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凡董文賓付瑜樊成李雨虹
(1. 陜西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西安 710021;2. 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西安 710048)
鐵皮石斛莖段快繁技術的研究
歐陽凡1董文賓1付瑜1樊成2李雨虹1
(1. 陜西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西安 710021;2. 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西安 710048)
通過組織培養建立鐵皮石斛快繁體系,為更好利用開發鐵皮石斛提供原料。以鐵皮石斛莖段為外植體,研究不同種類和濃度配比的激素和天然添加物對組培過程中不定芽的誘導和叢生芽的增殖的影響,篩選出各階段最適培養基。結果表明,不定芽誘導最適激素配比為NAA 1.0 mg/L + BA 2.0 mg/L,叢生芽增殖最適培養基為NAA 0.5 mg/L + BA 1.0 mg/L +香蕉100 g/L +活性炭100 g/L。以莖段為途徑建立鐵皮石斛快繁體系高效穩定的獲得組培苗是可行的。
鐵皮石斛;不定芽;叢生芽;快繁
鐵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又名黑節草,為蘭科石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浙江、云南及陜西等地。鐵皮石斛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其新鮮莖或干燥莖均可入藥,民間有“救命仙草”之美譽,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鐵皮石斛具有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等諸多功效[1]。鐵皮石斛自然條件下不易萌發,生長極其緩慢[2],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苛刻。由于長期的過度采集加上生態環境的惡化,鐵皮石斛野生資源日趨稀少。為保護這一珍稀物種,近年來國內外廣泛開展鐵皮石斛組織快繁技術的研究,已確定了通過組織培養培育大量試管苗,發展鐵皮石斛人工栽培是解決鐵皮石斛資源緊缺問題的有效途徑[3]。
目前鐵皮石斛外植體材料選用最為廣泛的是種子和莖段。以種子作為外植體,操作簡單,增殖系數高,分化能力較強[4],但后代性狀不穩定易變異。而用莖段為外植體誘導時間短、發生過程簡單,能較好地保持母本的生物學性狀和經濟性狀[5],但增值系數低、苗存活率低。本研究探討了不同激素和天然添加物對莖段組培過程中叢生芽的誘導和增殖的影響,并篩選出最佳培養基。
1.1 材料
鐵皮石斛為浙江雁蕩山軟桿矮腳品種,由陜西省略陽縣秦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滅菌處理 選取長勢良好,均勻,葉片繁茂的鐵皮石斛當年生幼嫩莖段,流動自來水沖洗10 min后用濾紙擦凈。在紫外線照射20 min過的超凈工作臺上用剪刀將莖段切成長度為1-1.5 cm的帶節小莖段,先用75%酒精浸泡1 min,后用0.1%升汞消毒10 min,無菌水沖洗6-7次待用。
1.2.2 不定芽的誘導
1.2.2.1 單因素實驗 將消毒好的莖段接種在添加不同濃度6-BA、NAA和蔗糖的不同處理的MS基本培養基上,進行叢生芽的誘導培養。每個處理接種外植體6瓶,每瓶接種5個莖段,重復3次。培養30 d后統計不定芽的誘導數和誘導率。誘導率(%)=(誘導出不定芽的外植體數/總外植體數)×100%。
1.2.2.2 正交實驗設計 根據單因素實驗選出每種因素最優濃度,進行L9(34)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實驗設計,實驗操作處理同上。
1.2.2.3 叢生芽的增殖 在不定芽誘導培養基中培養60 d后,選取長1-2 cm的不定芽切下,接種到添加不同6-BA和NAA的9種不同處理的MS基本培養基上,進行叢生芽增殖。每個處理接不定芽6瓶,每瓶接種4個芽,重復3次。培養30 d后繼代培養,以30 d為一個周期,90 d后統計叢生芽的繁殖系數。
繁殖系數=增殖所得叢生芽的總芽數/接種長出叢生芽的芽數
選取長勢均勻一致的叢生芽,接種到附加不同天然添加物的基本培養基,每個處理接種叢生芽2株,每瓶接種10瓶,重復3次。培養30 d后統計芽的株高、增殖芽數和增殖葉數。
1.2.3 培養條件 實驗采用的培養溫度為(25±1)℃,光照強度2 000 lx,光照時間為12 h/d。
1.2.4 數據處理 運用SPSS23.0進行數據方差分析和顯著性研究。
2.1 單一因素對不定芽誘導的影響
生長調節因子植物激素,是植物組織培養中發揮生物學效力最強的培養因素,在植物組織培養中最常用的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本實驗選用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NAA和BA來研究。在接種莖段后的7-15 d內,不同處理瓶內的莖段開始萌發出細嫩小芽。空白對照率先萌芽,添加激素的處理組略有遲緩,但后期從芽的數目和芽的健壯情況來說都明顯優于空白組。如圖1所示,隨著BA的加入會先減弱不定芽的誘導,隨著濃度增高又明顯促進了芽的誘導,當達到2.0 mg/L后其對芽的誘導開始起到抑制作用。如圖2所示,NAA對不定芽誘導的影響是先增大后減小,在0.6-1.0 mg/L濃度范圍內表現出顯著的促進作用,在0.8 mg/L到達最高點。如圖3所示,蔗糖對不定芽誘導率的影響較為平緩,誘導率維持在一定水平內波動,可以發現30 g/L的蔗糖添加量有最大的促生芽作用。

