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平,海云婷,焦月英,張 凱,許彬彬,白海波,喬一峰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
·論著·
內蒙古自治區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調查
劉衛平,海云婷,焦月英,張凱,許彬彬,白海波,喬一峰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010017)
目的了解內蒙古自治區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分析存在問題,提出管理對策。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內蒙古地區143所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情況進行調查。結果143所醫院中三級醫院43所(30.07%),二級醫院100所(69.93%)。所有醫院均成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88.81%(127所)的醫院設置了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僅10所(6.99%)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配備了實驗室,7所(4.90%)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人員擔任科研課題負責人,26所(18.18%)醫院的工作人員參與科研課題。117所(81.82%)醫院開展了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128所(89.51%)醫院開展了醫院感染病例監測,89所(62.24%)醫院開展了醫院多重耐藥菌監測, 90所(62.94%)醫院開展了抗菌藥物使用與耐藥性監測,63所(44.06%)醫院建立了全院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三級醫院參與各項醫院感染監測工作的比率高于二級醫院,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內蒙古自治區醫院醫院感染管理設施配備、科研方面仍需加強,二級醫院的醫院感染監測工作也需進一步完善。
醫院感染; 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管理; 目標性監測; 現狀; 調查
[Chin J Infect Control,2016,15(9):706-709]
我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晚,但發展較快[1],有組織地開展醫院感染管理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目前,我國三級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已經逐步走上常態化、規范化、標準化軌道[2-3],二級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的領導和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少健全的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方面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4-6]。在中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30周年之際,為深入了解內蒙古地區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管理對策,本研究對內蒙古自治區143所二級以上醫院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調查對象共調查143所醫院,分布于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其中三級醫院43所,二級醫院100所。
1.2調查方法設計調查表,對參加調查醫院項目負責人進行統一培訓,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所選醫院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醫院基本情況、醫院感染管理部門設置情況、醫院感染管理科研情況、醫院感染監測工作開展情況等。
1.3統計分析應用EpiData 3.1建立數據庫,將所有的調查表數據進行雙核錄入,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醫院基本情況共調查143所醫院,分布于全區12個盟市。其中三級醫院43所,占30.07%,二級醫院100所,占69.93%;綜合醫院102所(占71.33%),婦幼保健、精神衛生、傳染病、眼科、口腔科、骨科、生殖健康、肛腸等專科醫院共27所(占18.88%),中蒙醫醫院13所(占9.09%),中西醫結合醫院1所(占0.70%)。調查醫院床位數為30~3 170張,呈偏態分布,見圖1。
2.2醫院感染管理部門設置143所(100%)醫院均成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88.81%(127所)的醫院設置了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其中三級醫院39所(90.70%),二級醫院88所(88.00%)。不同級別醫院獨立醫院感染管理部門的設置率,經校正χ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32,P=0.857)。127所醫院獨立設置醫院感染管理機構,其中16所(占12.60%)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由院長直接領導,109所(85.83%)醫院由主管副院長直接領導,2所分別由醫務處、護理部領導。16所醫院未設置獨立醫院感染管理機構,10所(62.50%)醫院掛靠護理部, 2所(12.50%)掛靠醫務處;2所(12.50%)掛靠感染性疾病科,1所(6.25%)掛靠預防保健科,1所掛靠于其他部門。78所(54.55%)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屬于管理科室, 65所(45.45%)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屬于管理+業務職能科室。10所(6.99%)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配備了實驗室,不同級別醫院實驗室配備率,經校正χ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40,P=0.286)。見表1。

圖1 內蒙古自治區143所醫院醫院床位數分布圖
Figure 1Distribution of hospital beds in 143 hospital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表1不同級別醫院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及實驗室配備情況
Table 1Establishment of laboratories and HAI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different levels of hospitals

醫院等級醫院感染管理部門設置(所)未設置(所)設置率(%)實驗室配備設置(所)未設置(所)設置率(%)三級醫院39490.7053811.63二級醫院881288.005955.00合計1271688.81101336.99
2.3醫院感染管理科研開展情況7所(4.90%)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人員擔任科研課題負責人, 26所(18.18%)醫院的工作人員參與科研課題,5所(3.50%)醫院獲得科研獎勵, 50所(34.97%)醫院發表論文, 8所(5.59%)醫院撰寫著作。
