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學強張樹珍馮翠蓮
(1.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 甘蔗研究中心 農業部熱帶作物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571101;2. 海南大學農學院,???570228)
一種簡易的甘蔗葉組織PCR模板制備方法
崔學強1,2張樹珍2馮翠蓮2
(1.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 甘蔗研究中心 農業部熱帶作物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571101;2. 海南大學農學院,???570228)
以轉基因甘蔗葉片為材料,少量嫩葉經堿并短暫高溫處理,再中和,形成裂解混合物。直接以此為模板,轉基因甘蔗外源基因bar、KP4、Cry1Ac-2A-gna融合基因及內源基因Shactin基因為靶基因,PCR擴增結果穩定、準確、重復性強,完全可以達到常規CTAB法提取的DNA擴增效果。用此方法制備的模板室溫下2周之內,4℃、-20℃下一個月之內結果不變。經多種外源基因PCR反應的反復驗證,證實了這種方法在轉基因甘蔗檢測中的廣泛適用性。該方法快速制備PCR模板,無需DNA提取過程,具有使用樣品量少,成本低、簡便、快捷等優點。
甘蔗;堿裂解;中和;PCR模板;多重PCR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世界上一種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培育高產、高糖、高抗的甘蔗新品種一直是甘蔗育種的主要目標。隨著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轉基因技術已成為甘蔗育種的重要方法。該技術通過將特定的基因導入甘蔗中,不僅可以使甘蔗的產量和品質性狀得以提高,還能縮短育種的年限和周期[1]。目前,對轉基因甘蔗植株的初步檢測,國內外的實驗室及檢測部門運用最廣泛的是PCR技術,該方法簡便快捷,靈敏度高[2,3]。然而對轉基因甘蔗進行PCR鑒定的前提是必須提取甘蔗植株基因組DNA,目前提取DNA的方法有很多種,使用最多的主要有CTAB法[4]、SDS法[5]及其改良法[6]。這些方法提取DNA所需材料多,步驟繁瑣,費時費力且純化程序復雜,因此當需要檢測的轉基因植株較多時,這些方法顯得不太適用[7,8]。本實驗擬研究出一種適用于轉基因甘蔗檢測的PCR 模板的快速制備方法。該方法快速制備PCR模板,無需DNA 提取過程,具有使用材料少,成本低、簡便、快捷等優點。尤其適合材料比較寶貴的轉基因甘蔗的預篩選和大樣本量的PCR 檢測,以期為轉基因甘蔗分子育種的實際應用創造了條件。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轉KP4基因和轉CryIAc-2A-gna融合基因甘蔗植株由本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獲得,導入轉基因植株的骨架載體為pCAMBIA3300,篩選基因為bar基因,對照植株為非轉基因ROC-22植株。
1.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2×Taq MasterMix購自康為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0 bp DNA Ladder Maker(M1101)購自東盛生物公司;瓊脂糖購自Sigma公司;NaOH、HCl、Tris-HCl等購自廣州化學試劑廠,均為分析純;PCR擴增儀T1 Thermocycle(Biometra);常溫離心機(HETTICHD-78532);恒溫水浴鍋(浦光HH-4)。
1.2 方法
1.2.1 引物設計 利用Primer Premier V 5.0分別設計合適引物,再利用Oligo V6.22對設計的引物進行評估排除引物之間的干擾,引物設計完成由上海生工合成(表1)。

表1 PCR引物序列及產物長度
