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修
年過花甲的孫老師,退休后經常睡眠不好。一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給他開了一盒阿普唑侖片,囑咐他每天睡前服1片。晚上,孫老師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后,卻嚇得一片也不敢吃。第二天,幾乎一夜未眠的孫老師,一大早就來找社區醫生。
經過了解,社區醫生笑了。原來,阿普唑侖的說明書里寫了很多禁忌癥,其中一條是“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看了這一條,孫老師心想,原來這藥對肝臟、腎臟還有損害,要是為了睡好覺,連腰子都搞壞了,那不得少活好幾年?
針對孫老師的問題,醫生作了詳細解釋,孫老師聽后滿意回家。
“肝腎功能不全”指什么
一般藥品說明書上的“肝功能不全”,是指患者肝臟代謝功能不好,臨床抽血檢查轉氨酶增高,多指一些肝膽病,如肝炎、膽囊炎、肝硬化等。而“腎功能不全”,是指血生化檢查肌酐、尿素氮增高,多指一些腎病,如腎萎縮、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
對于一般藥物,在人體內都是經肝臟代謝后,從腎臟排泄。如果患者肝腎功能不正常,那么,藥物到達人體后,就不能很好地參與人體代謝和吸收,就會導致藥物的毒副作用產生,引起藥物中毒反應,還會進一步加重肝、腎損害。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有三層含義
具體來說,藥品說明書中的“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慎用)”字樣,大致代表3種情況——
第一,該藥物的確對肝腎功能有損害,服用之后可能會損害肝腎功能。例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一類具有明顯耳、腎毒性藥物,在腎功能不全情況下,最好不用。
第二,該藥物本身不直接損害肝、腎功能,但長期、大劑量服用或濫用,也可能損害肝腎功能。如長期、大劑量服用抗生素琥乙紅霉素片,正常的肝功能也會受損害;長期、大劑量服用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片、APC(復方乙酰水楊酸片)、去痛片(索米痛片)等,正常的肝或腎功能都可能會被損害。
第三,該藥物本身不損害肝腎功能,但如果患者肝腎功能不全,那么,該藥物就不能按照正常速度從體內排出,會發生與劑量有關的其他毒性作用。如孫老師服用的阿普唑侖,本身并無肝腎功能損害作用。但是,肝腎功能不全者體內清除藥物的時間可以明顯延長,藥物濃度蓄積過高,可出現鎮靜過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
三點措施確保安全用藥
謹遵醫囑。為了避免或減少發生藥物性肝腎損害,醫患之間應密切配合,患者應將自己的有關病史、藥物過敏史告訴醫生。
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在用藥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同時細致觀察,特別是藥物性肝損害易發人群,如妊娠婦女、肝病患者、長期酗酒者、老人、兒童或極少數特殊體質人群,使用藥物時,最好每兩星期至一個月查一次肝功能、尿常規,防患于未然。
合理用藥。避免過量、過頻等濫用藥物的行為和不規則用藥,不隨意增加劑量和延長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