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延
摘要:頂崗生產實習是職業學校學生一項非常重要的實踐課程。通過頂崗實習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把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關于如何做好實習期間的管理,是貫穿了整個實習過程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了學生頂崗實習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管理;修身;溝通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8-0031-02
一、背景
中等職業學校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技能,讓學生與社會崗位更好地無縫銜接,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生產實習。筆者作為實習帶隊老師,兩次帶領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生產。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深入到公司的每個崗位,對企業整體運作有了全面的認識。期間筆者也做了企業實習調查,主要是研究如何提升學生頂崗過程中的管理水平,如何讓學生與企業乃至學校三方做到實習共贏。
二、前提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每一個帶隊老師的風格也會截然不同,老師的性格與興趣會在日常的教學教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思想行為。現時本市的“全民修身”活動已經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該精神宗旨可以作為班級實習思想的指導原則,教師刻意在課余時間多講解“修身”含義,多引導學生學習“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警句,務求讓這班“懵懂的”小青年學會包容,學會有責任心,更要學會樂于創新,更能從容地走向社會。
三、過程
筆者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學會實用、能用與夠用的基礎知識,擁有良好的專業技能,使得學生從容地轉換自己的角色。從學校走向社會,畢業生們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想法是容易產生的,但完成是相對困難的。企業頂崗實習就是實現這個理念的一座“橋梁”,學生要堅實地走過這座“橋梁”,這當中對于涉世未深的他們充滿了挑戰與困難。
通過思考與總結,筆者認為有“四個溝通”是最重要的,重次程度排列分別是: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教師與企業的溝通、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教師與學校的溝通。
(一)積極主動做好“老師與學生的溝通”
做好職業指導工作。中職學生一般典型性格都是個性意識強,手高眼低,怕苦怕累。現階段難以改變他們的“意識”來順從老師或者學校的安排,更不用說他們會重視學校安排的實習任務。所以這里提出了“一個務必”——務必長時間的“修身精神”灌輸,形成良好務實態度的氛圍。
“硬改”不行,需“巧干”。改變學生性格難以實現,引導學生思想還是能夠做到的。
在實習前一個學期,筆者開始了“實習教育修身觀”的思想引導,說清楚實習結果對學生本人畢業的正面與負面影響。時間上的保證,呈現了“成果”,幾乎沒有一個學生反對實習與厭惡實習。沒有經歷企業實習的他們,在實習前一段時間還表現得非常興奮與好奇,這就基本實現筆者預期的教育目標。此外,針對一些“刺頭”學生,需要耐著性子,多與他們私下溝通。這時需要教師放下身段,以自己也曾是“師范實習生”的身份,教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儒家思想,以轉化他們追求“過分個性”的思想,讓他們認同你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導,“刺頭”學生對于實習工作變得不抗拒,在實習的最后還獲得了“實習標兵”。
(二)深入企業做好“老師與企業的溝通”
雖然教師平時很少接觸到企業的文化與管理,但是筆者認為并不難適應企業的生活。只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帶實習過程中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卑不亢,企業也不會過分“為難”我們的學生。畢竟出發點是一致的,就是爭取校企合作的雙贏。
帶隊老師作為學生與企業的溝通的“橋梁”,需要多與企業領導反饋學生的心態,同時向企業提出學生合情合理的要求,懂得抵制企業“不合理”的任務安排。在實習過程中,不斷提醒學生在工作上要做到“思想上有服務企業心態,行動上服從企業安排,心理上接受企業管理”。
對于帶隊的實習,學生能夠開心地去上班,能夠安全回到校園,是我們學校與企業最大的安慰,學生的安全問題是實習中最突出的、最重要的問題,而實習效果才是次重要的。這當中需要校企保持著良好的溝通,事實證明一個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的帶隊老師能讓很多突發或者預發事情在萌芽當中已經得到了順利的處理與解決。
(三)耐心善于做好“老師與家長的溝通”
在各家家訪中,普遍了解到家長都非常支持自己的孩子到企業進行實習,都認為能夠很好地突出了專業性,更好地鍛煉自己孩子的吃苦耐勞的精神。事實證明實習的德育工作在平時也是不可忽略,環環相扣,絲毫不能馬虎。
(四)勤責細致做好“老師與學校的溝通”
鑒于實習安全第一的要素,實習前學校為實習生購買好工傷保險。對于帶隊老師的責任,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把工作做好,做細,做整。堅持每天做好安全教育的同時,也需帶隊老師以身作則,準時準點出現在監督崗位,不斷巡查與做好記錄表。過程中學生看到教師如此敬業,對學生而言也是一個實際的“修身教育”,讓他們心理有動力與壓力,不會隨便偷懶或者曠工早退,更加努力地做好手上的工作。
在評優工作上需要細致做好量化工作,量化表不但可以讓上級領導知道學生的實習情況與效果,同時也是能分辨出學生工作的優劣的直接證據。按量按質地發放實習待遇,體現了“多勞多得,巧干多得”的原則。一份細致和條理清晰的量化表讓學生從中深深認同了學校與企業的雙向管理,為后續的實習工作帶來了便利。
四、總結
實習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是非常多的,而且針對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改進方法與方式,針對電類專業實習:技能水平仍有待提升、崗位意識不強、自我約束能力弱等。對于學生而言,這些缺點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后期回校帶隊老師還需要及時與全部實習生回顧與總結在實習中出現的各種錯誤做法與不良思想,給予中肯意見,讓實習生感到對剛完成的實習工作有條理與規范。
(備注:本文獲2012年廣東省職教德育論文二等獎, 2012年中職國培精品優秀論文獎。)
參考文獻:
[1]王詠梅淺談班主任管理藝術[J]新校園,2011(8)
[2]張賢俊淺議提高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學與實習質量的方法[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 2006(2)
[3]邱崇光“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辨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2(9)
[4]甘佩蘭談談職業中學的實習管理工作[J]廣州教育,1987(2)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