圖1 BA濃度對不定芽誘導的影響
2.2 正交實驗分析結果
根據前面單因素實驗設計得出每種因素的最佳濃度,設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實驗,如表1所示。
以NAA、BA、蔗糖綜合作用進行不定芽誘導正交實驗,結果(表2)表明,3種因素以適當比例綜合作用比單獨使用時不定芽的誘導率要優于任何一種激素單獨處理。處理8(NAA 1.0 mg/L+BA 2.0mg/L+蔗糖26 g/L)達到了86%的最高誘導率(圖4),處理9次之,相比于單一因素有顯著的綜合促進作用。由表3方差分析可知,NAA和BA對不定芽的誘導影響顯著,且BA要重要于NAA,蔗糖對其影響不顯著。綜合單因素和正交實驗設計,得出不定芽誘導培養基最優配方為:NAA 1.0 mg/L+BA 2.0 mg/L+蔗糖30 g/L。

圖2 NAA濃度對不定芽誘導的影響

圖3 蔗糖添加量對不定芽誘導的影響

表1 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設計

圖4 不定芽的誘導

表2 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

表3 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結果的方差分析
2.3 不同激素配比對叢生芽增殖的影響
針對叢生芽的增殖,設計了兩因素三水平的完全隨機實驗,增殖的叢生芽如圖5所示。統計結果(表4)表明,所進行的激素配比都能顯示對芽的增殖有促進作用。當NAA在較低濃度時BA濃度的變化對叢生芽增殖的影響無明顯區別,隨著NAA濃度的提高,BA對叢生芽增殖的影響呈現著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說明或高過低濃度的BA對芽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整體來看,NAA對芽增殖的影響隨著濃度增高而逐漸開始抑制。選取合適的濃度對芽的增殖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其中處理5(圖5-A)最優達到了4.5倍的繁殖系數,莖稈粗壯葉片繁茂叢生芽眾多,其次處理1(圖5-B)的繁殖倍數有3.6,表明此激素配比下也有明顯的促生長作用。綜合來看,得出叢生芽增殖的最優激素配比為:NAA 0.5 mg/L +BA 1.0 mg/L。

圖5 叢生芽的增值

表4 兩因素三水平完全隨機實驗結果
2.4 不同天然添加物對叢生芽增殖的影響
在鐵皮石斛的組培快繁中,天然添加物的加入往往會對組培苗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次實驗中選用了香蕉汁、椰子汁、馬鈴薯汁和活性炭,結果(表5)顯示,對比空白組,香蕉汁(圖6-a)在株高、增殖芽數和增殖葉數都有一定的升高,尤其是葉片數顯著增多,表明香蕉汁對叢生芽的生長有綜合性多方面的促進作用,尤其是促進葉的發育。椰汁與空白對照相比無明顯的差異,可見椰汁的加入對生長無明顯促進或抑制作用。馬鈴薯汁的加入有效增加了株高和增殖芽數,說明馬鈴薯汁能促進莖和芽的生長,但對葉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是馬鈴薯所含的活性物質影響了葉的增殖機制。活性炭的加入(圖6-B)顯著促進了叢生芽各項生長指標,可能與吸附代謝廢物改善生長環境有關。比較來看,香蕉汁的功能最全面且顯著,活性炭可促進叢生芽增殖。從而得出叢生芽增殖的最佳培養基為:NAA 0.5 mg/L + BA 1.0 mg/L +香蕉汁100 g/L +活性炭100 g/L。

