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才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科間的滲透,以及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數學學科和物理學科作為兩個交叉性的基礎學科,他們之間的交叉和滲透最多.數學是物理學習的一種重要工具,數學方法與物理知識的結合會極大地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在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需要運用到數學方法來處理,而且在近現代物理的發展中對數學方法的運用越來越多,同時物理學的發展也對數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了數學發展和進步.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學、學習和數學方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需要對學生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進行加強訓練,這樣會對物理教學的效果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因為中學生能夠熟練地使用數學方法來處理問題,也成為中學生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安徽省在近年中考中都考察了數學方法在解決物理問題中的運用.
本文從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出發,闡述數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數學方法定義物理概念和推導物理規律
1.1采用比值法來定義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中現在大多采用比值定義法來定義物理概念.比值定義法就是用兩個基本物理量的“比值”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定義的物理量能夠反映出物質最本質的屬性,因為這些新物理量不會隨著定義時所使用的基本物理量的變化而變化,例如電阻、比熱容、密度等.比值定義法對學生在剛學習一個新的物理量時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因為學生在剛學習一個新概念時,采用比值法可以很容易地把物理定義和數學公式聯立起來,有利于學生及時地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
1.2數學方法推導物理規律
物理學習中經常利用一些數學方法去推導一些物理規律,或者從一些基本的公式推導出一些導出公式,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去領會所學習的物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起到加深理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