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福
做好了充分的“第二次備課”。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答疑解難、精講點撥可謂水到渠成。
從2012年9月開始,我校進行了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策略課題研究。經過幾年的實踐,形成了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 “五環操作模式”。
一、前置預習,個人先學
前置性預習就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的一個設計環節,它根據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和學生情況來確定自學的內容以及自學內容的難度,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前置性預習要提出明確的個人先學要求,即對所學習內容、要求程度、學習時間、學習效果評價等一一做出明確的要求,同時要對個人先學中的學習方法做好必要、及時的指導。前置性預習環節的個人先學項目可隨著學習項目的自身特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特殊到一般地分步出示,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自學的信心。
二、小組合作,同伴互學
學生在個人先學之后必然會遇到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時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協作,共同討論研究所遇到的困難。在此過程之中,要充分調動小組之中后進學生提出問題的主動性,以及優秀學生樂于助人的積極性,做到小組之中只要有一人會,便沒有一人不會,即“兵教兵”。
三、全班交流,群體展學
小組交流完成后,每個組選出兩名小組成員作為面向全班同學講題的候選人,然后老師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各小組執行講題的先后次序。講解時兩位同學取長補短、精誠合作完成任務。講解完后老師及時反饋,肯定優點并指出不足之處。
四、教師點撥,領會悟學
經過了學生的自學過程以及小組內部討論、全班交流展示的協作過程,學生對所要求自學的知識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問題有了明確的了解,做好了充分的“第二次備課”。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答疑解難、精講點撥可謂水到渠成。
學生答疑解難。即讓各小組組長提出在本組內部未能解決的問題,這時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各抒己見,并要特別注意讓后進生發言,同時也要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向書本甚至老師的所謂權威觀點提出疑義或異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
教師精講點撥。教師的精講點撥可謂把關的一環。在“第二次備課”的基礎之上,教師將學生自學及討論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講解,從而使抽象繁雜的知識具體化、系統化、規律化,以便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運用所學內容。教師的講解切忌重復,對于學生已經通過自學能夠掌握的內容決不再講。講解中要注重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領會感悟的積極主動性,使師生活動緊密融合在一起,教師講得巧妙,學生悟得規律。
五、練習提升,拓展延學
當堂訓練要確保學生能夠把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同時,訓練的內容重在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培養能力方面,而不搞死記硬背。當堂訓練有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也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有了充足的課余時間以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為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空。
總之,“先學,后教,再練”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主動性,切實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