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近幾年,“排毒”一直是上鏡率極高的養生詞匯。隨著各種排毒膠囊、排毒療法的粉墨登場,排毒大軍們忙得不亦樂乎。可是這些排毒方法真的正確嗎?讓我們聽聽中醫專家怎么說。
【你的身體“中毒”了嗎】
毒是何物
要想“排毒”,首先要弄清“毒”的概念。中醫對“毒”的認識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58次提到“毒”。如:“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少陽在泉,寒毒不在……陽明在泉,濕毒不生……太陰在泉,熱毒不生……太陽在泉,燥毒不生”、“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那么究竟什么是毒呢?中醫認為,凡是一切有害于人體的或能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的物質或因素,都可稱為毒。毒可以歸結為內生邪毒和外來邪毒。外來之毒包括現代醫學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也包括各種環境污染物和化學毒物,如農藥、化肥、噪聲等,還包括中醫學的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而內生邪毒是由于機體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機體內的生理產物代謝障礙或病理產物不能及時排出,蘊積體內而化生的,比如,瘀血日久成為瘀毒、痰濁日久成為痰毒等。
毒從何來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李劉坤認為,人體中的毒素,既有來自外部環境的,也有機體自身產生的。不管你的身體狀況如何,體內或多或少都會有毒素。機體自身產生的毒素,主要是指體內代謝之毒,它主要是“吃”出來的。也許很多人會不解:我吃的東西都很干凈,怎么會有毒素呢?其實,無論你吃什么東西,只要食物里面有營養,特別是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糖分,它們進入人體后進行代謝,代謝產生的廢物就是毒素。比如,蛋白質代謝最終會產生尿素氮、尿酸、肌酐等;脂肪代謝會產生酮體等;糖類物質代謝會產生酸性物質。如果一個人解毒、排毒的功能差,這些毒素排不出去,就會淤積,影響五臟的健康。
一般來說,越是營養含量高的食物,產生的毒越多。動物性食物產毒較多,植物性食物產毒較少;加工精細的食物產毒較多,粗糙的食物產毒較少;節制飲食體內毒少,過于飽食體內毒多。因此,大家在日常飲食中,要盡量選擇代謝毒素少的食物。
體內是否有毒,一測便知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毒”呢?完成以下幾道自測題便可知曉。只要你有其中的任意一項,就表示你的體內有毒。所占項目越多,說明毒素越多。
1.你是否經常口舌生瘡?
2.你有過頭暈、惡心的現象嗎?
3.你的臉上是否經常起痘痘?
4.你是否經常便秘?
5.你是否經常口苦、有異味?
【五臟排毒,各有妙招 】
排毒不是一瀉了之
李教授指出,一提到排毒,很多人都愛在腸子上做文章,似乎排毒就是一瀉了之,一排就好,這是個極大的誤區。因為有毒空氣,有毒食物,吸入肺,吃進胃,侵入血液,不止腸道,心肝脾肺腎,都受到了毒害。所以,五臟的毒不祛,光排腸毒是不能排干凈的。就像河水被污染,上游化工廠、造紙廠不治理,污染源不解決,整天在下游排來排去,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現在市面上很多排毒產品提出“排毒養顏”的概念,這個概念沒錯,但必須以祛除五臟之毒為前提。五臟毒不祛,就算天天洗腸也無法養顏。
五臟排毒方
心平氣和,助心排毒
給心臟排毒,首先要順應“心在志為喜”的特點,要心平志定,保持樂觀隨和的心態,切忌急躁。其次,中醫認為,水克火,可適當多聽柔和寧靜的音樂,以定心安神。
