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中職院校生源差、教育系統結構不健全、忽略校園文化建設的中職校園文化現狀,從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文化觀念入手,通過“增強學校、教師校園文化建設觀念;以德、美育人,構建學生自我價值觀;以美育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活動;加強企業合作,凸顯職業文化;校園文化與職業文化交融”六個方面對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德育 美育 中職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062-02
中職院校是學生提高自我素質,增強自我能力的平臺,中職院校應該給學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成長、自我豐富的機會。為此中職校園的文化建設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校園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美德教育入手,開設各種社團活動,從而形成中職校園文化。本文通過分析中職院校文化的現狀,從學校、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來構建中職校園文化。
一、中職校園文化的現狀
(一)中職院校的生源差,來職業學院的學生都是成績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分為兩類,一類是自身自信心較差,自卑感較強,一類學生是太難管教。這兩類學生在開展活動、進行教學時參與較少,這便要求我們教師通過其它途徑的文化建設來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心,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二)中職院校自身的教育系統結構不健全,教育內容不完善。在中職院校的教育中,部分教師沒有認清中職學生自身的特點,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沒有做到以人為本。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要從各個方面去增加文化建設。但是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教師也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目前中職院校對教師的校園文化的意識培訓不夠,教師在教學中植入的文化觀念太少。
(三)中職院校較重視職業技能的培訓,忽略對學生思想上的培養,漠視中職校園文化的建設。雖然中職院校長久以來在人心中的地位較低,但是中職院校可以通過文化建設,積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讓學生在職業上有更好的發展。
二、中職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勁探討
通過對中職校園文化的分析,從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文化觀念入手,建議通過以下幾點來增強中職校園文化的建設。
(一)增強學校、教師校園文化建設觀念
校園文化的發展既不是從上而下的改革,也不是從下而上的革命,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層與我們教師都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校園文化的和諧建設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應該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制度,明確學校自己的文化建設目標。學校的管理層應該是校園文化的總舵,掌握中職院校文化發展的方向。中職教師就要根據學校的文化制度,實施相應的文化活動。很多時候,中職教師沒有文化建設的觀念是因為學校不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因此,首先,學校增強校園文化建設的觀念,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綜合素質發展的作用;其次,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機構。機構里面組建專門的校園文化研究隊伍,校園文化建設隊伍,校園文化考察隊伍。校園文化研究隊伍專門負責研究校園文化的發展,研究其他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從而根據學校的自身情況而制定校園文化實施的專門方案。校園文化建設隊伍則是根據研究隊伍制定的實施方案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考察隊伍則是對建設隊伍開展文化后進行結果調查。但是如何建設校園文化機構?這就要求中職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的文化建設。學校可以召集對校園文化感興趣的教師,由教師自覺建設文化建設機構,構建德育、美育的文化,促進學生自身素養的提高和身心的和諧發展。
(二)以德、美育人,構建學生自我價值觀
校園文化的建設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學生,良好的校園文化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發展。在我國,校園文化的建設都依附于國家文化,緊靠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為此,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我們有責任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讓他們接觸更多的的高雅文化,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校園文化是構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構建核心價值觀是建設校園文化的主要內容,將校園文化與專業特點、專業需求和專業發展結合起來,拓展校園文化的形式和內容,增進校園文化的認同力、傳播力和感染力。
根據目前職業院校的學生的綜合狀況,中職生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自我概念,只是初步形成了自我認識,但是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是不能只對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更是要從思想上改變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形成自己的自我概念,增強自己的文化知識,給學校營造一個文化氛圍,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二是重視專業教學中穿插德育教學,對學生思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三是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視校園文化思想的教育,給學校營造好的思想文化氛圍;四是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更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促進校園文化的開展。
