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亮?馮淑萍
摘 要 煤炭工業在河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受諸多因素影響,我省煤炭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國有煤炭企業面臨的困難,探討促進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扭虧脫困的對策。
關鍵詞 煤炭企業 困難 扭虧脫困 對策
煤炭工業是河南省重要的基礎產業,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近年來,由于國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結構性調整加快,新能源不斷涌現,環保治理標準持續提升等原因,導致我省國有煤炭企業產能嚴重過剩、供求關系倒掛、效益大幅下滑。這就要求我們務必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結合我省各地煤炭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促進其轉型升級、扭虧脫困,實現國有煤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國有煤炭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煤炭企業虧損嚴重,資金壓力持續增大
受國內煤炭產能過剩以及西北部省份(山西、陜西、內蒙古)低成本煤炭的雙重擠壓,我省煤炭市場受到嚴重沖擊,價格持續下滑。據統計,2015年,我省商品煤平均售價(不含稅)每噸為271元,商品煤完全銷售成本每噸為354元,倒掛80余元。2015年,省骨干煤炭企業累計虧損約118.3億元,企業營運資金缺口較大,且嚴重依賴外部融資,還款及續貸壓力巨大,如果金融機構抽貸壓貸不續貸,企業資金鏈斷裂,將嚴重影響煤礦安全生產及礦區社會穩定。
(二)煤炭企業面臨巨大的管理挑戰和人才缺口
煤炭企業管理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尤其是由于煤炭行業工作環境相對惡劣、危險系數較高、薪酬水平較低,使得煤炭行業普遍存在人才流失,技術人員缺乏,科技力量不足的問題。從目前情況看,煤炭企業仍然缺乏科學合理完善的薪酬激勵機制,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
(三)煤炭企業安全生產仍面臨諸多新問題
一是供需形勢短期內難以改變。經過10多年煤炭黃金期大規模開發建設,煤炭產能過剩和全社會庫存居高不下的態勢仍在持續,市場需求放緩、價格低位、進口煤等影響還在蔓延,全國煤炭市場供大于求態勢在短期內還難以改變。二是基礎薄弱開采條件復雜。我省煤炭經過多年高強度開發,開采深度不斷增加,水、火、瓦斯等煤礦自然災害日益嚴重。三是歷史包袱沉重。我省煤礦大多建設于20世紀50年代,開采歷史長,從事人員40余萬人,經營困難,舉步維艱。
(四)國有煤炭企業面臨著人員安置的困境
隨著煤炭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的轉型,煤炭企業富余人員必然增加,企業轉型必然面臨職工轉產再就業矛盾的突出,轉型發展面臨著人員安置成本高、安置過程復雜漫長的困境。
二、化解煤炭企業目前困難,促進扭虧脫困的對策
(一)實施人力資源結構優化調整,分流安置富余人員
根據我省煤炭企業現行情況,將所屬單位分為正常生產、擬停產放假和擬關閉退出三類分類施策,有序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員。
1.制定超常規措施,促進正常生產單位精干高效。第一,推動生產裝備工藝創新,減少井下作業人數。進一步優化生產布局和生產系統,推進礦井“一井一面”生產組織模式,借助“互聯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科技強安行動,減少井下作業人數,實行夜班“瘦身”作業,大幅提高安全系數和勞動效率。第二,強化定編定員管理,嚴格壓縮機關、生產性服務、后勤等非生產性人員。推進生產人員勞動定員管理,以人均效率為主要指標開展對標創先爭優活動,促進生產人員精干高效。第三,推進勞動組織整頓,清理違法違規用工。要加強員工考勤管理,嚴格監督檢查人員在崗狀況,查處掛名領薪、冒名頂替等現象;嚴控各類借用人員,及時清理掛靠、外包、違規招用、長期曠工人員、短期季節性臨時性用工。