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是心經當令的時間。中醫認為,在子午交界的時間,盡量不要干擾天地自然的交界過程。所以,此時最好能睡個午覺,小憩一會兒,既能養心,又助排毒。
【助心排毒飲】取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用沸水沖泡,蓋上蓋子,放置10—15分鐘即可。每天早晚各飲1次。
多吃胡蘿卜、芹菜有助解肝毒
凌晨1點到3點肝經當令,這段時間是排肝毒的最佳時間。肝的排毒,需要在熟睡的狀態中進行,所以為了更有效果地排毒,最好在10點半之前入睡,不能熬夜。
另外,肝開竅于目,有時候肝毒還可以從眼睛里以淚水的形式排出來。所以,偶爾哭泣也是一個排肝毒的好方法。我們在日常飲食中還可以多吃胡蘿卜、芹菜、枸杞等來幫助肝臟排毒。
【助肝解毒飲】枸杞3克,菊花3克泡水服用,可有效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
按摩穴位,給脾臟排毒
上午9點到11點,脾經當令。此時按壓商丘穴,有助于脾臟排毒。商丘穴位于腳踝內側前下方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有酸沉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腳交替做。
此外,多吃酸味食物。酸味食物能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體外。
拍打肘窩,趕走肺毒
中醫認為,肺之邪留于兩肘。每天早晨起床后,拍打肘窩可排肺毒。步驟如下:把左手臂伸直,用右手找到左臂的肘橫紋正中,用右手大拇指點住它定位,找到后,再用右手四指平放在肘窩正中,這個范疇之內都是拍打的區域。找準位置后,可用右手的四指并攏輕輕拍打。反過來,用左手拍打右臂的肘窩也是如此。兩個肘窩每次各九九八十一下即可,力量可由輕到重。
【特別提示】重癥或久病身體羸弱的患者,最好不要過重刺激肘窩,輕輕推擦也可起到排毒功效。
排腎毒,每天按摩排毒反射區
中醫認為,人體腎經在小腿內側有個排除腎毒的反射點。這個反射點位于足內踝上5寸,大約是踝骨上方6個手指寬度位置。如果找不到,可以自足內踝后凹陷處向上找痛點,并逐個加以按揉。按摩時,以單手大拇指按揉即可,每次3分鐘,然后換另外一側。每天早晚各1次。
【助腎排毒粥】薏仁米50克、茯苓10克,熬煮10—20分鐘。
中老年人排藥毒刻不容緩
很多中老年人都身受慢性疾病折磨,每天吃藥成為他們的必修課,然而,是藥三分毒。李教授說,很多人認為,排藥毒首先要排腸毒,通大便,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大家知道,藥進入病灶,才能治病,那么藥是怎么進去的呢?是順著血液進去的,我們吃的藥,只有少部分會進入腸道,大部分進入了血液。而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它可以通過新陳代謝將毒素分解排出體外,所以,祛藥毒首先要健肝調肝,增加肝的解毒功能。
只強肝,把藥毒解出來了,還不夠,還要補腎強腎,想辦法把血中的藥毒過濾掉,并順著尿液排出去。接下來,是要通氣血。因為氣血通暢,新陳代謝就會加快,毛竅就會打開,這樣就能將藥毒順著毛孔、汗液排出去。最后一項,才是通大便,排藥毒。因為藥毒堵塞腸子,不僅會造成排便困難,而且堆積久了,也能引發很多疾病。
【超鏈接】
專家力推:抗毒食療方
想要增強抗毒能力,一是氣血充足;二是理氣活血。要想做到這兩點,李教授在此給大家推薦一個食療方——枸杞雜糧粥。食材:枸杞子20克,黑豆20克,麥子米30克,小米30克,薏仁米30克,赤小豆30克,黃豆20克,糙米30克,高粱米20克。
【熱門排毒方,真能排毒嗎】
汗蒸:有利有弊,適可而止
劉小姐是汗蒸的忠誠粉絲。每周她都要到汗蒸房蒸上一兩次。“每次蒸完我都感覺渾身輕松,像肩膀、頸椎,這些平時不舒服的地方都能得到緩解。聽說汗蒸還能排毒呢!”
