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萍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人才培養,尤其在校園接受教育這一階段。校園文化是學校的個性化展現,這個文化氛圍體現了師生的精神面貌和行為規范。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是當今社會趨勢,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校園文化 學生成長 特色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文化氛圍,師生在此環境下可以體現綜合面貌,體現一所學校的學習風氣,展現當代教育的獨特模式。因此,加強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建設是當今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可以促進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
1.校園文化的含義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是學校具有的特定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校園文化指的是學校具有的特定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及學校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準則。
2.明確學校教育發展目標
有了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思路決定出路,出路產生效益”。如果在學校發展過程中沒有獨特的思路,就不可能有獨特的出路;沒有獨特的出路,就不會有明顯的成效。所以,學校要本著加強“環境文化、育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設的總體理念,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打造“文化校園”、“書香校園”、“平安校園”、“綠色校園”,努力實現“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長”的辦學目標,促進學校質量提升、管理轉型、內涵發展,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共同順利發展,努力創建一個能體現學校個性化的校園文化。
3.校園文化的構建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滲透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員重視和參與。針對這一特點,我校逐步建立了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體系,學校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制定校園文化建設實施細則和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制度,學校少先隊、各學科教研組、班級、師生組織協調,齊抓共管,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任務,在學校統一主導下緊緊依靠廣大師生,整體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開展,為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向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和制度保證。
3.1校園文化活動的作用
校園文化活動是在學校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反映人們在生活方式、價值趨向、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上有別于其他社會群體的一種團體意識、精神氛圍,是維系學校團體的一種精神力量。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體現,是育人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校要充分挖掘潛力,廣泛運用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利用好廣播、櫥窗、黑板報等校園文化設施,充分發揮其宣傳作用,努力營造正確的輿論氛圍,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學校可以辦理一些廣播站活動,除了宣傳學校好人好事、扶正貶邪外,還根據學生年齡和興趣特點,在不同時段設計不同的廣播板塊,大大活躍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師生進一步交流,共同為校園文化建設盡一份力。
3.2營造校園文化氣氛
校園文化指的是學校的全面體現,包含學校的風氣、面貌、教學等,是全體師生的共同目標和遵循的價值觀念及行為準則。營造校園文化氣氛主要強調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美化校園,讓師生感受綠色的校園環境。構建綠色學校是精神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因此,學校管理者應充分利用綠色植物如大面積種草,綠化草地,選擇花卉、盆景,保護校園的花草樹木等綠化校園,改變校園校容校貌。第二點是增強校園文化概念,校園文化觀念主要體現在師生和校園管理者思想上。所以要在規劃校園文化建設上下工夫,以學校觀念文化為主導地位,學校的核心就是校園文化觀念,影響全體師生共同發展,關系今后校園文化可持續發展。
4.豐富校園文化內容
校園文化的豐富性可以促進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和特長發展。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在實踐活動中掌握多種技能,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磨煉意志,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建設校園文化不僅是精神方面的互動,在現代化課程活動中,我們還要力求突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校園是需要完善的,這里有書聲,但是不能缺少樂趣,使師生在學校中放飛思想。讓這個校園人情味更濃厚,師生能夠各盡其職,教師努力工作,學生有全面發展,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能健康學習,從而使校園成為師生不斷學習、交流和提高的場所,使師生時時處處都感受到知識殿堂的神圣,從而達到凈化心靈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興趣,學校可以舉辦一些訓練活動,如跆拳道、合唱隊、舞蹈隊、圍棋等,沒有加入的學生可以單獨開展活動,還可以舉辦多種類型的展覽。校園文化建設,展示的是一所學校的校園景觀,更是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文化背景和全校師生的精神風貌。為了加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在走廊內展示學生作品。如書法展、美畫展、手抄報展等,使校園文化活動和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自我發揮,在活動中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舉辦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朝氣蓬勃精神,充分開發學生的天賦與潛能,提高學生對社會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讓學生脫離當今社會的負面活動,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通過這些平臺可以鍛煉一些特長和技能,對學生來說是正面的幫助。
5.結語
校園文化發展情況影響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學校校園文化工作是學校的首要工作。我們要著力提高師生道德素質,遵循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追求校園文化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此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工作健康發展,增強校園文化工作的時代特色,進而實現校園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張俊民.培育健康身心成就快樂人生——“快樂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和實踐[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5(6):69-71.
[2]張迪昌.開展勵志主題教育創建特色校園文化[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4(10):51.
[3]張春生,苗峰.創建特色校園文化普及國際標準舞[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