(三)以美育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中職校園文化薄弱與學生日常生活的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中職院校的學生在生活中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在很多事情上就不能有較深的思考,從而也不能健全自己的審美能力。校園文化一定要有其文化精神,而美育在豐富文化精神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育作為一種審美的能力,在培養學生行為美、心靈美中有重要的作用。對中職生進行美育教學可以從學生的思想、情感、意志等方面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幫助,培養學生更大的自信心。
作為中職的教師,首先要有較高的陶冶情操,豐富自己美學的知識。教師在進行上課之余,可以通過播放視頻、閱讀書籍的形式,培養中職生對美鑒賞的能力,知道真善美與假惡丑如何區分,鼓勵學生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積極的態度。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事物的情緒體驗,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洞察能力,通過不斷地追問自己,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后,在美育的教學中,整潔規劃,環境美化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校園環境美化對于校園文化建設而言,是更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之一。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美育的作用,促進美術專業的學生對美的認識,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作畫在墻上,已經有很多的院校有自己的文化墻,通過繪畫的形式體現自己的校園文化。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活動
校園社團活動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及構成形式之一。現如今,多數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成績之外的校園文化構建。看重成績本是無可厚非的,然而校園文化之于校園建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載體,校園社團活動合理利用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關鍵。
其一,學校應當重視校園社團活動,摒棄“社團活動”無用論。在校內建立一些文體社團,并在課余期間舉辦一些諸如校園籃球賽足球賽之類的活動,通過比賽學生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提高班級凝聚力;或是建立公益社團,由老師帶領學生去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去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作為志愿者參加一些活動。學生在社團中能夠學會互相協作,提高了責任心,校園文化也在這些社團活動中生根發芽。
其二,除了組織校內活動,學校也應該定期組織學生去參觀一些博物館,科技館之類的場館。文化氛圍非一日可以形成,而這些有文化底蘊的場館便是很好的豐富學生文化和內涵的地方。學生通過場館的參觀以及講解,能或多或少吸收到一些知識。這些活動的開展潛移默化地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知識,而個人的文化知識正是構成校園文化氛圍的關鍵。
(五)加強企業合作,凸顯職業文化
中職院校作為職業學校,它必定有與其他院校不同之處。中職院校本身就是培養學生職業化的一個場所,校園文化除了從它的思想上、精神上增強建設之外,還應該更加突出校園本身的特色——職業特色。校園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軟實力,在軟實力的競爭中,學生最終的職業發展才是社會衡量中職院校的好壞的標準。教師的教學僅僅是教死知識,理論知識如果不應用在實踐中,知識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
(六)校園文化與職業文化交融
職業教學是中職院校教育的最大的特色。在對中職院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教師應該將職業文化融入到中職院校的校園文化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觀念,使校園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首先,中職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美育的教學時,可以將中華傳統的文化與其職業相結合。人們常說無商不奸、無奸不商,這樣錯誤的思想教師在教學時便可以通過滲透我國的優良文化,幫助中職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觀念,樹立做人的原則,這也是一種職業道德。
其次,中職院校是往社會輸送人才的院校,社團活動是建設校園文化的一種方式,如果在社團活動中將校園文化與職業文化融合,對學校和學生都有較大的幫助。例如中職教師可以組織營銷學的學生舉辦類似“Boss I Can”的營銷大賽,通過實踐活動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在活動中學生會提前學習到在做營銷時應該有的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從而在校園文化中塑造學生的職業文化。
綜上所述,在軟實力競爭激烈的社會,文化已經成為每個領域都不可忽視的部分。中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的建設要扎扎實實從基礎開始,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美德教育入手,開設各種社團活動,從而形成中職校園文化,為學生構建提高自我素質、增強自我能力的平臺,給學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成長、自我豐富的機會,同時促進學校健康發展,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繆紅娟.試論校園文化建設在中職學校產生的德育教育功能[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8)
[2]王艷紅.中職學校“以人為本”的特色校園德育建設[J].職業,2015(24)
[3]鄧任濤.德美并舉,學技兼具,創建有中職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J].中等職業教育,2010(4)
[4]徐祥云.中職學校如何發揮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新校園:學習,2012(6)
[5]謝志平.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及策略[J].職業教育研究,2013(10)
【作者簡介】王艷妮(1984— ),女,壯族,廣西百色人,講師,研究方向: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教學研究。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