圖6 不同天然添加物對叢生芽增殖的影響
培養基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濃度及配比對鐵皮石斛組織培養中芽的誘導與分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在本實驗中有著明顯體現。由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單一的NAA或BA在一定濃度內對不定芽的誘導有明顯促進作用,過高或過低可能起到抑制作用。在NAA和BA交叉配比的實驗結果分析,明顯優于單一激素作用,也證明了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協同調控作用在組織培養中的重要性。在正交實驗過程中發現,誘導率最高的激素配比組誘導出的芽不一定是最為健壯的,誘導率低的處理組長出的芽可能更為健壯,可能是因為同一外植體誘導出的芽越多其吸收的營養物質得到分流越多,影響了長勢。要使芽誘導率既高且健壯,可能需研究芽誘導的動力學過程,檢測指標也不應是單一的誘導率。另外,進行不定芽誘導的實驗中所有處理組都直接誘導出了不定芽,并未出現宋順等[6]實驗中誘導出原球莖的現象,可能是原球莖的誘導需要更高濃度的BA。
控制細胞分裂素類和生長素類兩者的濃度,可以控制芽或根的分化,細胞分裂素/生長素的比值大時有利于芽的形成,比值小時則有利于生根[7]。本實驗也證明了在基本培養基中添加低濃度的NAA、6-BA能促進腋芽誘導和增殖,高濃度的NAA、6-BA不利于腋芽的萌發和分化,選取合適的濃度和配比對組培苗的生長有關鍵性作用。另外與前人研究出的激素配比[8,9]不同,可能與選用石斛品種和外界環境控制有關。

表5 不同天然添加物對叢生芽增殖的影響
天然添加物的加入往往是利用其豐富的營養物質,使組培苗更易能適應于培養基環境,從而達到快速繁殖的目的。本實驗發現香蕉汁對叢生芽有顯著促生長作用,尤其是葉片增殖上。馬鈴薯汁對從生芽增殖效果不明顯,甚至還會抑制葉片生長。這與蔣林等[10]的實驗結論一致,香蕉泥對石斛芽的增殖和生根壯苗效果突出而土豆泥主要用于壯苗。活性炭的加入有效促進了組培苗生長不褐化,可能與吸附了代謝產生的廢物和減弱光照有關。
以莖段為途徑建立鐵皮石斛快繁體系高效穩定的獲得組培苗是可行的。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協同調控作用在組織培養中很重要,得到的不定芽誘導最適激素配比為:NAA 1.0 mg/L+BA 2.0 mg/L;叢生芽增殖最適培養基為NAA 0.5 mg/L+BA 1.0 mg/L+香蕉100 g/L+活性炭100 g/L;香蕉汁和活性炭的加入能有效促進組培苗生長。
[1]吳建, 王建方, 方玲, 等. 國內鐵皮石斛研究概況[J]. 中國藥學雜志, 2013, 48(19):1610-1614.
[2]鄭志仁, 朱建華, 李新國, 等. 鐵皮石斛的離體培養和快速繁殖[J]. 上海農業學報, 2008(1):19-23, 137.
[3]范俊安, 王繼生, 張艷, 等. 鐵皮石斛組培品與野生品的形態組織學和多糖含量比較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05, 21:1648-1650, 1659.
[4]魏麗芳, 于桂芬, 馮國寶, 等. 鐵皮石斛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 2013, 35:13561-13563.
[5]戴小英, 張淑霞, 周莉蔭, 等. 鐵皮石斛不同外植體組培快繁技術比較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 2011, 10:122-126.
[6]宋順, 許奕, 王必尊, 等. 不同培養基成分對鐵皮石斛組織培養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 2013, 13:133-139.
[7]洪森榮, 肖波, 江靜. KT和NAA對鐵皮石斛帶芽莖段生長發育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 2012(1):55-56.
[8]戚華沙, 潘梅, 黃賽, 等. 鐵皮石斛莖段組織培養技術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 2013, 13:32-34.
[9]張紅兵, 武蕓, 劉金龍, 等. 鐵皮石斛莖段組培快繁體系的改良研究[J].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3):282-284.
[10]蔣林, 卓宇, 莫昭展, 等. 流蘇石斛叢生芽增殖和生根的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 2012, 23(9):2310-2312.
(責任編輯 狄艷紅)
On the Rapid Propagation Technique of Stem Segments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OUYANG Fan1DONG Wen-bin1FU Yu1FAN Cheng2LI Yu-hong1
(1. College of Food & Biological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21;2. Shaanxi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Xi'an 710048)
A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tissue cul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raw materials for better use and development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Using stem segments of D. officinale as explants,effects of the differential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natural additives on the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shoots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cluster shoots were studied;and the optimal mediums at different culture stages were sele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hormone ratio for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shoots was NAA 1.0 mg/L and BA 2.0 mg/L,a combination of NAA 0.5 mg/L,BA 2.0 mg/L,banana juice 100 g/L and activated carbon 100 g/L was the optimal medium for the proliferation of cluster shoots. It is feasible to obtain the efficient and stable plantlets by establishing high efficiency and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from stem segments of D. officinale.
Dendrobium officinale;adventitious shoot;cluster shoot;rapid propagation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6.03.010
2015-05-25
歐陽凡,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保健食品的研究與開發;E-mail:oouuyyff@163.com
董文賓,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食品新材料制備及應用;E-mail:45282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