2.采取必要措施,促進擬停產放假單位員工再就業。擬停產放假單位可采取放假待崗、轉崗培訓、內部調劑、對外勞務輸出、停薪留職、內部退養,鼓勵帶領富余人員自主創業、依法依規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以及其他依法依規可以分流富余人員的途徑。加大員工轉崗培訓力度。根據待分流員工崗位特點,編制轉崗培訓計劃,加強有針對性的培訓。要轉變就業觀念,開辟物業管理、汽車保養維修、互聯網技術服務、家政服務等培訓項目,讓分流人員掌握多項創業新技能,加快其再就業。
3.建立關閉退出機制,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員。對嚴重虧損且扭虧無望實施有序關閉退出的單位,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職工分流安置方案,重點采取勞動合同終止和解除分流途徑,依法給予經濟補償。未進行經濟補償或資產不足以支持經濟補償的可暫時托管勞動關系,簽訂托管協議,單位代繳社會保險。進一步盤活、利用工業廣場、設施設備等存量資源,開展租賃調劑等業務進行創收。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爭取相關政策,適時將礦井生活區“三供一業”人員與資產一并移交地方管理。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扭虧脫困提供人才支撐
1.堅持以人為本,推進“三個工程”。推進“凝聚力工程”,通過形勢教育、座談交流等方式,幫助員工將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結合起來,堅持職業發展,實現人生價值。推進“素質提升工程”,全方位、多渠道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提升員工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推進“人才成長工程”,加大青年人才選拔使用力度,大力開展崗位競聘,暢通職業發展通道。
2.實行掛職鍛煉,快速提升素質。把有發展潛力后備人才派到先進單位的關鍵崗位、重點工程中掛職鍛煉,增長才干,快速培養青年人才。近幾年,安陽鑫龍煤業公司分期分批組織優秀青年干部到永煤集團本部掛職鍛煉,收到顯著效果,他們到本部融入礦井實地掛職,與先進單位干部職工同吃住、同工作,真正學到了本部先進的管理、技術精華。然后,回到鑫龍,以點帶面,促進了整個鑫龍煤業公司的管理、技術水平的提高。
(三)創新企業財務管理,為扭虧脫困提供資金保障
在煤炭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對原有的集團公司、區域公司、子公司及礦井的四級財務管理體系進行變革,實施財務垂直管理,即集團公司對下屬的區域公司、子公司及礦井的財務部門負責人實行統一任命,集團公司對下屬各級單位財務部門實行人事、業務統一管理,不受下屬單位的約束,對涉及的資金、成本、會計、收付等項目進行集中管理,為煤炭企業扭虧脫困提供資金保障。
(四)穩固現有煤炭銷售市場,延伸煤炭產業鏈
國有煤炭企業要提高市場營銷意識,精心設計市場營銷策略,以優質的服務贏得用戶,穩固已有的煤炭市場。在未來煤炭市場上,各種煤炭洗選產品,液化、氣化產品,特殊加工型產品,將大受用戶歡迎,其價格也會遠遠高于原煤。煤炭生產企業應努力使煤炭產品向多樣化方向發展,開辟新的銷售渠道。
(五)進一步放權提效,促進扭虧脫困
建立全方位全系統全員成本控制標準,構建成本目標責任控制體系。在此基礎上,制定下放權限清單,如在機構編制、人力資源、財務、物資及銷售等方面,明確各級單位的管理權限及各層級職責定位,在遵章守規前提下,科學授權,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充分調動下一級單位自主管理的積極性。
國有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扭虧脫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發揚只爭朝夕的精神,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大膽嘗試,為最終實現我省國有煤炭企業走出困境而不懈奮斗。
(馮文亮單位為安陽鑫龍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馮淑萍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
[作者簡介:馮文亮,男,河南安陽人,本科,高級經濟師,河南能源永煤安陽鑫龍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培訓中心副主任。馮淑萍(1993-)女,河南安陽人,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讀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