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凡 林玉平
42例護理缺陷發(fā)生原因分析與對策
張麗凡林玉平
目的 為預防臨床護理缺陷的發(fā)生,探討相應對策。方法 對42例護理缺陷進行分析。結果 制度執(zhí)行、技能培訓、人員配備等問題易導致護理缺陷的發(fā)生。結論 加強管理和培訓,優(yōu)化人員配備,可有效減少護理缺陷。
護理缺陷;發(fā)生原因;對策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linical nursing defects,to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Analysis 42 cases of nursing defects. Results The problems of system execution,skill training and staffing lead to nursing defects.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training,optimizing staffing can reduce nursing defects.
【Key words】Nursing defects,Causes,Countermeasures
護理缺陷是指在護理活動中因違反醫(yī)療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和護理規(guī)章、規(guī)范等造成護理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失誤[1]。本文通過調查和分析臨床護理缺陷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尋找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方法,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12月發(fā)生的42 例護理缺陷作為研究資料。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通過查閱我院“六合一”會議資料及護理缺陷登記表,對發(fā)生護理缺陷的原因、人員職稱分布情況及發(fā)生班次進行統計、分析。
2.1護理缺陷的發(fā)生原因
42例護理缺陷的發(fā)生原因,見表1。

表1 護理缺陷發(fā)生原因
2.2發(fā)生護理缺陷的人員職稱
從發(fā)生護理缺陷的人員職稱構成比看,發(fā)生護理缺陷的護士職稱人員達到29例,占總數69.1%,護師職稱的有8例,占19%,主管及以上職稱的有5例,占11.9%。
2.3發(fā)生護理缺陷的班次分布
而從發(fā)生護理缺陷的班次分布構成上看,白班共計發(fā)生15例,占總數的35.7%,夜班共計發(fā)生27例,占總數的64.3%(其中上夜發(fā)生18例,占42.9%,下夜發(fā)生9例,占21.4%)。
3.1發(fā)生護理差錯的原因
個人因素:(1)個別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在臨床中未嚴格執(zhí)行各項護理操作制度;(2)個別護理人員在遇到常見問題或類似病患時存在麻痹大意心理;(3)部分年輕護士臨床經驗不足;(4)護理人力資源配備不合理。
管理因素:制度落實不到位、監(jiān)管力度不夠是導致護理缺陷發(fā)生的管理原因,例如病房健康宣教或告知制度落實不到位易導致患者、家屬的理解和配合不足,使得護理治療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
環(huán)境因素:受醫(yī)療環(huán)境和部分輿論導向的影響,患者在選擇大醫(yī)院的同時,又對醫(yī)護人員不盡信任。臨床護理人員常常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質疑,護士的執(zhí)行力常常受到干擾,從而影響了護患溝通。
3.2護理缺陷發(fā)生的高危人群
低年資的護士是護理缺陷發(fā)生的高危人群:從結果可以看出,護士是護理缺陷發(fā)生的高發(fā)群體,占問題總數的69.1%。低年資的護士因為工作時間短,臨床經驗相對不足,特別是上崗一年內的護士對護理隱患的識別和處理能力較差[2]。同時,低年資的護士安全意識較為淡薄,對整體護理的主觀能動性差,易受干擾,故發(fā)生護理缺陷的幾率也較大。
3.3護理缺陷的多發(fā)時段
由于我院收治患者的特殊性,夜間急診患者較多,且病情往往比較緊急,導致夜間護理人力資源相對不足。從上述結果看出,夜班護士忙于應付各種常規(guī)治療,不能完全做到及時地將護理活動記錄,下班時回顧性地記錄,以致忙中出錯。
3.4對策
(1)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護理技術是保證護理質量的基礎。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差錯、事故的發(fā)生具有直接聯系[3]。加強護理專科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培訓,有計劃、分期分批的對搶救技術、護理操作、病情觀察等重點內容進行規(guī)范化培訓,定期組織理論及操作的考試、考核。
(2)安全護理不但是護理質量的要求,也是護理道德的基本要求[4]。可通過開展講座,使護理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榮譽感,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愛心、耐心、責任心,提高護理服務意識,形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從而減少護理缺陷的發(fā)生。
(3)嚴格落實各項規(guī)章制度,遵守各項操作規(guī)程。建立完備的監(jiān)督體制,檢查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特別是嚴把環(huán)節(jié)質量關,及時發(fā)現工作中的疏漏[5]。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監(jiān)督,發(fā)現違規(guī)行為應及時制止、糾正;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對比較突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安排科內學習討論,及時修訂相關制度,并追蹤整改落實情況;建立護理質量評價制度,由護理部和護士長定期搜集患者和家屬的意見,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發(fā)現問題,擬訂改進辦法[6]。
(4)落實分層教育,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的教育和培養(yǎng)。護理部組織新上崗的護士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操作培訓,同時根據培訓計劃定期對其進行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的觀察和監(jiān)督,關心低年資護士的工作和生活動態(tài);鼓勵低年資護士開展科內護理查房,促進主動學習意識,提高臨床護理能力。
(5)倡導人文關懷,培養(yǎng)護患的溝通技巧。良好的護患關系是醫(yī)療活動順利開展的必要基礎[7]。對患者負責,視患者如親人,做到五心,即:熱心、誠心、細心、精心、關心[8];切實為患者著想,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對患者的各項操作進行充分解釋,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有效預防意外性護理缺陷。
(6)加強法律法規(guī)學習,提高安全服務意識。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性,醫(yī)院組織的醫(yī)療法律法規(guī)學習往往無法一次性落實到每一位護理人員,這就需要組織科內人員進行多次學習,從身邊的典型事例中讓每一位護理人員謹記自己的職責和權利,增強責任心,杜絕僥幸心理,提供安全護理服務。
(7)保持身心健康,更好的投入夜班護理工作。頻繁的夜班一直是護理工作者的重大壓力源,護理人員要正視夜班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之余積極參與文體活動,保持健康心理,以飽滿的狀態(tài)投入夜班工作中;合理安排夜班護理人員的配備,以老帶新,確保護理安全。
綜上所述,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提高自身素質,加強“三基”學習,真正做到“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從而有效的預防護理缺陷的發(fā)生。
[1] 姜小鷹. 護理管理學[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67-92.
[2] 王暉,黃行芝,劉慶. 護理安全文化的建設與成效[J]. 護理學雜志,2009,24(19):66-68.
[3] 周立寧. 營造安全文化 防范護理差錯[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92-193.
[4] 田濤,陳惠珍. 淺談強化安全護理與防范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29-30.
[5] 吳欣娟,賈朝霞. 從護理角度看病人安全問題及應對措施[J].護理管理雜志,2005,5(7):56-58.
[6] 張曉華. 新形勢下護理記錄中的問題及管理思考[J]. 實用護理雜志,2003,19(8):68-69.
[7] 潘愛蘭. 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 家庭護士,2006,4(16):45-47.
[8] 謝麗娟. 提高護理質量與護理差錯的防范[J]. 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20(6):534.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ursing Defects in 42 Cases
ZHANG LifanLIN Yupi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Fujian Provincial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er,Fuzhou Fujian 350001,China
R47
A
1674-9316(2016)14-018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125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產二科,福建 福州 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