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文



[摘要]目的 探討西雙版納州近10年傣族高血壓腦出血發病危險因素。方法 選擇高血壓腦出血患者240例,按民族分為傣族和漢族,每組各120例,比較傣族與漢族一般情況及生化指標,統計兩組患者腦出血部位,并對西雙版納州傣族高血壓腦出血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傣族收縮壓和舒張壓高于漢族(P<0.05),體重指數低于漢族(P<0.05),甘油三脂、總膽固醇及空腹血糖低于漢族(P<0.05),傣族中腦出血部位中丘腦和腦葉較漢族居多(P<0.05),漢族基底核和小腦出血較傣族居多(P<0.05),收縮壓超過180mm Hg、舒張壓超過110mm Hg、酗酒超過5年、吸煙史超過10年、糖尿病、高脂血癥和顱內動脈畸形均為傣族高血壓腦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傣族人群中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雖然血壓、血糖和血脂升高不及漢族人群明顯,但其發病早,并以丘腦和腦葉出血居多,提示發病嚴重程度更高,值得臨床重視。
[關鍵詞]傣族;高血壓;腦出血;西雙版納州
[中圖分類號]R544.1;R65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2-114-04
高血壓腦出血好發于45~65歲中老年男性患者,其致死率及致殘率均較高。大量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高血壓腦出血其病死率超過50%,可能與腦出血引起的生命體征紊亂有關,本病來勢洶涌患者多因腦疝、繼發腦梗死以及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另外腦出血后患者多數遺留神經功能障礙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同時還將導致老年患者長期臥床出現營養不良進而機體免疫能力降低。本病作為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神經內科急癥,給患者及其家庭與社會帶來巨大的健康及經濟負擔。本病作為一種非外傷所致腦實質出血性疾病,治療上尚無確切有效的逆轉本病發生發展的可靠方法圈。為更好的提高西雙版納州傣族高血壓患者防治腦出血的效果,本研究對我區域內近10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發病特點進行總結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240例,按照民族不同分為兩組,傣族和漢族,每組各120例,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壓病病史,且臨床病史資料完整,發病后經頭顱MRI或CT確診腦出血,并明確腦出血部位與出血量,排除凝血功能障礙所致出血以及合并有顱腦外傷史者。兩組人群性別及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傣族人群收縮壓高于漢族人群(P<0.05),舒張壓高于漢族人群(P<0.05),體重指數低于漢族人群(P<0.05),甘油三脂低于漢族人群(P<0.05),總膽固醇低于漢族人群(P<0.05),空腹血糖低于漢族人群(P<0.05)。見表1。
1.2方法
首先制備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表,并由統一調查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填寫。其中調查內容包括個人習慣、既往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以及以上疾病治療史,了解患者既往吸煙飲酒史以及進行體育鍛煉和睡眠時間與質量情況,見圖1。比較傣族人群與漢族人群一般情況及生化指標,如性別、年齡、收縮壓、舒張壓、體重指數、甘油三脂、總膽固醇和空腹血糖情況,統計兩組患者腦出血部位,并對西雙版納州傣族高血壓腦出血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使用f檢驗,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對西雙版納州傣族高血壓腦出血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傣族與漢族患者腦出血部位比較
傣族人群中腦出血部位中丘腦和腦葉較漢族居多(P<0.05),漢族人群則基底核和小腦出血較傣族居多(P<0.05)。見表2。
2.2西雙版納州傣族高血壓腦出血多因素Logistie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收縮壓超過180mm Hg、舒張壓超過110mm Hg、酗酒超過5年、吸煙史超過10年、糖尿病、高脂血癥和顱內動脈畸形均為傣族高血壓腦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其發病基礎是高血壓患者合并的腦動脈粥樣硬化,一旦出現血壓的驟高而導致顱內小動脈的破裂導致腦實質內出血,高血壓腦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殘率長期居于各中腦血管疾病的首位,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嚴重的心理和經濟負擔。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該病發病早期即存在明確的活動性出血。其可由破裂的小動脈持續出血或新發動脈出血以及再出血引起,因顯著加重患者神經功能損害,增加臨床致殘率與病死率而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研究已經證實,持續的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的關鍵因素。腦出血一旦發生其持續的血壓升高繼而加大出血量,導致顱內壓升高,血壓進一步上升,因而形成惡性循環。鑒于以上原因,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積極控制血壓,一旦血壓超過200/100mm Hg則應及時進程強化降壓、脫水等處理,保持血壓的穩定,一般控制收縮壓高于發病前水平的20%即可。同時還應注意避免血壓的驟升驟降,以減少對腦灌注壓的影響,確保腦組織的氧供需平衡。故有效分析高血壓腦出血其血壓升高的原因,了解其危險因素,對于治療將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
本研究主要比較云南西雙版納地區位于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轄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地處北緯約21°10′,東經99°55′至101°50′之間,屬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濕潤區。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為傣族聚居地,針對本地區傣族與漢族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一般情況及生化指標分析可知,傣族人群收縮壓高于漢族人群,舒張壓高于漢族人群,體重指數低于漢族人群,甘油三脂低于漢族人群,總膽固醇低于漢族人群,空腹血糖低于漢族人群。可能與傣族聚居區內治高血壓的羅芙木以及健胃驅蟲的檳榔在人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有關,同時加上傣族人民飲食清淡,以吃生蔬菜為主,四氫葉酸未被破壞,同時動物脂肪攝入顯著少于漢族,生活節奏緩慢,而且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好運動有關。同時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其生活環境受到工業污染較少,居住氣候適宜,故患者雖存在一定的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者,但其嚴重程度低于漢族人群。同時本組針對發病部位研究發現,傣族人群組中高血壓引起腦出血以丘腦和腦葉為主,而常見的漢族人群則以基底核及小腦出血為主。可能是傣族人群發生高血壓后主要以運動和飲食控制為主,而較少使用藥物干預,而漢族人群多半以藥物治療為主,故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后常見基底核為主。關于危險因素方面,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收縮壓超過180mm Hg、舒張壓超過110mm Hg、酗酒超過5年、吸煙史超過10年、糖尿病、高脂血癥和顱內動脈畸形均為傣族高血壓腦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主要因為少數民族地區對高血壓疾病認識不足,較少規律就診,就算確診高血壓后亦極少規律服藥治療甚至不服藥,僅通過當地草藥單方等處理,引起高血壓腦出血的風險顯著增加。而且傣族人群中飲酒比例顯著高于漢族人群,飲酒作為一種名族文化而被廣泛傳播并將其當成生活習慣。同時糖尿病和高脂血癥治療與診斷上亦不規律,其導致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微小血管基底膜的增厚加速,導致患者血管脆性的增加,引起高血壓后腦出血的危險性增大,發病更早。通過本研究認為,傣族人群中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雖然其血壓、血糖和血脂升高不及漢族人群明顯,但其發病早,并以丘腦和腦葉居出血居多,提示其發病后嚴重程度更明顯,值得臨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