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坦誠卻又無法說出口的秘密。帶著悔恨埋進心底,對于未來充滿恐懼害怕有一天秘密會被揭穿,想坦白披露這一切卻又缺乏勇氣。這種時候人們想出了寫信這種方式,不用正視著對方的眼睛,任憑自己在信紙上將一切緩緩陳述,我想只有在寫信這份充滿自我的形式中人才能將心里掏空,讓真相浮出水面。
湊佳苗的《往復書簡》就是在信件往來中,逐漸揭露出真相的小說集,以書信來展開懸疑,推進故事的發展,最終揭開謎團的真相。整本書一共有三個故事:《十年后的畢業作品》、《二十年后的作業》、《十五年后的回憶》,都是在數年后當事人通過一封封的信,將那些被隱藏的真相解開。當年的意外,真的只是意外嗎,這些當年被當作意外的事件被人再次提及時,只有在信件中一封封解開謎題,像用力推開塵封已久的窗一般,光線隨著窗縫漏了進來,慢慢照亮人們心里的陰影。
第一個故事《十年后的畢業作品》說的是一個廣播部的成員在一次登山活動中因為其中一位的摔倒事故而在之后的十年間與其展開了書信往來,每個人都互相揭露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情緒,質疑、不安、后悔都在信中展現出來,原來每個人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對真實經歷的同一件事都留下了不同的看法,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當最后真相揭曉時。原本簡單的事故因為眾人的復雜而變得撲朔迷離看不清楚真相。
而第二個故事《二十年后的作業》中。老師給現在也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大場安排了一個作業。希望他走訪二十年前的那些學生們。二十年前老師和丈夫帶著六位學生一起出游。然而因為溺水事故老師的丈夫不幸遇難,目睹著事故發生的這幾位學生在這二十年間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在老師和大場一封封的書信往來中一一道盡。他們因為事故或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帶著自責、恐懼、逃避、誤會在這二十年間,卻又因為因緣際會的差錯得以理解當年老師和老師的丈夫的行為,也理解了生活的意義。在面對生活的殘酷時。還能誠實面對這之中的憂愁與喜悅,誠實地活下去。故事的最后,解答了老師為什么要大場走訪那幾位學生了解事情的真相,那是因為心中懷有愛,陌生的兩個人才得以聯結相互舔舐著傷口安慰彼此。
《十五年后的回憶》是書中最后一個故事,相對而言它顯得很簡單,不像之前兩個故事是通過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來還原真相。本是一對被分離異地的情侶之間的信,前面幾封書信完全是情侶間的打情罵俏彌漫著甜蜜的粉紅氣氛,而隨著信一封封深入,聊到了十五年前的事故,女生發現自己的記憶模糊。在信中一次次探尋,真相也得以一次次反轉。時間好像是個魔術師。它能將回憶掩埋十五年,然后多年后再將它們活生生地揮灑在人們面前,把支離破碎拼成完整的拼圖。
三個故事都說的是回憶里的事,作者湊佳苗深入記憶里好像用刀用力刺入,將那些藏在內部的秘密、負面情緒一并挖了出來。而也只有當傷口慢慢愈合,結痂,那些過去的誤會得以解開,相愛的人才能更加緊緊依偎吧。正因為有過去,現在才會如此讓人珍惜,我想這是湊佳苗想在這本書里表達給讀者們的。
其首部長篇作品《告白》——這個關于死亡、復仇、欺騙的故事在翻拍成電影獲得強烈反響后,湊佳苗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她以自己流暢精準的語言制造詭譎暗黑的氣氛。擅長描寫人內心的隋緒。讓有些灰暗的故事也進發出不同的魅力,湊佳苗的推理也和一般的日本作家擅長的本格派推理不同,她擅長多視角描寫,將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剖析,讓人從不同角度一步步揭露謎團,靠近真相卻又一次次被推翻。而《往復書簡》全部由書信體推進情節,這對于作者是一個新的挑戰,作者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語氣,不同的態度來使每一封寫下的信具有可信度,讓人在讀的時候代入其中,一步步落入作者設下的文字陷阱。在這本小說中,湊佳苗依舊以她擅長描寫的學校生活為背景來創作故事,這與她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中學老師有關。從三個故事的角色來看,涉及了截然不同的人際關系和網絡,以好友之間、師生之間、情侶之間的通信,來陸續展開三個獨立的故事。在敘述中,由于書信這種載體的原因,整體會稍顯冗長噦嗦。同時書信本就是帶著鮮明主觀色彩的表現形式,人們記錄下自己瑣碎的記憶,太過詳細的描寫讓故事在細節上會有些失真,利用這種表達方式制造懸疑又要在有限的空間里將推理一步步展開,對于寫作者的技巧有著更高的要求。在讀完整本小說,合上封面后,我感嘆于湊佳苗手法的巧妙,又不甘心就這樣陷入了小說的情境里。被作者設計的圈套騙了。我想,推理小說讓人有這種“不甘心”的感覺就是最大的成功吧。
“一個人在緊要關頭究竟可不可靠,不到那時候是不會知道的。然而,要是為了這個而一直盼著發生些什么,那么人生可能就這么結束了。與其如此,不如好好在一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啊。哪怕沒有人向我伸出援手,只要我是一個能靠自己力量渡過難關的人。這就夠了。”
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它寥寥數行,卻將一個人的希望與所感到重要可以為之努力的意義寫盡。相較于湊佳苗的懸疑推理,我更喜歡她寫人類的負面心理,將猜忌、懷疑、欺騙、悔恨種種寫得徹底。讓人們在這袒露的消極情緒中感受到背脊發涼的恐懼,卻又讓人在恐懼之后重新恢復愛的能力。明明開篇還帶著黑暗陰冷的色調,卻在結局進發出小小的溫暖火光,這就是湊佳苗的魅力所在。當年因為恐懼而深藏的傷痕如今也都因為愛而得到痊愈,在愛的病理實驗中,恐懼一定是關于愛的最深刻的病癥所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