1.2.2 轉基因甘蔗PCR反應模板制備 取甘蔗幼嫩葉片0.5 cm2左右剪碎,放入1.5 mL的Eppendorf管中,加入100 μL 0.25 mol/L的NaOH,將此離心管插入沸水中煮30 s,取出加入100 μL 0.25 mol/L的HCl和50 μL 1 mol/L Tris-HCl(pH 8.0)再將該管放入沸水中孵育2 min,室溫條件下10 000 r/min離心2 min,取上清2 μL直接作為模板進行PCR反應。
1.2.3 單PCR檢測甘蔗轉基因成分 以轉KP4、CryIAc-2A-gna基因甘蔗的葉片浸出液為模板,分別用表1中相應引物進行PCR反應。PCR反應體系:2×Taq Master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10 μmol/L),模板2 μL,用ddH2O將終體積調整到20 μL。KP4和bar基因PCR擴增的退火溫度為60℃,CryIAc基因和CryIAc-2A-gna基因的退火溫度為56℃,Shactin基因退火溫度為52℃,所有基因的退火時間均為1 min,PCR結束后取10 μL PCR擴增產物進行1%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
1.2.4 多重PCR檢測甘蔗轉基因成分 選取6株轉基因甘蔗作為實驗材料,陰性對照為非轉基因植株ROC-22,ddH2O作為空白對照,同時擴增KP4基因和bar基因及CryIAc-2A-gna基因、CryIAc基因和bar基因驗證該方法在轉基因甘蔗多重PCR檢測上面的可靠性及適用性。(1)KP4基因、bar基因擴增體系:2×Taq MasterMix 10 μL,模板2 μL,KP4基因和bar基因上、下游引物各1 μL(10 μmol/L),用ddH2O將終體積調整到20 μL。PCR擴增的退火溫度為60℃,時間1 min,PCR結束后取10 μL PCR擴增產物進行1%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2)CryIAc-2A-gna融合基因、CryIAc基因、bar基因擴增體系:2×Taq MasterMix 10 μL,模板2 μL,CryIAc-2A-gna融合基因、CryIAc基因及bar基因上下游引物各1 μL(10 μmol/L),用ddH2O將終體積調整到20 μL。PCR擴增的退火溫度為56℃,時間1 min,PCR結束后取10 μL PCR擴增產物進行1%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
1.2.5 堿處理葉片浸出液在不同溫度下保存的DNA穩定性 將模板分別保存室溫、4℃、-20℃的環境下,分別于7、15和30 d,進行單PCR擴增CryIAc-2A-gna融合基因檢測模板DNA的穩定性。
1.2.6 轉基因甘蔗用量對PCR模板制備的影響 以轉KP4基因甘蔗幼嫩葉作為材料,嫩葉用量設置0.25、0.5、1、1.5、2和2.5 cm26個處理,用堿處理法制備PCR模板,制備方法同1.2.2,比較PCR擴增效果。
1.2.7 轉基因甘蔗不同生長狀態對PCR模板制備的影響 分別選取轉KP4基因甘蔗生長初期幼嫩葉、生長中期綠色葉、生長中后期泛黃葉及生長后期枯黃老葉作為實驗材料,用堿處理法制備PCR模板,制備方法同1.2.2,比較PCR擴增效果。
2.1 單PCR檢測甘蔗轉基因成分
如圖1所示,以堿處理的葉片浸出液為模板,不同基因引物進行單PCR反應擴增甘蔗轉基因成分及內源基因,均能擴增出與目的基因預期大小相符的基因片段。

圖1 單PCR檢測甘蔗轉基因成分電泳結果
2.2 多重PCR反應檢測甘蔗轉基因成分
如圖2-A所示,以CTAB法提取的模板為陽性對照,6株轉KP4基因植株堿處理的葉片浸出液為模板,同時加入KP4基因及bar基因引物,均能擴增出與陽性對照大小相同的基因片段。如圖2-B所示,以轉CryIAc-2A-gna基因植株堿處理的葉片浸出液為模板,同時加入CryIAc基因、bar基因及CryIAc-2A-gna基因引物,均擴增出了與陽性對照大小相同的基因片段。

圖2 多重PCR反應檢測甘蔗轉基因成分電泳結果
2.3 堿處理葉片浸出液在不同溫度下保存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堿處理的葉片浸出液分別保存于常溫、4℃、-20℃條件下,3種條件下保存7 d的模板均能擴增出目的基因片段且擴增結果無顯著差異(圖3-A);室溫保存15 d的模板有部分擴增產生了雜帶,未能擴增出目的基因片段,而4℃、-20℃保存的模板均能擴增出特異的目的基因片段(圖3-B);室溫保存30 d的模板均擴增出非特異條帶,未能擴增目的基因片段,4℃、-20℃保存的模板仍可擴增出特異的目的基因片段(圖3-C)。

