品,讓顧客親手摸摸每一款中意的產品,細細比較。對于富米家紡的忠實消費者而言,網上的東西雖然便宜,但總沒有自己挑選的放心。
周宏美不善言辭,但對自家的產品十分放心,這也是她有底氣在青浦立足至今的原因。無奈的是,出了這676平方公里的行政區域,很多上海人知道的是另一些大明星代言的家紡品牌,而周宏美秉承口碑相傳,從不做廣告。她對《新民周刊》表示:“我寧愿將錢花在面料的檢測檢驗上。”據悉,富米家紡給青浦當地很多幼兒園提供床上用品,雖然這樣并不賺錢,但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很放心。
酒香也怕巷子深。青浦區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雋對《新民周刊》坦言:“原來我們以線下活動為主,有一個青浦的品牌展銷會,是購物節的十大品牌活動,主要受到青浦本地市民歡迎。我們策劃這個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讓消費者了解青浦的品牌,第二是給廣大市民帶來實惠。但是這個展銷會的推廣力度和輻射范圍不足,尤其是在當下消費方式改變的背景下顯得更為局限。”
所以,青浦今年參加了上海購物節的“上海商業品牌之旅”,推出了“青浦質造品牌之旅”。“我們今年在線上開發了購物品牌之旅的平臺,9月17日正式開通。還有一個更大的平臺——優購青浦,主要用以發布青浦的活動信息、品牌產品和包括會商旅文體的活動信息等。”
據張雋透露,“青浦質造品牌之旅”將手繪地圖,按照青浦質造五行元素,劃分為“會商旅文體”5個不同區域。“不僅結合了品牌制造商、購物地和體驗休閑地,涵蓋了制造業、文化特色場所和知名旅游地,也讓消費者通過實地體驗感知品牌產生過程、內涵和價值,同時也體現了工匠精神。”
富米家紡自然也加入了此次“青浦質造品牌之旅”。周宏美對此自信滿滿:“品質是生命力。我們的質量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工藝,第二是面料,兩者都十分環保健康。”據悉,富米家紡的產品沒有上普通電商,周宏美只在自家官網銷售,但價格和實體店是一樣的。“我在工廠前面開這家品牌店的意義就在于,顧客到這里來我可以很詳細解釋產品的技術,而網店小二還是商場專柜營業員都未必能告訴你這些。”
對于許多浙商來說,上海是他們創業的理想之地。以寧波幫為例,就在上海開設了不少百年老店,如邵萬生南貨店、三陽盛南貨店、亨達利和亨得利鐘表店、蔡同德國藥號、泰康食品店、協大祥綢布店等。而中法大藥房和“新世界”“新新舞臺”“大世界”等游樂場創辦人黃楚九是余姚人,“出租汽車大王”周祥生則是舟山人。作為一名出生在浙江溫州的新上海人,周宏美像許多前輩那樣以打造“百年老店”的方式打理著自己的家族企業。
當然,地處偏遠加上交通不便,可能會成為“青浦質造”的一大軟肋。據悉,2017年年底地鐵17號線即將開通。屆時,像富米家紡這樣的青浦品牌也許會愈加受到上海市民的青睞。
翻開此次上海購物節的“上海商業品牌之旅”名錄,你可能會驚訝于一些耳熟能詳的臺灣品牌也在其中,如元祖和多樣屋。
為什么元祖和多樣屋可以代表“上海商業品牌”?也許是因為上海是一座海納百川的城市,只要是好品牌,都能在這里受到歡迎。
1981年創立于臺灣的元祖,創始人張秀琬將其定位為“民俗食品的生產者”。1992年進入大陸市場時,選擇上海作為始發站,也許是因為上海人的口味、消費能力和元祖最配。“我們第一家店就在蘇州河北橋頭,粉紅色的店招格外吸引人們的眼球。當時上海街頭的顏色還比較素,所以剛剛開出來的時候,有人還以為是珠寶店,沒想到是賣食品的。”
2003年,元祖在上海青浦開了“夢果子”工廠。翌年推出的雪月餅,曾一度成為內地市場最有面子的中秋禮物。元祖公司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元祖源于臺灣但在上海做大做強,因此現在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大陸市場。為了保證品質管理,元祖一直以直營為主、加盟為輔,目前全國已有600多家門店。據悉,元祖計劃在主板IPO,成為A股“烘焙第一股”。
在此次上海購物節期間,位于青浦總部的元祖啟蒙樂園位列“青浦質造品牌之旅”。 據悉,張繡琬2004年建立這樣一個啟蒙樂園,就是變相保證元祖食品的安全。每天有那么多小朋友透過玻璃窗看到元祖食品生產線上的所有步驟,每個員工絲毫不敢懈怠。“我們十幾年來將元祖生產線曝光在大眾視線下,也是對自己的警示。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每年月餅剩下的庫存都會公開銷毀,有政府監督人員監督。”
