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影視資源具備逼真性、綜合性和動態性的特點,使其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地理教學中的重要素材。地理影視資源中蘊含的大量地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被沒有被充分發掘和利用。因此,筆者建議,在高校地理選修課中,以地理影視作為主題,以興趣為切入點,開展地理影視資源的探究性性學習,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和培養大學生的地理素養。
關鍵詞:影視資源;地理選修教學;高校
一、引言
當前由于大眾傳媒的普及,各種影視資源充斥著學生的生活,它在給學生帶來感官享受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其中所蘊含的地理知識,而這些地理知識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難以接觸到,影視資源往往是成為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一種重要方法。因而,在高校地理教學活動中,越來越多的地理專業教師把影視資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增強了教學效果。但是,在高校地理教學中,影視資源僅僅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地理影視資源所具備的教育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因此,在高校地理選修課中,以地理影視作為主題,以興趣為切入點,開展地理影視的探究性學習,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和培養大學生的地理素養。
二、地理影視教學的意義
地理影視教學法是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運用影視素材的一種教學方法,老師根據授課內容選取合適的影音視頻,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播放,然后讓學生探討影視中所蘊含的地理知識。因此,在高校地理教學中使用影視素材,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地理學科的性質要求在地理教學中運用影視資源
地理科學是研究地球表層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及人地關系的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科學,體系龐大復雜,地理知識豐富而且比較抽象,很難理解。比如大氣環流、洋流運動、地球運動、地震、火山等自然現象,學生無法身臨其境進行觀察和思考,借助影視資源的直觀性和逼真性,令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高校傳統地理教學以傳授大量枯燥的既定知識為主,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低。而地理影視資源中有鮮活的場景再現,生趣而逼真,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的地理科學的思維。由于影視的逼真性,能給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通過老師的引導,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從而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
(三)轉變以傳授地理知識為主的教學觀念
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使得信息的獲取比較容易,傳統的地理教學以教材為核心傳授地理知識已不再具有絕對的優勢。與簡單的獲取地理知識相比,更需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地理科學思維的能力和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以保證地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地理影視教學方法正能加速轉變地理教學觀念。
三、影視資源在高校地理選修程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影視資源的選擇
1.影視素材要貼近實際生活,能縮短學生與地理世界的距離
地理類影視素材的選取要聯系實際生活,通過視頻的逼真展現,化抽象的地理知識為具體化,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地理就是他們的身邊,伸手可以觸摸到,從而增強其對地理空間的想象力。
2.影視素材的內容適當,能反映地理科學的基本規律
首先,根據教學的目標和內容,選取恰當的地理類影視素材,而且要保證選取的影視內容具有科學性和邏輯合理性,能夠反映地理科學的基本規律。其次,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選取與學生知識水平相當的影視素材。
3.影視素材的難度適度,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影視具有一定的娛樂性、通俗性和審美性,選取的影視視角新穎、淺顯易懂、寓意深刻,就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求知欲和探索欲。大學生基本上已經具備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自主學習為主,如果能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學習,勢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影視資源在地理選修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英國廣播公司和中國中央電視臺=在2008年聯合拍攝系列紀錄片《美麗中國》。該紀錄片共分為《風雪塞外》、《云翔天邊》、《潮涌海岸》、《沃土中原》、《錦繡華南》、《神奇高原》六集?!睹利愔袊芳o錄片以區域為背景,講述華南、西南、青藏高原、西北、中原、東部沿海區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闡明不同區域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與分布情況,展現了不同地區的自然景觀、人們的生活習俗、農業結構、建筑文化以及生態環境問題等許多地理現象?!睹利愔袊访考加卸潭?0 秒的開篇鏡頭,展現了熱帶雨林、青藏高原、北疆冰雪、塔克拉瑪干沙漠、內蒙古草原、福建土樓等畫面,基本展現了我國不同區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因此,《美麗中國》紀錄片作為一種很好的地理素材,具有重要的地理教學價值,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以《錦繡華南》為例,講述了長江以南的自然人文風貌。該片展現了我國長江流域的喀斯特地貌,它是一個到處都是峭壁深洞和聳立的石灰石山峰的神奇世界。同時,該片還記錄了長江流域幾種珍奇的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比如展現了揚子鱷從蛋殼孵出、大足鼠耳蝠在水面捕捉小魚、大鯢發出像嬰兒哭啼的聲音、身體半透明的盲魚億萬年來在黑暗的溶洞湖底悠游以及龍現村金紅色的鯉魚以稻田為家等場景。該片中還記錄了長江河流孕育的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這里是我國最大的水稻種植區。這一集包含了較多的地理科學的知識點,主要展現了長江流域以南自然景觀的空間分布,獨特的人文景觀,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及所處的現狀,體現了人地關系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以及地域分異規律等知識點。
四、結語
影視資源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和逼真性, 但展現的是虛擬的場景,而有些知識必須要通過真實的體驗才能真正掌握。在教學中,主要目的是為學生解惑授業,而教師如果在課堂上把握不好相關環節,那么就容易讓學生沉迷于影視資源的故事情節,而不懂思考和知識延伸,這勢必會導致教學的失敗。因此,在運用影視資源為主題進行地理教學時,授課教師應該選取合適的影視資源,熟悉影視資源并做好課程設計,嚴格把控課堂情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
隨著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發展,影視資源以場景再現的形式實現了教學信息的動態傳遞,這是傳統教學不具備的。在地理選修課中運用影視資源的教學實踐, 表明地理影視教學法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必然是未來地理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萬來珍.關于當前高校地理教學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09 (05):125-127.
[2]游春梅,王玉萍.影視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山學院學報,2010(03):95-97.
[3]李海麗.論影視資源在高校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5(1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