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并得到長足的發展。在藝術設計教育中應用多媒體藝術也成為藝術設計教學的新方向。多媒體藝術設計教育就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環境。本文主要從多媒體藝術在設計教育中的應用特點及方法展開研究,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藝術;設計學教育;應用方法
伴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多媒體藝術設計逐漸走進藝術設計課堂當中,并以此改變了傳統藝術教學的觀念。多媒體藝術設計課程運用了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多媒體技術手段,豐富了藝術設計教學內容,使藝術設計形式有了嶄新的突破。
一、多媒體藝術在設計教育中的特點
(一)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
在多媒體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學生獲取學習資料和創作的素材已不單單來源于教師的親自傳授、書本知識,更多的則是來源于網路資源。因此,多媒體藝術在應用到藝術設計教學中來,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互聯網迅速掌握最新資料,還可通過網絡共享資源來聆聽世界各地的設計專家的指教,以此來提升自身的設計水平,無形中也拓展了學生的藝術思維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二)具有廣闊的信息交流平臺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沒有興起之前,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獲取畫作素材的方式和學習交流的形式主要通過寫生、臨摹等創作手段,以及電話、信件、傳真等方式,使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方式獲取信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取繪畫素材,交流方式也更加多樣化。電子郵件、文件一鍵傳輸、電子公告板以及各種視頻等一系列雙向信息交流方式,可以讓師生與全世界任何同行進行交流互動,打破了空間的局限[1]。
(三)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環境
多媒體教學環境是教師所營造出的虛擬的教學環境,其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依據這一特點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學生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來促成個性化教育。學生也可以結合自身的設計喜好選擇最佳時間通過網絡設備與老師在線交流,在網上自行研究,形成個性化學習。
二、多媒體藝術在設計學教育中的多種應用方法
(一)創建合作討論法
在以往的藝術設計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多數只停留在課下有限的時間中進行,提供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很少。因此,教師在應用多媒體藝術進行藝術設計教學時,要注重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交流的過程。創建合作討論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保師生間可以就教學內容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而且也能鍛煉學生間的團結協作的能力,在學生討論之中形成全面認識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也可以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合作討論法的應用下,教師積極啟發、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恰恰是目前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所極具欠缺的能力。創新思維是藝術設計的靈魂,是優秀設計師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一名藝術設計師從缺乏必要的創造性思維,他就只能是一名工匠,而不能稱為藝術設計師。因此,合作討論法的應用可以改變傳統式的藝術教育方式,教師在具體創建中也要結合學生實際的設計水平加強其創造性思維訓練,從未更好的彌補傳統教學的缺失[2]。
(二)創建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依靠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圖像、聲音、文字等內容通過技術手段合為一體,為學生創造生動具體的教學場景,已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心理機制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多媒體藝術的應用下,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時,要充分依據情境教學的特點,結合教學中的設計內容多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就設計創作問題進行思考,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使教學形式變成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解答問題。并且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設計教學中教師脫離不了書本進行授課的形式,將書本的教學內容轉變為帶有聲、圖、文并存的動態式教學課件,從而使書本上抽象、枯燥的設計內容在大屏幕中以更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教師在教學中也要積極引導學生發現藝術創作的本質,體會繪畫創作之間內在聯系,進而增強學生在藝術創作中對設計內容的實踐運用能力,為學生營造出最真實、自然的教學環境。
(三)創建教學質量多元化評價體系
要想讓多媒體藝術更好的應用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去,就要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制,教師通過教學評價可以判斷實際授課內容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是否產生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及時的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效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多媒體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評價跟其他的藝術教學評價一樣,要結合教學內容、教學課程的性質等條件,對其教學做出相應的評估,最后得出評價結論。通過對教學課程的評價最后得出整個多媒體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狀況的評價及整個藝術設計領域的教學評價等[3]。因此,建立教學質量多元化評價體系的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對學生現有的藝術素質和所掌握知識程度的評價;二是對學生正在學習新知識和即將達到新素質的評價;三是對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程度、最后成績和進步情況的評價。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提早發現學生的優點和弱點,及時的對設計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和改進。
(四)傳統式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以此來鑒定,方式過于單一而且有很多不足之處。而建立教學質量多元化評價體系,可以讓教師更好的把握教學中的設計內容、設計方法、藝術形式,從而促進藝術設計的教研活動,促使教師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形成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動態過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藝術在設計學教育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應用到實踐教學中,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藝術創作精神。與此同時,藝術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藝術進行設計教學時,也要明確教學目標,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以此來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藝術設計的水平,使多媒體藝術在藝術設計創作中發揮出更大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徐耘春.視覺藝術教育的新動向:數字時代背景下的中學新媒體藝術課程與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2]石東妮.多媒體技術應用:從“教學摹仿”到“藝術創造”[D].湖南師范大學, 2009.
[3]多媒體呈現知識的準確性與藝術性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