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娟 付 麗
(1.天津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天津 300193;2.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胰島素訪談工具包在初始胰島素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王莉娟1付麗2
(1.天津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天津300193;2.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目的:探討胰島素訪談工具包在初始胰島素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初始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教育,干預組在常規教育基礎上,使用胰島素訪談工具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的精準護理服務。干預12周后,對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島素使用劑量、患者自我效能和低血糖及皮下硬結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島素使用劑量、自我效能評分優于對照組,低血糖及皮下硬結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對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指導,顯著改善了血糖控制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了低血糖及皮下硬結的發生率。
胰島素訪談工具;2型尿糖病;胰島素
對于糖尿病,尚無針對病因的根治措施,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胰島素早期治療。胰島素早期治療對延緩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有調查結果顯示[1],國內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依從性普遍較差,50%~80%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心因性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胰島素早期治療糖尿病的療效受到嚴重影響。2011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為更好地規范胰島素教育所推出的 《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2],其是針對初始胰島素患者的新型教育工具,是根據我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結果創建而量身定制,本研究使用此工具包對初始胰島素患者進行“一對一”護理干預,以期為臨床護理干預提供可靠依據。
1.1研究對象選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在天津某三級甲等醫院內分泌科首次進行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按照納入標準:①符合1999年WHO規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3],2010版胰島素啟動指征的患者;②為初始胰島素治療的患者;③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④患者知情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精神病史;②患者存在器質性病變及嚴重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③資料搜集不全的患者;共納入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干預組30例,由于3例停止使用胰島素治療而失訪,最終納入57例患者,對照組28例,干預組29例。
1.2干預方法
1.2.1對照組糖尿病專科護士及研究者以圖文和視頻示教的形式對患者進行常規教育,每次30 min,住院期間共2次。具體內容包括:①對患者初次接觸胰島素相關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相關問題包括:是否一定要注射胰島素?打胰島素是否會上癮?打胰島素很痛很麻煩,怎么辦?打胰島素是不是容易發生低血糖?胰島素治療費用是不是比口服藥高很多?②胰島素相關問題,包括向患者介紹控制血糖方法、血糖監測的方法、調整胰島素劑量的指征、低血糖的癥狀及處理等。跟我學注射,根據患者自我注射情況進行圖文示教,并對患者進行評估,分數低于60分的患者,專科護士給出解決方案,進行進一步培訓,達到滿分為止。
1.2.2干預組干預組在對照組常規教育基礎上,采用胰島素訪談工具進行一對一教育。時間安排:患者入院首日,使用訪談工具解決患者1~2個方面的障礙,教育時間:30 min左右,1 次/人。訪談步驟主要包括以下4個部分。
1.2.2.1步驟1:患者填寫“我對胰島素的看法”問卷,通過此項問卷的調查,了解患者對使用胰島素的擔心和認知方面存在的誤區。該問卷包括胰島素的好處、認知障礙、注射相關障礙、態度障礙、生活管理障礙、副反應障礙、花費障礙7個方面。根據患者問卷填寫結果,評估患者對胰島素使用的障礙,如患者存在多項障礙,可與患者明確其最為關注障礙,以便開展后續討論。
1.2.2.2步驟2:專業訪談參考手冊,包括討論的要點、問題與解答兩部分。針對問卷中的各個問題,參考手冊里都有對應的講解資料,該手冊對問卷的每個條目所反映出的障礙都有討論的內容和專業的指導意見,專科護士及研究者通過豐富的提問進一步為患者提供科學而專業的講解。
1.2.2.3步驟3:畫說胰島素。該工具在護患互動討論時使用,配套的22張圖片,詳細的介紹了糖尿病的相關知識、胰島素的作用以及胰島素注射相關問題,幫助患者澄清在胰島素認知、管理、態度以及使用等方面的顧慮及擔心。
1.2.2.4步驟4:我的胰島素治療。培訓后,結合患者的診療用藥方案填寫“我的胰島素處方”,為患者定制個體化胰島素治療教育指導處方。內容包括治療方案、注射時間及注意事項、血糖監測方案、注射技術,由患者帶回家中參考使用。同時,患者可結合《血糖監測日記本》,記錄血糖結果,并在隨訪時電話告知護士。
1.3評價指標
1.3.1臨床生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分別于住院首日和干預12周后門診復查時采集。
1.3.2自我效能(DMSES,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由Jaap[4]等編制,共4個維度,20個條目,分為飲食、鍛煉、自我監測、醫療4個維度。該量表分為0~10分11個等級評分,“0”代表“完全無信心”,“5代表“有一半的信心”,“10”代表“完全有信心或百分之百的信心”。總分0~200分,分值越高,代表自我效能越高。該量表已在澳大利亞、比利時、英國、美國等國使用和修訂,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5]。
