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奇
摘 要: 小學是一個人知識能力與身體素質打基礎的地方,課堂就是小學生學習這些能力的殿堂。我國當前小學教育中,教師如何教學才能達到優質高效率的水準,成為我國現階段小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教育事業處在上升期,得益于國家政府和教師對教育和教學事業的不斷探索。但是我國現行教育教學中,缺乏活動交流的有生命力的課堂是實際情況的表現。與其他文化課不同,體育課具有其他學科不存在的特性。相比較來說,體育課是小學所有學科中互動性最強,最有課堂活力的學科。如何將這些互動和活力真正轉化為務實高效的教學,是需要研究的課題。通過對小學體質現狀的研究,發現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可以投身教學的實踐措施,是探究小學體育課堂走向務實高效之路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小學體育課 務實高效 時間措施
引言
教師作為學校體育的教育者,在教學發展中積極貫徹國家的體育政策,將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體質現狀相結合,讓體育課堂真正做到優化、務實、高效。
一、我國小學生體質現狀
根據我國多項研究和調查結果顯示,現今我國小學生在體質的總體合格率是達標的,但是有一點卻不可忽視,就是小學生的肥胖率不斷增加,事實上,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下降的趨勢。小學生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就會缺少獲取科學知識的條件和欲望,教學質量無法提高。很多小學教師和家長只重視文化知識學習,對于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是導致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教育水平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我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想要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就要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只有找到問題所在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
(一)傳統教育模式的限制。
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變化較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舊堅持以自身為教學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傳授,這種情況在我國小學教育中最常見。體育課作為一門互動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只是被動接受體育理論知識和完成規定的體育項目,缺少趣味性,小學生不能提高課堂學習興趣,教學質量自然不高,務實高效的體育教學就很難實現。
(二)教師缺乏體育課堂創新意識。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對于體育教學沒有深層次的研究,沒有辦法強化課堂教育的高效性,對于小學生的運動項目、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沒有很好地把握。一些教師缺少創新意識,創新時沒有很好地結合實際情況,反而增大了小學生的體育負擔。
(三)教學設施不夠完善。
小學體育課是以活動為主的課堂教育。由于一些學校資金有限或者校方不夠重視,體育課堂配套設施顯得不夠完善。設施缺少會降低體育課堂的多樣性活動,設施安全性不夠就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身體健康。
三、打造務實高效體育課堂的實踐措施
(一)建立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追求高效課堂要尋求教學模式的改變,變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將教師在體育課堂中的“教”轉變為“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體育課堂教學中,以一節跳繩課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傳授跳繩技巧和方法,剩余時間可以聽取學生對跳繩的建議,根據學生的建議自己進行理解和加工,可以組織花樣跳繩或者跳繩比賽,提高與學生的互動性,提高趣味性。
(二)加深教師對課程改革的理解,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教師想要實現務實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要對新課標體育課程有透徹的研究。認真備課、選擇和制定適合小學生的體育項目、合理有效的布置場地與器材。如跳遠的課程教學中,如果室外跳遠就要提前看好天氣情況,如果天氣不好就要改為室內項目,要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自然情況做好預先判斷和準備;課堂之前教師還應仔細檢查沙地,看沙地是否足夠柔軟,沙地之中是否有危險物品的存在,在學生跳遠之前認真講解跳遠的安全知識,還要檢查學生身上是否有危險物品,以免學生摔倒時誤傷學生。
(三)完善體育設施,加強安全防護。
安全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的身體為基礎的教學。學校在體育設施設置上,既要安全又要具有多樣性,這樣教師才能在保證學生身體安全的情況下,將各種體育教學器材與多樣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最終真正實現務實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教育。
結語
小學生的體育教育作為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一環,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在小學生的體育教育中都應最大限度地盡到努力。增強小學生的體質不是要在體育課上不斷加大體育教學強度,而是通過創新、互動真正做出適合小學生體育教學的課程。讓小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中,不僅愿意學還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從而切實做到務實高效的體育課堂教育,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劉凱豐.小學務實高效體育課堂教學探討與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2:225-227.
[2]柳綱.上海市松江區小學生體育安全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3]唐曉霞.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實踐和研究[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9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