而為了讓孩子體驗美食制作的樂趣,元祖啟蒙樂園還為孩子們提供親手制作蛋糕的大廚房。這里的小廚師們也要洗手、消毒后才能“上崗”。在青浦經委看來,經過2015年翻新后的元祖啟蒙樂園,更加符合品牌之旅的內涵——既能參觀元祖食品的生產線,又能讓孩子們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養健康環保的理念。
和元祖不同,多樣屋算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品牌,只不過創始人也是一名臺灣女性。
20世紀80年代,潘淑真在臺灣家喻戶曉的人物。1983年,茶藝協會推薦這位“臺灣小姐”季軍推廣高山烏龍茶,促進了臺灣的觀光業和種植業。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的家居市場剛剛起步,能夠買到的優質商品都是進口貨,價格昂貴。彼時,潘淑真在上海擔任零售巨頭沃爾瑪的采購經理。在日常工作中,她發現很多“進口商品”其實都是在中國代工生產的,創業的念頭在她心中生根發芽。
1998年,一個不足40平方米的小店——多樣屋在上海的一個商場里誕生了。潘淑真將多樣屋的用戶目標鎖定為都市白領——他們在西方消費文化的沖擊下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家居生活的質量。
18年來,多樣屋在國內都市白領中贏得了一定口碑。雖然多樣屋從2015年才開始參加上海購物節,卻是一鳴驚人——當時的葫蘆保溫瓶即被選為2015上海購物節“優禮產品”。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多樣屋對《新民周刊》表示:“我們全力推行O2O的全渠道經營,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是服務于用戶的渠道而已。所以未來我們一方面要將線下實體門店的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將線下實體門店打造成社交化娛樂化的生活美學體驗館。另外一方面,我們要加強線上渠道的積極布局和深究線上門店的運營之道,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針對今年的上海購物節上,多樣屋提出“巧思妙搭”計劃,指導消費者如何進行購買,如何將自己的家布置得如樣板房一樣的漂亮和美好。據悉,多樣屋對于實體門店的定位有兩級,第一級是生活美學館體驗店,這是會員進行社交娛樂體驗的活動平臺,可以體驗到居家顧問的服務,學到更多關于生活的知識。第二級是社區店,就是為了貼近用戶提供更好服務。
根據2016年5月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品牌消費階段升級是2016年消費市場又一明顯趨勢。
品牌消費分為符號認知、品質保障和文化認同三個階段。2016年品牌消費將走過符號消費時代,進入品質保障時代的第二階段。消費者在不斷提高的消費能力支持下,購買品牌商品更加看重其商品品質、服務品質和消費體驗。知名品牌將回歸消費屬性。國產品牌消費逐步上升,特別是通信、電子、家電類產品中,國產品牌商品市場占有率會進一步提高。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指出,在我國消費結構升級的過程中,消費者對品質商品的需求特別旺盛,但品質商品這種消費需求在國內還不能都得到滿足。因此,未來品質商品、品質服務、品質生活將成為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載體。品質服務備受關注。人們從對產品的購買上升到對售前、售中、售后服務的體驗要求。在商品消費方面,品質生活消費的重點在于追求身體健康與精神愉悅,更多的人開始使用可穿戴設備來管理健康,中老年的消費觀念趨向年輕化,環保商品銷售火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指出以先進標準倒逼消費品工業提質增效升級,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新需求,改善消費環境釋放新動能,創新體制機制激發新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可喜的是,此次上海購物節的“上海商業品牌之旅”與以上這些內容不謀而合。
上海,又一次立于消費升級的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