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迎迎(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基于知識圖譜的我國全民健身研究現狀分析
胡迎迎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該文運用新一代信息可視化軟件CitespaceⅡ,繪制中國知網數據庫核心類期刊從1992年至2016年關于我國全民健身相關研究文獻的知識圖譜,揭示我國全民健身研究現狀,以判斷我國全民健身的演進歷史、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為我國全民健身的實踐建設提供理論指導。
全民健身 知識圖譜 研究熱點 現狀分析
全民健身是指全國人民,通過體育運動達到身體強健,全面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物質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國民健身意識日益增強。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強身健體需求,1995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1995—2010年)》,后又制定了《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后奧運時代,我國相繼提出建設體育強國宏偉目標。旨在全面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使中華民族屹立在21世紀的強國之列。該文通過可視化軟件CitespaceⅡ,基于知識圖譜對我國全民健身研究現狀進行分析,判斷我國全民健身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引導我國全民健身發展方向和實踐建設提供理論指導。
1.1研究對象
該文基于知識圖譜對我國全民健身研究現狀進行分析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資源,以“全民健身”為主題詞,收集和整理與該文研究相關的核心類期刊,運用可視化CiteSpaceII分析工具繪制的全民健身相關知識圖譜進行相關分析。為該文的撰寫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證依據。
1.3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自1992年12月26日至2016年5月15日,中國知網數據庫收錄的有關全民健身研究的核心類期刊,共1826篇。核心類期刊是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獻。檢索以“主題詞=全民健身”方式,是因為主題詞反映的是文獻核心內容。
我國全民健身研究文獻自1992年以來歷年數量總體上呈現上升增長的趨勢。1992年至1994年,有關全民健身的文獻數量很少,甚至每年以個位數計。自1995年開始有所轉變,從1995年至2001年呈現快速增長階段,保持著穩定發展,每年發文量62篇。是由于我國頒布了第一部《全民健身計劃綱要》(1995—2010),全民健身活動開始蓬勃發展,人們的健身觀念開始轉變。自2005年到2009年也呈現快速增長階段,每年發文量達到110篇,這是由于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全國人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健身意識增強,健身氛圍良好。自2012年到2015年為快速增長階段,僅2015年這一年有關全民健身文獻數量達到最高值120篇,由于我國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深入發展,我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2010—2015)》,加上我國相繼提出建設體育強國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使得我國全民健身事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CiteSpaceⅡ軟件是用于統計文獻中關鍵詞或主題詞出現的頻率以及不同關鍵詞或主題詞之間共現的頻次,并以繪制的知識圖譜形式顯示某個領域在一定時期的研究熱點和演變趨勢。該文以“主題詞”方式在中國知網數據庫核心類期刊中進行檢索,檢索出1826篇關于我國全民健身相關研究文獻進行統計分析,生成知識圖譜,對可視化的結果進行分析,揭示我國全民健身研究熱點和演變趨勢。
3.1我國全民健身研究關鍵詞和主題詞共現分析

表1 我國全民健身研究高頻及高中心性主題詞一覽表(前5個)
該文通過運行可視化軟件CitespaceⅡ,得到我國全民健身研究熱點可視化圖譜。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全民健身研究主題詞進行統計匯總,得到我國全民健身研究高頻及高中心性主題詞一覽表。從表1可以看出,構建了自1992年至今我國全民健身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圍繞“全民健身”主題的研究不斷發展,我國全民健身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群眾體育、社區體育、學校體育、全民健身計劃等采用毛志雄編制的《鍛煉態度量表》,該量表共70個條目,采用Likert-5點記分,包括行為態度、目標態度、行為認知、行為習慣、行為意向、情感體驗、行為控制感和主觀標準8個分量表[5],該研究中該量表科隆巴赫系數為0.902,表明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較高。
1.2.4體質健康測評法
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版)》的測定要求對大學生體質健康進行測評,具體指標及權重(%)如下:體重指數BMI(15%),肺活量(15%),50m跑(20%),坐位體前屈(10%),立定跳遠(10%),引體向上(10%),1 000 m跑(20%)。其中,身高體重和肺活量采用由中體同方公司開發的體質健康測試儀,其余五項由體育教師采用手工測試,所得數據全部錄入學生體質健康測評數據采集系統,通過電子軟件進行評分,保證了數據采集過程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較真實地反映了大學生身體素質水平。
1.3統計分析
應用SPSS15.0建立數據庫,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驗前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足球專項技能、身體素質、鍛煉態度和課外鍛煉情況4個方面進行同質性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以上4個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P >0.05),表明大學生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身體狀況、足球技戰術能力以及課外鍛煉情況無顯著差異,提示我們可以進行下一步足球課的教學實驗。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通過一學期(36學時)的教學,并對專項足球技能(定點射門、繞桿射門)、身體素質、鍛煉態度及課外鍛煉進行考核見(見表1),結果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足球專項技能考核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 <0.01),這表明足球公共體育課進行分層教學的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教學模式,同時,采用分層教學方法后大學生身體素質有顯著性提高(P<0.05),大學生鍛煉態度有顯著性改善(P <0.05),大學生課外鍛煉的時間明顯增多(P<0.01),這表明分層教學法能夠提高大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并能激發大學生課外鍛煉的激情。
3.1結論
(1)足球公共選修課采用分層教學法符合了“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學規律,其課堂教學效率及學生課后鍛煉情況要優于傳統教學方法。
(2)足球公共選修課采用分層教學法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足球技戰術及體能的需求,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對足球基本技戰術和體能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積極參與,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足球課堂上學有所得。
(3)分層教學法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好地向課外延伸,對學生養成課外體育鍛煉習慣具有良好的影響與作用。
3.2建議
該次教學實驗中,大學生按技能的分組是根據教師對學生測試成績進行分層的,因此,如何更科學而準確的分層是我們將來研究的重點。同時,在今后足球公共課分層教學中,如何更加科學、合理的選擇區分學生層次水平的指標,全面完善分層教學法體系還需進一步深入探討。
[1]魯兵.分層教學法在高校足球選項課中的運用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9(1):79-80.
[2]彭紅星.試論大學生足球選項課的分層教學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0):66-67.
[3]戚明.對高校足球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選用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22(3):124-126.
[4]閆洪杰.高校體育選項分層教學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18(3):65-67.
[5]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95-98.
G80-32
A
2095-2813(2016)08(c)-009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4.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