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第一本關于我自己的書。它算是我一些人生片斷的回憶,并不怎么精彩,但對于人們全面了解我這個人,或許有點作用?!薄戏?/p>
之前出版過兩本雜文集,都是我在新聞節目里寫的時評,屬于本職工作的副產品。除此之外,就是現在這本關于我自己的書了,也是第一本關于我自己的書。
這本書算是我一些人生片段的回憶,并不怎么精彩,但對于人們全面了解我這個人或許有點兒作用——如果真有這樣的人的話。之前有些媒體把我的人生描述得相當苦逼和勵志,比如“百度百科”上關于我的介紹,事實部分還算屬實,但描述性的部分太多了,而且充滿了作者自己“合理”的想象,加上“知音體”的文字風格,流傳甚廣,這讓我一直感到相當難堪。于是產生了一個樸素的想法:與其讓別人去“創作”,不如自己老老實實地寫出來,算是“以正視聽”。在我這個年紀已經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寫作的愿望和寫作的能力完全是兩件事情。而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各種愿望和能力都會一并下降。所以,現在看到還有人愿意攛掇我寫點兒關于自己的東西,我也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了。由此也可見我的性格之一,就是容易被說服,隨遇而安。
直到現在,我仍然不能確信這么平淡的一本書,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我既沒有到該寫自傳的歲數,更沒有可以寫自傳的資本,只是因為今年正好無可避免地邁入不惑之年的門檻,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別點兒的事情才比較像樣,這才有了這本書——這有點兒像我們國家“逢五逢十”搞大慶的意思。
或許,有人會覺得“非誠勿擾”非常精彩,它的主持人也應該有同樣精彩的人生。我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誤會。大多數采訪過我的媒體朋友都不約而同地、驚訝地發現,生活中的我孟非竟然如此乏味,甚至說不出一點兒高級的俏皮話。他們普遍認為,生活中的孟非和電視里的那個人基本上還算表里如一,但相比之下少了很多趣味。總之,必須事先老老實實地告訴讀者,這是一本寡淡如我的書。如果有人肯讀完它并由衷地認為很有意思,我只能認為:這是一個奇跡。
書里收錄了一些近年來我在走過的地方拍下的相片,只是不能用攝影的眼光去要求它們,也就是些“到此一游”的東西,但它畢竟是我經歷的組成部分,或許以后再版時,會增刪更多圖片。不過,那是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