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升
為科學評價事業單位績效,改善和提高事業單位運行質量和公益服務水平,海陽市于2011年成立了由市長擔任主任的事業單位考核委員會,2013年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出臺了《海陽市事業單位績效考核辦法(試行)》,并建立健全了《海陽市事業單位考核委員會工作規則》,為推進績效考核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自2014年開始,該市對全市200余家事業單位全面實施了績效考核,以考核為杠桿,充分調動了事業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了社會力量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監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優化考核體系,明確工作分工,確保績效考核科學有序
考核體系和考核指標的設置,直接影響著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是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成敗的關鍵。海陽市對此高度重視,深入調查研究,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海陽實際,不斷創新發展,先后出臺了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意見,對《海陽市事業單位績效考核辦法(試行)》進行豐富和完善,逐步建立起相對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體系。
(一)堅持同類同考,打破部門界限,科學進行分組。如何分組是關系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是否公平公正的關鍵性因素。為減少各行業系統間事業單位數量、規模、業務范圍和服務群體不一等因素對考核公平公正的影響,該市將不同行業系統間性質相近的事業單位劃為一組,共分為執法管理類、技術服務類、民生服務類、基層服務類、其他服務類、教育教學類和醫療衛生類等7個小組,打破了部門之間的界限,營造了全市一盤棋的考核格局。
(二)堅持服務大局,拓展加減分內容,做到優勝劣汰。為實現績效考核結果“績”與“效”的統一,該市結合部門單位實際,建立了一條科學合理的個性化、差異化考核指標體系。在考核形式上,建立健全了加減分制度,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實行重要榮譽加分、重點問題減分、重大事件一票否決;在考核內容上,將市委、市政府交辦的重大事項、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滿意度測評群眾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等列入考核,并通過加減分的形式予以體現。通過運用考核加法和減法的有效手段,使真正干事創業的單位更容易進入優秀單位行列,對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的單位則予以淘汰,進一步激發考核的活力和內生動力,提升全市事業單位總體服務水平。
(三)堅持分工協作,明確職責任務,完善實施細則。海陽市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共分監督管理、民主測評、群眾滿意度、主管部門評價、內部職工評議以及業務工作等六大類指標,分別由市監察局、統計局、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局和各主管部門負責考核。其中,市監察局負責民主測評,通過日常評議和年終集中測評相結合的方式,每年組織企業法人代表、“兩代表一委員”等相關人員,對被考核單位進行公開民主測評。市統計局負責群眾滿意度測評,通過建立服務對象信息數據庫、完善網上調查專欄設置,組織和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民意調查,開展電話訪問。市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局負責監督管理和內部職工評議、主管部門評價,主要通過建立日常監督管理臺賬、專項督查和現場組織人員評價的方式進行。各主管部門負責對所屬被考核單位的業務工作進行考核,制定相應的考核實施細則,組織考核評分工作。考核實施細則的建立與完善是順利推進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基礎。每年在考核意見出臺后,市事考辦都組織市監察局、統計局和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局制定完善民主測評、群眾滿意度測評和監督管理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并以事考辦文件統一印發實施。同時,要求各主管部門根據下屬事業單位的工作目標,研究制定業務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并報事考辦備案。
二、突出評價主線,引導群眾參與,確保績效考核體現民意
按照中央、省、市的意見要求,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以履行效能和公眾滿意度為主要內容。事業單位大多為公益屬性,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因此,群眾的評價應在績效考核中占較大權重。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海陽市建立健全了民主測評、民意調查、主管部門評價、內部職工評議四種評價機制,實現了評價主體的全覆蓋,確保績效考核結果科學合理。
(一)隨機選取測評對象,科學開展民主測評。采用三種方式進行公開民主測評,一是從政務服務中心辦事群眾中隨機選取300名代表進行即時測評;二是每年10月份,組織各鎮區街道部分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服務對象代表進行即時測評,每年發放測評票1500份,確保測評效果;三是每年12月份,從全市企業家、社會各界代表、優化環境監督員三個代表庫中隨機選取200人參與集中測評。
(二)積極引導群眾參與,科學運用民調結果。一是網上調查。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和在政務服務中心發放宣傳紙等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網上投票。采取一網址一票的方式,接受群眾網上投票,對群眾反映不滿意的單位,同步顯示留言框,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確保網上調查結果真實有效。二是電話訪問。為提高電話訪問的針對性和準確性,組織專門人員對每個事業單位的服務對象和聯系方式進行調查摸底,建立事業單位電話訪問數據庫,并及時更新維護。每年11月份,選取第三方調查員,從數據庫隨機選取對象進行電話訪問,對未年滿18周歲或在海陽市居住不到一年的訪問對象,不計入電話訪問有效樣本,每個單位的有效訪問樣本不少于100個。該市將群眾滿意度作為系數乘以單位的基本分與加減分之和,確定為各單位的考核最終成績,進一步提高了民意調查在績效考核中的作用。
(三)深入開展內部評價,強化自我監督管理。一是主管部門評價,由事業單位考核組負責,組織各主管部門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對所屬被考核單位年度整體工作情況進行評價。二是內部職工評議,包括被考核單位全體干部職工評議和干部職工代表談話兩部分。其中,全體干部職工評議主要通過電腦投票的形式,對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團結協作、領導能力、工作成效和黨風廉政建設五個方面進行評議。干部職工代表談話是從被考核單位主要負責人、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和職工代表四個層面中按比例選出代表進行談話,主要了解所在單位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
三、強化結果運用,明確獎懲措施,增強績效考核的生命力
推行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是加強事業單位管理、提升事業單位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充分運用好考核結果,切實做到獎優懲劣,才能確保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生命力。近年來,海陽市不斷加大對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表彰獎勵力度,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引導事業單位自覺改善運行狀況,激發創造活力,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考核結果的實際運用,對事業單位績效考核起到了良好的宣傳和推動作用。
一是政治上激勵。對考核為A級的單位,列入年度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光榮冊”,在全市年底崗位目標考核獎懲兌現大會上由市委、市政府統一通報表彰,并頒發“××年度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先進單位”獎勵牌匾;單位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確定為優秀等次。
二是物質上鼓勵。對考核為A級的單位,由市財政對該單位發放2萬元經費補助;在安排下年度用編進人計劃時予以優先考慮。
三是后進上鞭策。對考核為C級的單位,其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不得定為優秀等次;連續兩年考核為C級的單位,由組織、人社部門對其主要負責人調離或免職。
關鍵詞:事業單位績效考核 體系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