圖3 模板DNA在不同溫度下保存7 d(A)、15 d(B)和30 d(C)的PCR擴增電泳圖
2.4 轉基因甘蔗不同生長狀態及不同用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如圖4所示,對樣品不同生長狀態下的葉片制備的模板進行KP4基因及bar基因的擴增結果表明,幼嫩葉擴增條帶最亮,隨著葉片的老化,擴增條帶漸暗,葉片成枯黃時雖能擴增條帶,但條帶已很模糊。對不同樣品用量制備的模板進行KP4基因(圖4-A)及bar基因(圖4-B)的擴增結果表明:取0.25 cm2左右的嫩葉剪碎制取的模板擴增條帶較不清晰,葉面積在0.50-2.5 cm2之間制備的模板擴增結果無顯著差異。

圖4 樣品不同生長狀態及不同用量所制取模板的PCR擴增圖
本研究的出發點是為大批量的轉基因甘蔗建立一種簡便、快捷的檢測方法,為甘蔗分子育種工作奠定基礎。運用本實驗的方法僅需要取幼嫩葉片微量的葉尖即可進行上百次的PCR反應,同時堿處理法制備PCR模板僅需加熱和中和兩個過程,區別于傳統的CTAB法和SDS法,可以省去低溫研磨、DNA抽提等繁瑣步驟,雖然此方法制備的模板可能含有蛋白質、鹽類等雜質,但通過實驗對單基因和多基因擴增實驗反復驗證,證明其在轉基因檢測中的可靠性。該方法在轉基因水稻[9,10]、小麥[11]檢測中已有相關文獻報道,并在檢測中得到了實際運用。針對甘蔗快速制備PCR模板的方法之前已有文獻報道,如陳忠良等[12]用于甘蔗SSR-PCR模板制備采用的改良SDS法、DNA快速提取法;陳平華等[13]快速制備大批量甘蔗模板的堿裂解葉片法等。陳忠良等采用的改良SDS法在傳統SDS法基礎上進行了操作步驟的簡化,DNA快速提取法則是直接用提取液來處理甘蔗葉片,之后在處理液中加入蛋白酶K進行水浴和冰浴處理,離心取上清并加入RNaseA,最后即可制取模板。這兩種方法與本實驗的堿裂解法相比操作步驟相對繁瑣,成本較高,但其具有制取的模板所含雜質較少的優點。陳平華等[13]采用的堿裂解葉片法與本實驗的方法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采用的裂解液與中和液有明顯區別,其所用裂解液為KOH與Tween-20的混合液,中和液為Tris-HCl與EDTA的混合液,而本實驗采用的裂解液NaOH溶液,中和液為HCl和Tris-HCl。陳平華等的方法與本實驗方法相比所用試劑較多,成本較高但與本實驗擴增效果無明顯差別。
實驗在樣品不同生長狀態下制備模板擴增結果表明,幼嫩葉較宜制備模板。其原因可能是幼嫩葉所含DNA量大,加熱處理細胞易破裂,而隨著葉片的衰老,其體內的DNA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同時DNA從細胞中釋放的難度也有所加大。對樣品用量研究表明,0.5 cm2左右嫩葉就能滿足實驗的要求,且隨著樣品用量的增加模板擴增結果并無顯著變化。其原因可能是在提取試劑一定的情況下,樣品量的加大并不能使制取的模板量增大。對模板穩定性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模板放置于室溫條件下穩定性較差,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室溫條件,利于菌類生長,導致模板的降解。4℃、-20℃的條件較常溫不利于菌的生長,同時較低的溫度更有利于穩定模板DNA的結構,一般能保存較長時間。本實驗對條件的摸索確定將為后期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礎,提供參考。
以轉基因甘蔗葉片為材料,0.5 cm2左右嫩片經堿并短暫高溫處理,再中和,形成裂解混合物。直接以此為模板,轉基因甘蔗外源基因及內源基因基因擴增結果穩定、準確、重復性強。用此方法制備的模板室溫下2周之內,4℃、-20℃下一個月之內結果不變。本方法制備的甘蔗葉組織模板可用于后續轉基因甘蔗檢測。
[1]甘儀梅, 張樹珍, 曾凡云, 等. 甘蔗轉基因育種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報, 2013(3):1-9.