【袁敏哲點評】中醫治療疾病的八大治療法則是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汗法”是開泄肌腠,逐邪外出的一種治療法,汗蒸屬于汗法之一。它能祛除人體內邪氣,疏通經絡,活血行瘀,有助于提高五臟六腑各個器官的自衛能力,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一些人通過汗蒸可以治療風寒濕癥中的風濕、類風濕、關節痛、腰酸腿痛、坐骨神經痛等病癥。但是,汗蒸并非人人適宜。比如,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就不適合做汗蒸。而且汗蒸時也要注意把握好度。因為汗蒸是一個提升血氣循環的過程,也是一個精氣外泄的過程。汗蒸時做到微微有汗就行,不宜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汗液出得太多,會加重心臟負擔,所以汗蒸的時間以每次40分鐘以內,一周一至兩次為宜。
放血療法:必須由專業中醫師操作
“放血療法”近幾年在民間流行,它號稱有著包治百病、排毒養生的功效,尤其受到女性歡迎,楊女士便是其中的追捧者之一。前段時間,為了祛除臉上的痘痘,她在一家美容機構接受放血治療,結果效果平平,而臉上留下的放血疤痕半年左右才完全恢復,她再也不敢嘗試了。
【袁敏哲點評】放血療法是中醫學的一種傳統療法之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它的作用有很多,可以祛邪解表,泄熱解毒,消腫止痛,醒腦開竅等。盡管放血療法治療范圍很廣,但每一種治療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放血療法也如此,并不能包治百病,大家要有一個客觀的認知。
此外,放血療法的操作是有嚴格規范的,必須到正規醫院操作治療。不然操作不當,輕則引起細菌感染,重則可能危及生命。放血療法也有禁忌人群:身體特別虛弱的人、貧血者、孕婦、產婦、凝血功能不良者。還有在某些特殊狀態下,比如,非常饑餓、緊張、疲勞、大汗、大泄之后都不要進行放血治療。
中藥排毒產品:只起通便作用
如今不少商家打著“中藥排毒養顏,無毒副作用”的旗號,推出了各種號稱“既排毒又養顏”的產品,吸引了愛美女士們的眼球。這些產品果真有效嗎?
【袁敏哲點評】很多號稱“排毒養顏”的中藥,從藥方上看,只是作為瀉藥效果明顯。所謂的“排毒”其實就是通便,而起通便作用的主要是其中的大黃、番瀉葉、決明子等,至于養顏效果,難免有些夸大了。
中醫對瀉藥的使用是非常嚴格的,強調“一服利,止后服”。意思是說服用一次后,如果大便通暢,就不能繼續服用。雖然每種排毒產品的藥方配伍不會完全相同,但長期服用、濫用會導致嚴重后果。比如,瀉藥依賴性便秘。
另外,那些帶有“解毒”等字樣的中成藥,如牛黃解毒片、上清丸等,確實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但不適合體質虛寒者長期服用,否則可能引起腹瀉等癥狀。
刮痧:雖能排毒,也要注意禁忌
中醫刮痧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養生療法。一些人對它的排毒功效存有質疑,還有不少刮痧迷們認為,刮痧一定要刮到疼痛難忍、刮得“慘不忍睹”才是排毒的最高境界。
【袁敏哲點評】刮痧確實能排毒祛病。中醫有“百病皆起于淤”、“百病皆可發痧”之說。“痧”是經絡氣血中的“淤穢”,俗稱痧毒。它阻礙氣血的運行、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交換,引發組織器官的病變,所以,通過在患者身上刮痧,可以將體內毒素刮除,達到排毒祛病的效果。
一些人以為,刮痧時又疼又出痧才有效,其實并非如此。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如果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不僅無效,還可以造成皮肉損傷。
此外,盡管刮痧可以排毒解病,但并不適合所有人。和針灸一樣,在刮痧過程中,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當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惡心欲吐等癥狀時就要停止刮痧。另外,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出血性疾病者、糖尿病綜合佂患者、腫瘤晚期患者、過饑過飽者、過度疲勞者以及孕婦的腰骶部也都不宜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