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
摘要:早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印度佛教就已經被初步進入我國并且得到迅速發展,從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句里便能窺得一二,而在往后漫長的歲月中,印度佛教逐漸與我國本土的儒教、道教等思想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一種具有中國本文特色的禪宗文化,并且一直延續至今并廣泛運用在現代設計當中,本文將重點圍繞禪宗美學與現代設計追求的境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禪宗美學;現代設計;建筑;廣告;境界
引言: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日益提高,對于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追求時尚感、設計感、現代美的同時還要求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舒適性,而禪宗美學提倡的天人合一、萬物和諧的理念與人們對于現代設計的要求不謀而合,因此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選擇在現代設計中融入禪宗美學,以期能夠達到其倡導的自然和諧的境界。
一、禪宗的美學的概述
(一)禪宗文化的歷史淵源
我國佛教共有八大宗派,禪宗便是其中之一,引起在佛教修行中主張參禪、悟禪、修習禪因而被人們稱之為禪宗。佛教傳入我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東漢末年,發展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形成一定規模,當時我國有過半的國民信奉佛教,而后發展至唐朝時期佛教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度,伴隨著大唐高僧玄奘歷經千辛萬苦遠赴古印度求取真經并將其傳入我國,佛教在漢地得到廣泛傳播并逐漸演變形成了各大宗派,包括法性宗、華嚴宗、天臺宗、唯識宗、法相宗、凈土宗等等,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推移,只有凈土宗和禪宗得到了持續的發展。禪宗在將儒教、佛教、道教的思想精髓融合在一起之后逐漸形成了一種帶有中國色彩、充分體現國人生活智慧的文化,即禪宗文化。禪宗文化是對佛教的接納和創新,主張利用靜心冥想、參悟的方式尋找人生的終極追求,達到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
(二)禪宗美學的發展由來
中國美學發展歷史上總共經歷三次綜合兩次突破。荀子在儒家美學當中融入了周朝的禮樂文化,因此被看做是我國美學史上的第一次綜合;魏晉南北朝時期,建安七子中的王弼和嵇康將儒教和道教的思想理論與玄學相綜合,因此是我國美學史上的第二次綜合;第三次綜合就是禪宗美學,即將印度佛教與中國本土的道教和儒教相互綜合。兩大突破指的是玄學美學和由玄到禪的美學突破,即禪宗美學,這也正式標志著禪宗美學已經由最初的朦朧形態發展至成熟階段[1]。
(三)禪宗美學的內在精髓
禪宗要求參禪者通過不斷參悟和修習最后能夠達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后再回歸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地步,以參禪悟道的眼光看待山水,參禪者在剎那間頓悟,達到回歸質樸本心的同時還能夠升華到另一個高層次的境界當中,這就是禪宗追尋的最高造詣。禪宗美學中首先強調的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我們亦可以將追尋自然、崇尚本真看做是禪宗美學的內涵,另外通過將各種自然現象例如云雨雷電等按照人類的意志和想法相互組合在一起也能夠體現出禪宗美學,此時人類與自然相互融合在一起,達到了物我合一、超越自我的境界。
(四)禪宗美學蘊含的境界
禪宗美學中蘊含的境界以追尋天人合一、渾然天成為主要表現形式,但真正的境界則是達到在任何事物中皆能夠參禪悟道,求得真理,在風雨中參悟禪、在云雷中參悟禪、在山川溪流中參悟禪,參悟到禪其實就是人生哲理,這種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既清晰又模糊、既言語盡又意無窮,禪宗美學主張內在本質的美而非外在表象的美,將人的生命以及主觀感受放置在第一要義,因此禪宗美學既代表著生命中的美同時也代表著人類感知中形成的美[2]。
二、禪宗美學與現代設計的融合
(一)提倡簡約簡單