[2]郭斌, 祁洋, 尉亞輝. 轉基因植物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0, 2:120-126.
[3]Gachet E, Martin GG, Vigneau F, et al.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by PCR:a brief review of methodologies available[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1998, 9(11):380-388.
[4]Murray MG, Thompson WF. Rapid isol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lant DNA[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80, 8(19):4321-4326.
[5]單志, 吳宏亮, 李成磊, 等. 改良SDS法提取多種植物基因組DNA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 2011, 8:113-115.
[6] 王英, 邱海燕, 高和瓊, 等. 甘蔗基因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 2008, 12:44-49.
[7]Lodhi MA, Ye GN, Weeden NF, et al.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DNA extraction from grapevine cultivars andVitis species[J].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1994, 12(1):6-13.
[8]Aljanabi SM, Martinez I. Universal and rapid salt-extraction of high quality genomic DNA for PCR-based technique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7, 25(22):4692-4693.
[9] 桑賢春, 何光華, 張毅, 等. 水稻PCR擴增模板的快速制備[J].遺傳, 2003, 6:705-707.
[10]張啟軍, 呂川根, 宗壽余, 等. 一種快速檢測水稻外源基因的方法[J]. 分子植物育種, 2007, 5:729-734.
[11]汪秀峰, 楊劍波, 吳麗芳, 等. 小麥葉片直接用于PCR和RAPD反應的方法[J]. 遺傳, 2002, 3:332-334.
[12]陳忠良, 秦翠鮮, 郭元元, 等. 一種適用于甘蔗SSR-PCR的DNA快速提取方法[J]. 廣西農業科學, 2010, 11:1155-1157.
[13]陳平華, 王恒波, 許莉萍, 等. 堿裂解葉片兩步快速制備PCR模板技術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 2010, 3:422-429.
(責任編輯 狄艷紅)
A Simple Method for Preparing PCR Template of Sugarcane Leaf Tissue
CUI Xue-qiang1,2ZHANG Shu-zhen2FENG Cui-lian2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of CATAS,Sugarcane Research Center,Key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 for Tropical Crops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Haikou 571101;2. College of Agricultur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
Using transgenic sugarcane leaves as materials,a small amount of young leaves were treated by alkali and transient heat,then neutralized,and cracking mixture was formed. The mixture was directly used as the template of PCR,and transgenic sugarcane exogenous gene of bar,KP4,CryIAc-2A-gna and endogenous gene Shactin as target genes,the amplified results were stable,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which reached the same effect of DNA amplification by conventional CTAB method. The templates by this method were still 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2 weeks and at 4℃,-20℃ for 1 month. A series of exogenous gene PCR reactions were tested,which verified that this method was widely available in the detection of transgenic sugarcane. The method is fast for preparation of PCR templates without DNA extraction process,owing the advantages of requiring less material sample,low cost,simple,rapid,and efficient.
sugarcane;alkali lysis;neutralization;PCR template;multiple PCR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6.03.012
2015-09-11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ITBB140502),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基金(CARS-20-2-5)
崔學強,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細胞與分子生物學;E-mail:yncuixueqiang@126.com
馮翠蓮,女,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甘蔗生物技術;E-mail:fengcuilian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