1.3.3低血糖和皮下硬結發生率低血糖診斷標準:根據2005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低血糖工作組及2008年中國2型糖尿病指南中規定,血糖≤3.9 mmol/L作為低血糖的標準[6]。注射部位觸及大于0.5 cm的硬結判斷為皮下硬結[7]。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使用卡方檢驗、兩獨立樣本t檢驗、秩和檢驗進行分析。
2.1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臨床指標比較干預前兩組患者指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12周后,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2.3自我效能干預前,兩組自我效能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12周后,兩組患者自我效能量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自我效能量表評分情況比較
2.4低血糖和皮下硬結情況12周后,兩組患者低血糖、皮下硬結發生例數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低血糖、皮下硬結發生情況比較[例(%)]
3.1胰島素訪談工具對患者臨床指標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12周后,干預組控制血糖的效果優于對照組。這與王玲[8]等的研究結果一致。一對一教育不僅充分發揮了胰島素訪談工具包的優勢,而且從根本上摒棄了填鴨式的傳統教育方法,同時也考慮到患者個體差異和需求,對患者進行糖尿病教育、制定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調整降糖方案、定期檢測血糖,進而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
3.2胰島素訪談工具對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12周后,干預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杜麗成[9]等研究顯示,運用胰島素訪談工具對患者進行干預,干預后患者的自護行為顯著提高,這與本研結果基本吻合。初始胰島素患者治療的核心在于醫務人員能否對患者進行科學的教育及認真細致的溝通,進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管理能力[10]。胰島素訪談工具自2011年推廣以來,大量研究者對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評價,對初次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可不同程度的消除其心理性胰島素抵抗、解決患者認知障礙等問題,進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3.3胰島素訪談工具對患者低血糖及皮下硬結發生率的影響本研究中干預組患者發生低血糖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是,通過對患者進行糖尿病教育、制定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調整降糖方案、定期檢測血糖等一系列系統化的血糖管理方案,患者通過積極主動的生活方式及行為能力的提高,顯著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皮下硬結是指胰島素注射部位皮膚有脂肪組織隆起或硬結,長期注射,可導致胰島素吸收延遲和不穩定,對患者的血糖控制造成嚴重影響。第二次全球胰島素注射技術近況調查顯示,48%的患者在注射部位發現皮下硬結[11]。本研究中,通過“一對一”教育,對患者關于胰島素注射部位、部位輪換方法及重復使用針頭的危害等相關問題進行答疑解惑,進而減少了患者皮下硬結的產生。
〔1〕李燕.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態度、滿意度和依從性的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教育管理規范[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95-96.
〔3〕Wor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Part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S].Geneva:WHO,1999.
〔4〕JaapvanderBijl,AdavanPoelgeet-Eeltink,LilieShortridgeBaggett.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mellitus[J].J Ady Nurs,2009,30(2):352-359.
〔5〕Mc Dowell J,CounrtneyM,EdwardH,et al.Validation of the Australian/English version of the Diabetement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J].Int J Nurs Practise,2005,11:177-184.
〔6〕閆巍,王全錄,鄭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全科醫生知識窗,2011,14(1C):318-320.
〔7〕尤彩霞,吳燕平,胡镕,等.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病人皮下硬結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6):1574-1575.
〔8〕王玲,王艷華.胰島素訪談工具干預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1):38-39.
〔9〕杜麗成,黃秀琴,陳良苗,等.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對糖尿病患者心理及自護行為的影響[J].中國醫學導報,2014,11(34):133-136.
〔10〕邱山虎,孫子林.胰島素治療中的依從性及自我管理技巧[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1):2111-2115.
〔11〕張福蓮.基于授權理論的看圖對話工具在初始胰島素治療患者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醫科大學,2014.
(2016-03-28收稿,2016-04-08修回)
R587.1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8.023
1006-9143(2016)04-0324-02
王莉娟(1982-),女,護師,碩士在讀
付麗(1967-)女,主任護師,護理部主任,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