禪宗美學中最為重要的理念就是崇尚自然,因此在現代設計當中講求化繁為簡和適當留白,提倡用簡約、簡單美代替復雜美。主要表現形式為大量使用帶有簡單利落風格的直線線條,省略多余部分在保證舒適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留事物質樸本真的形狀和形態,從而在滿足人類身體舒適感的同時也能夠滿足其精神和心靈上的需求。比如說日式風格中最常見的木制桌椅,以原木被切割開來的橫截面作為桌面,保留原木的顏色只對其進行打磨和拋光處理,配上四根大小等同的圓木樁即成為一個茶幾,看似樸實無華卻又精巧雅致,令人倍感親切自然,這也正好與禪宗美學追求簡單質樸、不夸張、不炫耀的境界相符,將現代設計上升至心靈的高度。再比如在茶室設計當中,墻壁上只通過懸掛一幅山水畫作為裝飾,這種虛實相生、一即是多的理念與禪宗美學中的“禪心”不謀而合,看似少實在多,由物質上升至精神的高度[3]。這樣簡約簡單的禪宗美學還體現在現代服裝設計當中,比如說在現代很多婚紗設計當中,越來越強調優雅簡潔,用柔和的線條與圖形代替繁雜冗余的裝飾,去除一切多余的蕾絲花邊、鉆石珠寶裝飾設計,只保留婚紗最原始的面料,充分運用禪宗美學中“崇尚自然”的理念將面料自然拼接在一起,弱化做作刻板的人工設計的痕跡,以追尋新娘和婚紗之間物我合一的境界為中心,提倡清新自然、高貴典雅、莊重大方的視覺效果,這種簡約風格的婚紗不僅降低了新娘的穿著難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婚紗的舒適性,讓新娘能夠在穿上婚紗的那一刻起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日本服裝設計大師三宅一生則是服裝設計界公認的將禪宗美學進行完美詮釋的設計師,其設計的服裝無論是面料、設計、剪裁還是最終呈現的整體效果,無一不在展現著禪宗美學回歸本我、探究內心的至高境界,首先在面料選擇上,三宅一生喜歡使用灰黑色為主暗色系麻布面料或是傳統的扎染色的紡織棉布,為了能夠使得造型效果新穎多變,設計師往往會將大色塊的面料拼接在一起,極具東方古典色彩;在設計中三宅一生經常會將許多生活中的自然物質添入其中,從而充分體現出天人合一的空靈境界,比如說在其設計的服裝當中經常能夠看到用樹皮做的胸針、貝殼形狀的紐扣、口袋周邊繡有水草圖樣、甚至會將衣服故意做出褶皺效果等等,每一個細微的設計之處都體現著禪宗美學中所提倡的自然隨性。
(二)提倡天然自然
現代設計中融入禪宗美學追尋物我合一的理念與境界,摒棄了追求炫彩奪目的視覺效果,轉而更加注重人性化和人文色彩。首先設計師不再為了凸顯自身的設計功力和“適用性”,盲目為產品添加許多多余的附加功能,而是以回歸純真本質,初心初衷為核心,在材料選擇上多使用天然材料例如木材、竹材等,代替鋼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以追求材料本身的天然色彩代替人工色素,以黑白原色代替其他絢爛色彩,同時更加站在客戶的角度和立場上完成設計,盡量將客戶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原原本本的表現出來,設計出極具實用性和自然感的產品。提倡天然崇尚自然的禪宗美學同樣也體現在現代廣告設計當中,比如說風靡全球的無印良品,它沒有任何的廣告標語,只有無印良品四個日文漢字,既充分展現了其商標功能同時也向顧客傳遞出追求本質、省略浮華的概念,將簡約而不簡單的禪宗美學發揮得淋漓盡致。再比如日本北海道巧克力的包裝設計中,以大面積的白色作為主色調,沿著包裝盒有一條略有寬度的黑色線條將其圍住,在包裝盒蓋子的左上角用黑底白字的篆文刻著北海道三個字,而在整個包裝盒蓋的上方則是由寥寥幾筆淡墨勾勒出的些許流云,再無其他多余的點綴設計,大量的留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不僅與北海道著名的雪景相呼應,同時這種“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和諧靜謐的藝術境界也正是禪宗美學的真實體現,與其倡導的返璞歸真、回歸本性相一致。
(三)以靜態美為主
禪宗常說的一句話是:“拋棄世俗,永留寧靜之地”,運用在現代設計中主張體現設計的靜態美,達到禪宗追求和向往的寧靜致遠的境界,例如在《一冊書》的封面設計當中,每一期的封面都是在純白底色上放置一件日常的自然物品,有時是一把木勺、有時是一塊圓滑的鵝卵石、有時是一個茶杯,甚至有一期的封面就是一張被揉皺了的白紙,這些看似簡單卻暗含深度和厚度的物品正是設計師將禪宗美學中追求自然、空靈寧靜的靜態美融入進現代設計當中,營造出萬物和諧、虛靜侘寂的設計意境[4]。在無印良品中的桌椅床凳中,也兀自體現著“與世獨立”般的靜態美,這些桌椅床凳都是選用名叫“Tamo”的水曲柳制作而成,這種材料既柔軟又堅韌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穩固性,無印良品將材料本身帶有的淡褐色原原本本的保留下來,與此同時也將水曲柳在生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平直顆粒一并保留下來,使得整體的桌椅床凳好像剛剛是自然的產物,從森林深處自然形成的樣子,渾身上下散發出淡淡的沉靜美、自然美、柔和美,為使用者提供心靈上的放松和靈魂上的慰藉。這種化繁為簡的設計也正是由禪宗美學中倡導擺脫世俗束縛、尋求順其自然、萬物皆空的境界相吻合,也正是禪宗美學中追尋的“佛陀”境界構造出無印良品如今隨性自然的藝術風格。
