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是農村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看不起病等重大問題。在新農合實施過程中,隨著病人的逐年遞增,就診患者人數也逐年遞增,并產生了大量醫療病例檔案。以下是我院近幾年的統計數據:
在新農合病歷使用過程中,病歷檔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新農合報銷需提供病歷復印件;(2)病人再次或危急入院,通過對第一次住院病例的查閱,可以讓住院醫生在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的病情、病程及用藥情況,迅速做出診斷,有利于為患者提供恰當、及時而又全面的后期診療方案;(3)如兩次住院時間間隔較短,醫院可為患者復印前次住院病例的檢查、化驗結果,為大夫減輕工作量,也為患者減輕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從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以上三點都凸顯出病歷檔案的重要性,但有些醫院對檔案工作不重視,檔案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本文根據工作實際,在總結當前醫療檔案工作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對策。
1 新農合醫療檔案工作現狀
1.1 我國新農合醫療檔案的管理意識薄弱。從領導到員工對醫療檔案的管理工作都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病歷管理工作就是簡單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對醫療檔案在醫院的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作用沒有深入的認識。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會認為醫療檔案的留存是可有可無的。有的即便是制定了管理辦法,但在具體工作中也沒有嚴格執行。
1.2 醫療檔案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理念。迄今為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還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管理制度。因此,在醫療檔案管理上沒有系統性的管理準則可以遵循。許多醫院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辦法去管理醫療檔案,對新農合醫療檔案缺乏嚴格的審核,許多應該錄入管理檔案病例卻沒有錄入,造成以后查詢病例時缺檔少項,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1.3 新農合檔案管理方面硬件設施差。隨著新農合參合率的提升,醫療檔案數量在不斷增加。現在的人工錄入和人工檢索已經不能滿足每天所增長的工作量的需求,導致新農合檔案錄入滯后或錄入項目不完整,管理混亂,保管不當,甚至出現檔案遺失現象。
1.4 檔案管理人員缺少系統化的檔案管理培訓。我國大多數醫院的檔案管理人員都是從醫生、護士等轉行過去的,他們本身缺乏相關的檔案管理知識,不能從專業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他們的檔案管理水平比較差,缺乏條理性和創新性。
2 管理好新農合醫療檔案的對策
2.1 強化領導對檔案管理的重視,提高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的認識。領導和檔案員都要重視醫療檔案的管理工作,著力把檔案管理建設成一個系統的工程,變被動為主動,加強服務意識,把它與新農合醫療業務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
2.2 制定明確的病歷檔案管理目標,將病歷檔案質量管理目標逐級落實,責任到人。加強與臨床科室的聯系,相互配合,及時更新新農合醫療檔案管理規定和標準,有效引導新農合醫療檔案的管理現代化進程,確保新農合醫療檔案制度的逐步完善。
2.3 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增加現有設備的數量,對于新建病歷要使用計算機進行數字化管理。目前使用比較普遍的有計算機病案管理系統、多媒體病案記錄系統等等,實現病歷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2.4 增強檔案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引進檔案管理專業人才,對上崗人員定期進行系統化培訓。新時期的檔案管理人員必須不斷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檔案管理水平應與社會發展需求相一致,從內心深處充分認識到醫療檔案對新農合的重要性,進一步做好新農合的檔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