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芹 潘懷富
(1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張甸人民醫院 泰州225500;2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泰州225500)
·基層臨床·
參附注射液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
朱愛芹1潘懷富2#
(1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張甸人民醫院泰州225500;2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泰州225500)
目的:觀察參附注射液配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方法:78例患者分為治療組42例和對照組36例。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治療,治療組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加參附注射液治療。治療前后行心臟超聲及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檢查。結果:治療組治療后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5.2%和91.7%,顯效率分別為66.7%和41.7%,兩組顯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LVEF)及血NT-proBNP較治療前均下降(P<0.01),且治療組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LVEF)上升高于對照組(P<0.05),血NT-proBNP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參附注射液配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滿意。
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參附注射液
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系老年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肺瘀血和體循環的液體潴留,西醫治療包括RAAS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為提高療效,改善心肌血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我們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參附注射液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并與單純西醫常規治療對照,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78例病例均系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1]診斷標準,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58~89歲,平均年齡(65.8±8.6)歲。對照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齡55~91歲,平均年齡(68.1±7.5)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及心功能分級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基礎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吸氧、予低鹽飲食、治療心力衰竭誘因、醛固酮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及硝酸鹽等。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參附注射液40~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中靜脈點滴,1次/d。兩組均以10 d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評價療效。
1.2.2觀察指標治療前、治療結束后檢測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和心臟超聲檢查,比較兩組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數。療效判斷標準參照文獻[2]:顯效:心功能提高2級或以上,臨床癥狀緩解;有效:心功能提高1級,臨床癥狀部分緩解;無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級或心功能出現惡化,臨床癥狀未見緩解或加重。
2.1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42例,顯效28例,有效12例,無效2例,顯效率66.7%,總有效率95.2%;對照組36例,顯效15例,有效18例,無效3例,顯效率41.7%,總有效率91.7%。兩組顯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2,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2.2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數比較兩組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較治療前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治療后血NT-proBNP較本組治療前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治療組血NT-proBNP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及NT-proBNPNT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及NT-proBNPNT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治療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LVEF(%) NT-proBNP(ng/mL)治療組對照組42 36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3.6±8.95 56.8±7.60#45.6±8.10 51.6±7.60#*5 367±608 856±357#4 964±586 1 275±435#*
2.3藥物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冠心病常罹患于老年人,缺血性心肌病為冠心病一種特殊類型,表現為心肌細胞肥大、凋亡、細胞外基質數量和組成變化,導致心臟逐漸擴大[3],易并發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一般采用RAAS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利尿劑等藥物治療。纖維化心肌收縮力下降、利尿劑及負性肌力藥物常會導致低血壓和(或)低血容量狀態,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為此,臨床醫師需謹慎地調整各類藥物,其結果造成患者恢復緩慢。
心力衰竭屬于中醫“心悸、心水、心痹、喘證”等范疇,多由于年老體虛、飲食勞倦、情志失調、外邪侵襲等引起本虛標實,進而導致心陽氣虛[4]。參附注射液是人參、附片的提取物,具有回陽救逆、益氣固脫的功效,能夠補益虛衰的心氣,固攝耗散的心陽。現代藥理研究結果表明,參附注射液可以提高心肌細胞的Ca2+濃度,增強心肌收縮力,興奮竇房結和房室結,改善房室傳導延遲,增加冠脈血流量,誘導衰竭的心肌DNA和蛋白質加速合成,促進心肌能量代謝,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物,保護心肌功能,使機體組織和器官獲得充足的血液灌注,提高氧合[5~6],廣泛應用于冠心病的治療,文獻報道療效滿意[7]。
本研究發現,常規西藥治療聯合參附注射液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顯效率優于單純西醫常規治療,同時發現二組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較治療前均升高,兩組治療后NT-proBNP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左室射血分數上升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NT-proBNP下降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顯然與參附注射液顯著提高心肌供血、改善心肌氧供的機理相吻合。本研究僅限于臨床住院短期應用,短期療效令人滿意,可縮短住院時間,對患者長期療效的影響與生存率尚無法結論,需進一步研究。綜上所述,參附注射液配合常規西醫療法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6(12):98-1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 1993.57-59
[3]宋偉.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機制及治療進展 [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21):52-53
[4]周亞濱,鄔慧美,孫靜,等.慢性心力衰竭中醫治療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1):8-10
[5]羅學科.參附注射液藥理作用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 (9):157-159
[6]葛永彬,毛靜遠,李彬.參附注射液治療心力衰竭研究概況[J].中國中醫急癥,2007,16(3):337-338
[7]李延謙,劉雪梅,馮敏,等.參附注射液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的系統評價[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29(11):965-969
R541.6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7.033
2016-06-26)
潘懷富,E-mail:1395268681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