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輝
摘 要:對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內涵、區別及關系等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為落實中共中央提出的改革要求,檔案部門也相繼開展起檔案行政權力清單制度的建設,并按照權責一致原則,開展起構建與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相關的檔案行政責任清單制度建設。檔案行政權力清單制度的建設是一項新工作,許多問題都需要探討。這里就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一些基本問題做一探討。
1 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內涵
1.1 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內涵。有關權力清單的內涵,目前尚無統一的含義。有學者認為:“所謂‘權力清單,簡而言之,就是要把各級政府和各個政府部門所掌握的各項公共權力進行全面統計,并將權力的列表清單公之于眾,主動接受社會監督。”[1]也有學者認為:“權力清單就是對于各級政府及其各個部門權力的數量、種類、運行程序、適用條件、行使邊界等予以詳細統計,形成目錄清單,為權力劃定清晰界限。換言之,清單所涵蓋的范圍就是行政權力的合法行使范圍,清單以外就是行政權力不能隨意進入的范圍。”[2]盡管一些專家、學者對權力清單內涵的表述不一,但筆者認為,其所含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對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基本要素作如下認識:一是清單是檔案行政權力的表現形式和載體。即檔案行政權力在梳理、科學歸類后以清單為載體,列單明細,對外公布。二是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內容應包括檔案行政職權、行使依據、主體及流程等。簡單來說,就是將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檔案行政權力曬在陽光下,規范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檔案行政權力邊界,必須按照清單所列檔案行政權力依法行政,不允許越權。檔案行政權力清單宣示和明確的是“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法治理念。凡是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可行使的檔案行政權力均列在清單上,未列的檔案行政權力,即法未授予的檔案行政權力,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均不得行使,行使即構成違法。對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來說,“法無授權不可為”就具體明確化為“權力清單上未列者不可為”。
1.2 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內涵。有關責任清單的內涵,目前也尚無統一的含義。有學者認為:“責任清單是指政府采用清單的方式,列明政府部門承擔的責任事項,公布責任事項的承擔主體和追責情形,明確部門間的責任邊界。”[3]也有學者認為:“責任清單的含義是‘法定職責必須為,明確了行政機關職權之下相對應的責任。”[4]依據這些認識,可以這樣認為,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是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將所有法律、法規賦予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職責統一整理、歸納為一張清單,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檔案行政責任清單宣示和明確的是“法定職責必須為”的法治理念。因此,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對于檔案行政責任清單上列出的法定職責,必須認真履行,不履行即構成不作為,就屬于違法并應承擔相應的違法責任。對于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來說,“法定職責必須為”就具體明確化為“責任清單上所列職責必須為”。
2 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區別
2.1 兩者的目的不同。建立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目的是為了建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規律和法治要求的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角色;理順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職責,推動檔案行政管理機關職責的規范化、法制化。具體來說,就是為了控制檔案行政權力并使其在法治的范圍內行動,按照“權力法定”、“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法治原則,梳理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檔案行政權力,使檔案行政管理機關行使的每一項檔案行政權力都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這樣,可以規范檔案行政權力運行,減少檔案行政權力行使過程中的隨意性,避免權力尋租;可以進一步厘清層級之間的職責關系,突出不同層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管理和服務重點,提高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管理效能。
“‘責任清單的目的在于建立與權力相適應的責任追究體系,減少遏制權力亂象,一旦權力不作為或者亂作為,有關責任主體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5]制定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目的在于通過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明確檔案行政責任主體,健全問責機制,促進檔案行政主體(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積極主動履行職責,避免不作為。檔案行政管理機關要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切實履行職責。具體來說,按照“法定職責必須為”的法治原則,明確檔案行政行為和與之相應的法律后果,確保每一個檔案行政行為都有明確的檔案行政責任和責任主體,做到權責一致,權責自負。
2.2 作用不同。檔案行政權力清單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主要解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亂作為的問題。具體作用有四個方面:一是劃定檔案行政權力邊界。以清單形式對各項檔案行政權力的邊界進行明確規定,可以使檔案行政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有效減少檔案行政權力越界行為,維護法律法規的權威性;二是規范檔案行政權力運行。檔案行政權力清單有助于構建權責統一、清晰具體、密切協同且無交叉的權責體系和程序化、法制化的檔案行政權力運行流程,規范檔案行政權力運行,杜絕亂作為;三是確立制度性授權。檔案行政權力清單對檔案事務的辦理流程、相關的法律依據、崗位的權責范圍做出非常具體的規定,確立了一種制度性授權機制;四是強化社會監督。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監督功能貫穿于檔案行政權力運行的始終,具有監督主體廣泛、監督內容明確、監督途徑多樣、監督力度增強的監督功能優勢,對權力運行構成剛性監督的高壓態勢。
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按照“法定職責必須為”的要求,重點是解決部門“不作為”問題。具體作用有三個方面:一是推行檔案行政履職規范化。通過清單列表方式明確檔案行政管理機關所承擔的檔案行政責任,劃清檔案行政責任的行使范圍使檔案法定職責具體化,操作規范化。二是推動檔案行政追責程序標準化。按照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的原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全面梳理追責情形和追責依據,形成檔案行政責任追究機制,明確實施主體、追責方式和追責程序,使追責程序標準化,便于問責追責。三是警戒預防潛在檔案違法沖動。通過梳理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目錄并予以公開,使得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以此劃定檔案行政行為的“警戒線”,使在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時,就事先知道那些檔案行政行為可以作為,那些不可以作為,以及其行政行為導致的各種后果。同時,也使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增強責任意識,預防其潛在檔案違法沖動。
3 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關系
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是相互配套、監管制約的關系,兩者密不可分,都是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依法治檔的重要舉措。
3.1 相互配套。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是共生的,有權必有責,權力和責任是統一的,擁有多大的權力就應當承擔多大的責任,負有多大的責任才賦予多大的權力。檔案行政管理機關要行使檔案行政權力,就要承擔對等的檔案行政責任。檔案行政權力清單厘清了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檔案行政權力界限,清理了一些沒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據、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檔案行政權力,明確規定了哪些行政職權事項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必須為、哪些事項不能為,主要解決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亂作為的問題。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規范了檔案行政權力運行,有效擠壓了權力尋租的空間。檔案行政責任清單則是明確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職責邊界,一旦不作為、亂作為,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按照“法定責任必須為”的要求把“該管的事管住”,主要針對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不作為的問題。兩張清單,相互配套、相輔相成。
3.2 監管制約。權力的運行離不開責任的約束,權力清單的實施亦是如此。沒有剛性的責任約束機制作保障,權力清單的實施亦可能迷失方向。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盡管為檔案行政管理機關行使職權提供了具體的直接依據,但是,如果不對檔案行政管理機關消極履職、越權、不作為等行為制定剛性的責任約束,則很難確保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實施效果。因此,必須建立與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相關的檔案行政責任清單予以制約,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比檔案行政權力清單更具有執行意義和約束效力,它對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檔案政權力的行為形成了直接的、具體的責任約束和追責考量。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目的是實現“法定職責必須為”。檔案行政權力清單與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是相輔相成的監管制約關系。檔案行政權力清單是檔案行政責任清單的前提,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是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實現方式。檔案行政責任清單是檔案行政權力清單實施的監視器,其監管制約的功能可以提高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實施效能。只有建立與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相匹配制約的檔案行政責任清單,將檔案行政權力和檔案行政責任有機結合起來,對檔案行政權力形成全方位、經常化、立體式的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才能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檔,推進檔案法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