2.4醫院感染監測工作117所(81.82%)醫院開展了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 所有醫院均開展了手術部位醫院感染監測,57所(48.71%)醫院開展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監測, 44所(37.61%)醫院開展新生兒病房醫院感染監測。128所(89.51%)醫院開展了醫院感染病例監測,其中三級醫院全部開展,二級醫院有15所未開展。89所(62.24%)醫院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監測, 90所(62.94%)醫院開展了抗菌藥物使用與耐藥性監測,63所(44.06%)醫院建立了全院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三級醫院參與各項醫院感染監測工作的比率均高于二級醫院,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內蒙古自治區143所醫院醫院感染監測工作開展情況
Table 2Development status of HAI monitoring in 143 hospital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項目三級醫院(n=43)醫院數比率(%)二級醫院(n=100)醫院數比率(%)χ2P開展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4297.677575.0010.390.001開展醫院感染病例監測43100.008585.007.210.007開展多重耐藥菌監測3990.705050.0021.190.001開展抗菌藥物使用與耐藥性監測3888.375252.0017.050.001建立全院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2660.473737.006.720.010
3.1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體系基本健全,硬件設施配備有待于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科室是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組織的核心部門,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及《醫療機構感染控制指南》中指出,建立醫院感染管理科的醫院必須保證感染管理科有適當的權力有效地實施感染控制項目,也有助于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員與高級領導者的直接對話[7]。
本組調查結果顯示,調查醫院均成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88.81%(127所)的醫院設置了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與李六億等[8]2009年全國6個省市36所醫院的調查結果相似,低于李金娜等[9]2013年對陜西省33所醫院的調查結果(96.97%),但比貴州省的調查結果高出18.08%[10]。
127所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機構,85.83%由主管副院長直接領導,12.60%由院長直接領導,高于李六億[8]、牟霞等[10]的研究結果。醫院感染無小事,一旦發現感染苗頭應立即向上級匯報,并作出正確判斷。感染管理科的任何一個舉措均可能牽涉到全院的醫療工作。所以,由院部領導直接領導有利于準確、及時作出決策,有利于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開展。
醫院感染管理科性質屬于管理科室、管理+業務職能的醫療機構占100.00%,科室性質定位在科室職能的發揮上起著決定性作用,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作為一個監督管理部門,定位為具有管理職能的科室有助于其職能的發揮,工作更具目的性[11]。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開展依賴于相關硬件設施。本組調查顯示,僅6.99%的醫院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配備了實驗室。目前,由于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檢驗人員檢測臨床送檢標本的工作量已很大,很難兼顧醫院感染管理人員采集的各種標本,致使相當多的干預措施結果無實驗室數據支持,無說服力,制約醫院感染的深入研究。因此,內蒙古自治區下一步應在醫院感染實驗室的配備方面增加一定的投入。
3.2醫院感染管理科研工作開展甚少,需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是一門跨專業、多學科交織的專業[12-13],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應依靠先進的技術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為載體,無科學研究的學科無生命力。為提高醫院感染的防控水平,適應現代化醫院發展,應提倡自主創新或引進開展新技術、新業務,開展醫院感染管理基礎和技術方面的學術研究。本組調查顯示,開展科研工作的醫院所占比率很低。今后須積極參加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的課題研究和學術工作,促進醫院感染學科建設的全面提高和發展。
3.3醫院感染監測工作正逐步完善,信息系統的發展需重視醫院感染監測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2012年內蒙古自治區在開展醫院感染綜合性監測的基礎上,增加了目標性監測的內容。本組調查顯示,117所(81.82%)醫院開展了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此組數據高于張靜等[14]的調查數據(55.56%)。三級醫院參與醫院感染監測的比率均高于二級醫院。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醫院感染監測開展率較低,應逐步加強硬件設施和人員條件配備。
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感染控制的基礎。自治區質控中心從2011年開始已指導全區監控醫院進行5次醫院感染病例監測,通過監測—控制—監測,最終達到減少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目的。本組資料顯示,128所(89.51%)醫院開展醫院感染病例監測,與張靜等[14]的調查結果一致。三級醫院均開展了醫院感染病例監測,二級醫院有15所未開展,開展率85.00%。
本組調查資料顯示,二級醫院多重耐藥菌監測開展率為50.00%。部分二級醫院微生物室的硬件設施和人員配置不足,僅作細菌計數,未開展菌種鑒定,無法為醫院感染病例提供病原學依據,無法進行多重耐藥菌監測。
抗菌藥物管理是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內蒙古自治區2012—2014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結果[15-16]顯示,抗菌藥物使用率從36.08%下降至32.81%,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送細菌培養率從23.82%上升至31.99%。本組調查中,90所(62.94%)醫院開展了抗菌藥物使用與耐藥性監測,其中88.37%的三級醫院開展了抗菌藥物使用與耐藥性監測,而二級醫院僅為52.00%。抗菌藥物使用目標性監測對進一步規范臨床抗菌藥物的使用,促進合理用藥具有很重要作用,各級醫院應引起重視。
內蒙古自治區醫院感染信息化水平較低,44.06%的醫院建立全院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二級醫院僅37.00%。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有利于專職人員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臨床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工作中,有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監測資料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的各種隱患,從而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17]。各級醫院應加大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系統的投入,有助于提供更及時、準確的醫院感染監測數據。
[1]徐秀華,吳安華,任南.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的發展與現階段任務[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0,16(9):534-536.
