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國京劇妝容服飾元素的研究,及對京劇妝容服飾在繪畫中的體現和發展,至在更好的用現代油畫語言表現百年傳統京劇的藝術元素精髓。引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只有傳統才是最時尚的”我堅信,沒有魅力可以私藏,沒有時尚可以阻擋。只要我們能潛心研究,努力進取,中國京劇油畫必將會展現出耀眼的光芒。
關鍵詞:京劇;妝容;服飾;油畫
京劇在千百年中華文化的沉淀中,早已形成自己獨特的”符號性”語言。它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以其獨特的藝術性,綜合性的舞臺藝術面貌存活至今,在世界的藝術領域仍散發著神秘而耀眼的光芒。京劇內容豐富,源遠流長,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京劇中的妝容,服飾是以視覺形式傳達的“符號性的抽象元素”。在京劇中,妝容服飾等藝術元素頻繁的作為繪畫客體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其藝術的表現形式紛繁復雜,多姿多彩。在這個注重發展民族文化的時代,藝術的傳承成為了新一代畫者的目標,其中作為當代主流繪畫中的油畫,呈現出眾多以京劇藝術元素貫穿始終的優秀作品,藝術家們通過對京劇文化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提取京劇的藝術元素以油畫的繪畫語言形式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表現形式呈現出來。
“京劇”與“繪畫”看是兩個無任何交集的藝術卻早已構架起一座藝術融合的橋梁,談到京劇,就談到了中國文化,文化是什么呢?那中國文化又從何談起呢?我無法給出明確的概念,因為這個定義太過廣泛與深沉,包羅萬象。但我想,文化首先應該包括一個民族的精神,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包含這個民族的信仰,以及它所特有的語言的表達形式和相關的思維方式,這真的是太過抽象,無法給出確切的定義,但它卻能通過文學,戲劇,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讓想了解的人感受到其中的奧妙,也就是說真正構架起這座橋梁的是“民族文化”。
對于京劇妝容服飾內容的繪畫創作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在民間民俗的藝術中。但具體在合適出現的,很難定論,根據文獻的記載,表現戲曲妝容服飾的繪畫早在漢代就已石像畫的形式,出現了以舞蹈,武術,說唱等藝術形式方面為表現語言的繪畫。之后戲劇又以各種繪畫表現形式相繼出現。而京劇早期的繪畫創作大約是在晚清時期出現的。繪畫藝術是京劇妝容服飾表現形式的支撐,它利用繪畫中符號性語言、象征性表達、構成形式的體現等特點來充實完善京劇中的妝容和服飾的表現形式。正是經歷了一個這樣漫長的發展過程才成為了今天所見的藝術形式。
京劇戲曲藝術是中國繪畫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華夏民族獨特的地域文化和審美特征。西方油畫的傳入,不代表繪畫語言的全面改變,在吸取西方繪畫形式的同時,也要激發華夏民族文化本元,探索地域性繪畫藝術,因此中國京劇藝術元素在油畫繪畫中頻繁出現。而在京劇中,妝容和服飾的藝術語言最為獨特。油畫,作為一個西方外來畫種,在諸多方面都與中國文化的傳達方式相差甚大,想要將兩種文化藝術恰到好處的融合,必須要經過一個融合和轉化的過程,這不但是在形式上的整理,主要表現在文化間的相互吸收與融合,而在京劇中元素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元素”一詞在辭海里面則是包含有要素的意思。構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可稱之為“要素”。而在京劇中人物妝容和服飾是劇中人物不可缺少的藝術元素之一。這些在早期油畫創作中都可見到它的身影,而它本身就是通過藝術元素的構成表現出舞臺中的視覺形象。 在經過百年的沉淀之后,在這些元素中無一不體現出中國所獨有的審美韻味。作為從西方漂洋過海流傳過來的繪畫形式,通過國人畫者完善的掌握,使得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油畫精髓很好的融合。中國的傳統繪畫與傳統戲曲都根植于中國民族文化的土壤,雖然是兩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形式,但是其美學理念與表現手法是相通的,所以將它們相融合,用國畫來表現戲曲題材可以說是門當戶對。然而,油畫藝術作為一門純粹的外來畫種,要用西方的材料和技法來表現我們東方的傳統文化,它們之間能否完美地相融合,怎樣融合,特別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中國,對于我們年輕的藝術工作者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僅是在繪畫技法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我們該怎樣運用西方的這一繪畫形式將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精髓更好地繼承并發揚光大。前人的探索與研究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讓我們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比如,在關良、林風眠等畫家的作品中就能夠讓我們充分的體會到他們對于傳統之變與中西之合的感悟,這給我們的藝術創新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隨著文化的發展,現代人對于中國的傳統戲曲有了新的看法,看戲已不再是老年人的愛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到其中,當然也有許多的年輕藝術家出于對戲曲的偏愛而選擇戲曲題材進行創作,如畫家劉令華、王占欣、謝中霞、唐勇剛及錢流等青年畫家都在戲曲題材的油畫創作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體現出各自獨特的藝術魅力。如畫家劉令華創作的《貴妃醉酒》作品,這幅作品是他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一氣呵成創作的巨幅畫作,他在畫布上揮灑自如,筆觸渾厚有力,構圖新穎,色彩濃郁。藝術的根源來自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各類藝術的土壤。中國傳統繪畫以寫意為最高的審美標準,它集中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和理念,而油畫藝術是純粹的外來物種,它體現的是西方的文化和意識,但它在當代中國又是現代藝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將這兩種文化的藝術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中國油畫在中國長足發展的關鍵所在。中國戲曲也好,架上藝術也罷,傳統與現代的相遇是任何國家和民族都不能避免的問題。中國傳統戲曲與現代藝術的碰撞,傳統油畫藝術與現代油畫藝術的交融,東方的傳統戲曲與西方的現代油畫的對接,都是我們現代人熱心關注的話題,而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不僅使它具有濃郁的東方特色,而且其“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的寫意性美學理念在當今的世界藝術畫壇中越來越顯示出其神奇的魅力,并孕育出極具中國特色的意象油畫,其中包括美妙的戲曲寫意油畫。
作者簡介:齊政清(1990.7-),男,河南鄭州人,沈陽師范大學14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