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璽
(廣東省廣州市中醫醫院 廣州510130)
加味真武湯治療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
葉璽
(廣東省廣州市中醫醫院廣州510130)
目的:研究加味真武湯治療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5月~2015 年5月收治的56例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8例。對照組采取西醫常規療法,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加味真武湯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的心功能治療總有效率和中醫癥候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2.86%和89.29%,與對照組的64.29%和60.71%相比效果更佳(P<0.05)。結論:在西藥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增加加味真武湯治療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可獲得較好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心力衰竭;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型;加味真武湯;臨床療效
隨著神經激素抑制劑的應用及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技術的進步和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治療在臨床上也獲得一定進展,運用以上技術能對患者的猝死癥狀起到一定預防和控制效果。但是如何提升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整體的病死率仍需要進一步探討[1]。中醫對本病具備良好的治療優勢,如不良反應少、治療方式多樣化等?;诖?,本文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加味真武湯對56例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探析其治療效果?,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我院心力衰竭診斷標準,滿足中醫陽虛水泛兼血瘀證辨證診斷標準;心功能的分級上均在II級至IV級之間,且病程均超過3個月;全部患者均對此次研究知情,且簽字同意。研究組男16例,女12例;年齡61~81歲,平均年齡(70.64± 2.13)歲;原發病類型:冠心病9例,高血壓病6例,風濕性7例,先心病6例;病程:3個月~3年,平均病程(1.02±0.67)年;心功能分級:Ⅱ級5例,Ⅲ級11例,Ⅳ級12例。對照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72.77±2.48)歲;原發病類型:冠心病10例,高血壓病7例,風濕性8例,先心病3例;病程:4個月~4年,平均病程(1.87±0.78)年;心功能分級:Ⅱ級9例,Ⅲ級10例,Ⅳ級9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標準在西醫的臨床診斷上,以Framingham標準為參考依據,對慢性心力衰歇患者進行診斷;利用美國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法對全部患者的心功能實行分級;在中醫的臨床診斷上,以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的心力衰竭相關診斷標準實行診斷、辨證分型[2]。
1.3治療方法對照組行西醫常規療法,即采取利尿、擴血管還有相關常規藥物治療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加味真武湯進行治療。組方:熟附子10 g(先煎)、茯苓20 g、白術10 g、生姜10 g、白芍15 g、丹參10 g、桃仁10 g、澤蘭10 g、炙甘草10 g。我院煎藥室煎好,每袋100 ml,早晚2次口服。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7 d為1個療程,觀察4個療程,即28 d。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臨床癥狀的變化,并準確記錄,如對患者的心悸、心慌、乏力、口干等臨床癥狀進行觀察,以有效評定中醫證候的臨床療效。
1.4療效評定標準心功能療效:顯效:心功能改善超過Ⅱ級;有效:心功能有所改善,等級提高1級或以上;無效:心功能與治療前相比未有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中醫證候療效:顯效:臨床癥狀的主癥和次癥均消失,各項證候積分為0分,或者降低幅度超過70%;好轉:各項中醫證候積分的降低幅度在30%~69%之間;無效:各項中醫證候積分降低幅度低于30%,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1.5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SPSS13.0軟件對數據統計學處理,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心功能療效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2.86%,與對照組的64.29%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療效比較[例(%)]
2.2兩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9.29%,高于對照組的60.71%,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例(%)]
真武湯出自于《傷寒論》,是治療陽虛水泛證的常用藥方,而從中醫角度上看,慢性心衰則屬于中醫癥候中的陽虛水泛兼血瘀證的范疇[3]。在本研究中,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加味真武湯治療,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味真武湯中以真武湯為基礎藥物,并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加減藥量,其中白術降濕健脾,確保水有所制,促進生化氣血,從而獲得滋養腎臟的療效;而生姜聯合附子,則可以起到助陽功效,使主水與散水共存;茯苓聯合白術可起到健脾的功效,在制水中起到利水的作用,聯合生姜可以起到散內外水氣的之功效;芍藥、澤蘭則可以保證溫藥化氣,增加丹參、桃仁可促血脈通暢,諸藥合用可獲得顯著的活血化瘀作用[4~5]。根據結果可知,經過治療后,研究組的心功能改善效果,以及中醫證候治療效果均優于對照組,具體表現為研究組的心功能治療總有效率為92.86%,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4.29%(P<0.05);在中醫證候治療總有效率的對比上,研究組的89.29%,也高于對照組的60.71%(P<0.05)。綜上所述,加味真武湯治療陽氣虧虛、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等級,以及各項中醫癥候,值得推廣應用。
[1]姜丹.探討加味真武湯治療陽氣虛衰型心衰病[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4):166-167
[2]杜武.慢性心力衰竭的中醫辨證施治[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185-186
[3]陳波,鄧守臣,李楊.加味真武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臨床機制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5,39(1):5-6
[4]李啟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7):626-627
[5]趙金龍,李大鋒,管益國,等.加味真武湯對慢性心力衰竭心脾腎陽虛水泛兼血瘀證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 (12):2915-2917
R541.6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7.020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