[2]李丕潤,黃萍,沈亞萍,等.119所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現狀[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10(3):228-229.
[3]牟霞,徐艷,楊懷,等.貴州省18家三級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12):2259-2264.
[4]牟霞,徐艷,楊錦玲,等.貴州省84所二級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7):4228-4230.
[5]陳玉華,文細毛,付陳超,等. 湖南省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9):556-559.
[6]劉曼麗.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調查[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148-149.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infection control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S]. WHO,2004.
[8]李六億,賈會學,朱其鳳,等.綜合醫院感染管理科設置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1):1386-1387.
[9]李金娜,劉彥君,秦小金,等.陜西省33所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3,28(19):86-88.
[10] 牟霞,徐艷,楊錦玲,等.貴州省醫院感染管理部門設置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4):3465-3469.
[11] Huang Y, Zhuang S, Du M.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ith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producing bacteria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 China[J]. Infection, 2007, 35(5):339-345.
[12] Pellizzer G, Mantoan P, Timillero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hospitals of the Veneto region, north-eastern Italy[J]. Infection, 2008, 36 (2):112-119.
[13] Geffers C,Gastmeier P.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in Germany: epidemiological data from KISS (the Hospit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System) [J]. Dtsch Arztebl Int, 2011, 108 (6), 87-93.
[14] 張靜,周泉.18所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調查分析[J].安徽醫學,2014,35(2):234-235.
[15] 劉衛平,咸本松,邢慧敏,等.內蒙古自治區66所醫院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10):1066-1070.
[16] 劉衛平,張凱,閆志剛,等.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91所醫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11):690-692.
[17] 張越巍,巢仰云,曹紅誼,等.醫院感染信息預警監測系統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0):3168-3170.
(本文編輯:左雙燕)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LIUWei-ping,HAIYun-ting,JIAOYue-ying,ZHANGKai,XUBin-bin,BAIHai-bo,QIAOYi-feng
(InnerMongoliaPeople’sHospital,Hohhot010017,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HAI) managemen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Methods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status of HAI management in 143 secondary and above hospital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ResultsOf 143 hospitals, 43(30.07%)were tertiary hospitals, and 100(69.93%)were secondary hospitals. All hospitals established HAI management committees. 88.81%(n=127)of hospitals set up independent HAI management departments. Only 10 (6.99%) HAI management departments had laboratories, HAI management staff in 7 (4.90%) hospitals were in char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personnel in 26 (18.18%)hospitals in HAI management departments participat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117 (81.82%) hospitals conducted targeted monitoring on HAI, 128 (89.51%),89(62.24%), and 90(62.94%)hospitals conducted monitoring on HAI cases,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as well as antimicrobial use and resistance respectively, 63(44.06%)hospitals establishe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HAI monitoring, the percentage of tertiary hospitals participating in HAI monitoring was higher than secondary hospitals, difference were all significant(allP<0.05). ConclusionFacil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still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HAI monitoring in secondary hospitals also needs to be improved further.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management; targeted monitoring; current status; investigation
2016-08-03
中國醫院協會《中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30周年總結》項目(CHA-2016-026-053)
劉衛平(1970-),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研究。
海云婷E-mail:286860309@qq.com
10.3969/j.issn.1671-9638.2016.09.015
R197.323.4
A
1671-9638(2016)09-0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