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映紅
淺談企業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
蘇映紅
當前,制造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顧客對企業服務水平和產品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由于許多產品具有復雜的功能和結構,所以僅僅依靠單獨的企業難以生產制造一種產品,需要通過選擇供應商,建立合作管理關系來降低經營成本。企業可以把部分業務外包,并加強對自身核心業務的創新和開發,進而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
企業供應商選擇管理
現代企業的相互競爭,可以說是供應鏈的競爭。而供應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便是供應商,其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著較大的影響。通過有效地管理供應商,能夠縮短交貨期,降低產品成本,并提升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的供應鏈在市場變化中的靈活應變能力。優化企業供應商組成,完善當前評價體系,對于提升管理效率、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忽視關系管理,缺乏整體意識
當前,我國許多制造企業和供應商之間仍存在競爭關系。這樣的關系模式由價格來驅動,并且關注短期目標。一些企業雖然和供應商建立了不錯的合作關系,但這種關系往往只能維持較短的時間,合作的方向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效益,而不是通過改進合作來達到雙贏的目的。一般來說,供應商僅僅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和產品,確保交易的進行。[1]同時制造商不會過多地參與到供應商的質量控制和生產過程中,所以在開發新產品的時候,就無法征求到有效意見。而經常出現的拖付貨款問題,也影響了兩者的合作。
(二)對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當前,許多制造商對供應商的選擇多考慮服務、質量和價格等方面的評估指標,沒有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而且許多指標值的給定容易受到主觀因素影響,所以評價指標流于形式。許多評價指標并沒有以供應鏈管理為前提,并不適應競爭、合作、動態的市場環境,所以難以準確地評價潛在供應商的真實水平。
同時,由于缺乏合適的供應商,并且沒有完善的供應商評價和選擇理論,或者是相關理論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所以許多企業往往沒有按照供應鏈特點來設計和選擇評價指標,僅僅是照搬、模仿其他企業的做法,評價方法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所以結果無法體現真實情況也在預料之中。[2]
在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階段,主要是對顧客的需求進行分析,分析概念設計、質量功能等,同時能針對各個階段的設計來不斷滿足顧客的需求,以此保證產品的質量達到相關要求。對于供應商的質量控制來說,主要是對相關的成品模塊部分的部件進行選型,以此來有效實現系統的功能性要求。對于結構設計來說,必須要充分尋找合適的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以此來保證其滿足相關要求。采購的成品零件部的性能指標要滿足產品的要求。其尺寸的大小以及顏色外觀等都要滿足有關要求。對于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階段來說,要對供應商產品的質量進行全面檢測,同時查看供應商業績記錄,尤其是針對一些新型的供應商,要對其基本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中包含了供應商的基礎信息、資質證明以及生產規模檢測設備等。對于供應商的調查一般包括供應商生產水平(物流、制造工藝、技術、設備)、財務狀況、風險評估、客戶分布,進而評價其競爭力等因素。通過對這些方面的調查來有效查看其是否滿足整機產品的設計要求。
在進行樣品試制階段,必須為供應商提供樣品,這樣需要對外構件進行檢測,保證其質量。對樣品試制生產特點來說,必須要保證供貨及時,同時也要保證供應商的配合程度以及較高的服務能力。對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評價,在保證其質量合格后簽訂采購合同,其中包含技術標準產品接受準則以及保密要求等。在樣品試制階段,供應商提供的產品數量有限,因此要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測,以此來了解零件材料等存在的質量問題。若是發現其中出現了問題,那么必須要及時解決,以此來避免出現問題。另外,對于樣品試制階段來說,要完善溝通工作,與廠家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解決,避免產生質量問題。[3]
要完善產品批量生產的質量控制。在該階段,由于生產量較大,生產周期較為緊密,因此也給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據質量來對供應商進行判斷。同時,也要對供應商的質量保證能力進行監控,要充分保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保證客戶的滿意度,也要為供應商提供改進的空間,以此來充分提升產品的質量等,并且要增強質量檢驗管理力度。在這個階段,需要通過評測相關樣品來篩選出好的供應商,并且需要關注供應商的質量問題的處理、進貨質量檢驗、測量系統、過程性能指數以及過程能力指數等。
在檢驗批量進貨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核對供應商給出的質量證明文件資料,并且依據這些文件核對質量。在投產前和采購產品入庫前就需要進行進貨檢驗,相關部門需要為檢驗部門提供供應商簽字的合格證以及質量保證文件、驗收文件、技術協議和采購產品圖樣等,這是為了方便相關檢驗人員的核對工作。進貨檢驗主要在進貨檢驗站實施,對于體積較大、進貨量大或者較為關鍵的產品,需要指派固定的檢驗人員對供應商進行長期的巡回檢驗。
在檢驗產品質量的過程中,對于合格的產品,可以直接入庫,同時對于不合格的產品,需要合理地評估和分析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以及批量交貨的預期時間,如果交貨期比較緊急,同時能夠自行處理產品問題或者產品質量問題比較輕的,可以退回到供應商處進行及時的處理,并且合理地追究供應商的合同責任。如果已經進入了批量生產階段,那么就需要慎重地處理不合格的零件,在協商方面適當地讓步,而且必須由企業的相關授權人員進行審核才能確認。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必須要把供應商管理提升到戰略發展層面,才能持續獲得市場優勢。我國的制造企業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供應商評價和選擇體系,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和維系。在供應商的評價方面,要確保定量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進而提升企業供應商管理和選擇的水平。
(作者單位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黃玲.保健食品制造企業供應商質量管理[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6 (06):52-53.
[2]白曉玲.加強供應商管理提高采購產品質量[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6 (07):42-43.
[3]汪念平.淺談基于零部件屬性的供應商開發策略[J].汽車實用技術,2016(06):48-49.
蘇映紅(1986—),女,湖北隨州人,雙學士,高級采購專員,從事企劃供應商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