三、禪宗美學與現代設計融合的未來趨勢
(一)禪宗美學與現代科技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現代設計想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獲得持久穩定的進步,就需要積極與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而禪宗美學也同樣如此,這有緊跟社會的腳步,積極與現代科技相互結合才能使得禪宗美學永葆活力與生命力。比如說在現代包裝設計當中,很多設計師為了在其設計中體現出自然、質樸、沉靜、柔美的禪宗美學,會運用大量的古典紋樣,但是隨著產品數量的增多,帶有禪宗美學的包裝設計也越來越大同小異,缺乏獨特性和新穎性。因此需要借助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和專業的平面設計軟件,對傳統的古典紋樣進行創新和改變,首先設計師需要選擇其想要使用并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紋樣,然后利用掃描儀將其上傳至電子計算機當中,運用專業的平面設計軟件對古典紋樣進行再創作,比如說運用調色工具改變紋樣的顏色,用白色或淡藍色表現出清新淡雅的藝術效果、運用復制粘貼的功能重復排列紋樣成為一個全新的圖案、運用位置調整工具改變紋樣的大小、具體位置等等,最后利用痕跡清除工具將所有的人工接縫痕跡清除干凈,這樣便能夠產生出具有傳統古典美感的新紋樣,同時也能夠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不僅推動了現代包裝設計的發展與進步,同時也為禪宗美學的運用拓展的空間和渠道。
(二)禪宗美學與未來設計
雖然社會是在不斷的向前發展與邁進,人們對事物的探索過程也將永無止境,但是無論發展的方向是什么、發展的速度有多快,最終人們都會回歸到禪宗美學中倡導的回歸自我、尊崇自然,這也是未來人類思想的發展趨勢。人類生存的世界本就是主觀與客觀并存、矛盾與斗爭相統一,人類的發展始終無法脫離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回歸自然勢必會成為人類的發展方向。雖然我國現階段在很多民間傳統工藝藝術當中,已經無法在看到其當年輝煌絢爛的一面,許多原有的功能性也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其中蘊含著的內在神韻和藝術魅力卻在持續增加并且一直影響著現代設計,禪宗美學中所倡導的自然、純真,追求順其自然的理念也是現代藝術和現代設計中追尋回歸真我、超越本我、拋棄世俗、質樸簡約的審美意境。通過將禪宗美學的理念和意蘊融入到現代設計當中,能夠使得現代設計工藝和技法中油然而生一種原始美、感性美,將過于于現在相結合,恍惚間好像帶領人們完成了一趟奇妙的時空穿越之旅,藝術中帶有的真實性、人文性、溫暖踏實的感覺令人終生難忘。在未來的現代化設計當中,人們將越來越注重生命價值和自我心性,拋棄虛名浮利走回到真實的本真生活中去,加之中國已經躋身進入超級大國的行列,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東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禪宗文化及其美學理念也將會越來越多的被運用在現代設計當中。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化、現代化的腳步和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灰色“城市森林”當中,工作學習已經占據了人們絕大多數的時間,特別是在拜金主義、金錢至上等不良觀念的影響下,人們更多注重追逐名利而忘卻了回歸自我本真,在現代設計中融入禪宗美學,就是希望能夠通過自然質樸的設計理念喚回人類的初心,在給人類帶來具有適用性和藝術性的現代設計的同時,也希望人類能夠進行反思,參悟到禪宗文化中的內在精髓,回歸本我和自我,從而達到超我境界。
【參考文獻】
[1]金昕.論禪宗美學與現代設計追求的境界[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4(08):18-20.
[2]秦亞平.禪意空間之美——淺談禪宗美學在現代空間設計中的應用[J].室內設計,2015(03):17-19+33+20.
[3]王秋陽.禪宗美學與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的審美追求[J].現代裝飾(理論),2014(09):17.
[4]皮朝綱.禪宗美學的獨特性質、人生意蘊及其當代啟示[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1):56-6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