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奧
摘要:從應用評價和效果評價介紹了美國的數字化醫院評價體系,并重點介紹了當今大數據在醫院評價領域的應用,展示數據挖掘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提出美國數字醫院對我國數字化醫院建設的啟示,即盡快建立我國的數字化醫院評價體系,加大國內數字化醫院的投入和側重點,加快培育我國的重點醫療IT公司,轉變醫院數字化建設的重點方向。
關鍵詞:數字化醫院;評價體系
2015年7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公布了美國2015-2016年最佳醫院排名。緊隨其后的7月22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主辦的現代化醫院評價與評估高峰論壇舉行,國家衛計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趙明鋼指出,中國將借鑒美國數據化醫院建設,基于數據,科學、規范和準確地建立全國醫療機構的統一評價體系。
一、美國的數字化醫院評價體系介紹
(一)應用評價
主要評價包含美國醫院協會的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情況調查、美國醫學信息和管理協會的電子病歷應用分級評價、麻省總醫院衛生政策研究所等組織的電子病歷研究、美國疾控中心的門診執業醫師應用調查等幾個方面。
(二)效果評價
主要評價代表為: 美國醫療質量管理局的醫療信息技術計劃、美國醫療保險與醫療救助中心的電子病歷有效使用。從訪問情況來看, 美國的數字化醫院評價影響程度最深、接受程度最廣的還是HIMSS的電子病歷應用分級評價體系。
二、醫療大數據的應用
(一)大數據在患者安全評價中的作用
一所醫院的產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患者是否能夠安全地在醫院接受救治。所謂安全,可以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導致患者入院的疾病能夠有效地被控制甚至治愈;其次,病人留院期間,不會因為醫院的環境或治療方式產生其他不必要的癥狀。
通過對電子醫療數據的系統分析,數據提取與統計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一所醫院是否經常導致某類病人的不必要感染。如果屬實,是否是由于醫院運營或某些醫療過程的操作不當導致。在美國,某所醫院患者感染率居高不下,專家通過分析其原因得出病房格局設計不合理導致交叉感染的結論。
(二)大數據在醫院質控中的作用
一旦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醫院,我們便可以從一個新的高度分析醫院的運營情況。目前英國NICE(國家衛生與臨床技術優化研究所)、德國IQWIG(質量和效率醫療保健研究所)、加拿大普通藥品檢查機構等都開展了類似項目并且取得了初步成功。
談到排名,也許很多醫院都敬而遠之,擔心一旦名次較低會影響醫院長期發展。然而,沒有評價與競爭就無所謂優化與長遠的發展。在和其他醫院的比較中院方往往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如果醫院再入院率居高不下,我們就需要反省,對某些病人的出院決定是否太草率了,又或許是病人出院后的用藥指導不夠明確。而無論如何,一旦能夠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醫院的發展只會蒸蒸日上。而數據的共享,無論對醫院的科研還是運營,均有著戰略性價值。
(三)大數據在患者尋醫指導中的作用
不幸罹患疾病,病人總是想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這也導致了有些專家號被炒至幾百甚至上千元。從全局考慮,如何讓病人在合適的醫院看合適的病是極為重要的。所謂合適,是指既不小題大做、浪費金錢及醫療資源,也不讓大病患者無處就醫、四處轉院浪費寶貴的救治時間。面對這一難題,數據也許能給出讓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如果有一個如同美國HealthGrade一樣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綜合性評價平臺,通過對各地醫院的現有病歷的綜合分析,患者就可以知道哪些醫院有收治某類患者的資質以及治療對應疾病平均的開支、安全情況等。綜合比較后,病人便可以選擇最合適的醫院解決自身問題,避免疾病亂投醫現象。同時,醫院通過該數據也可以了解自身的優劣勢,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三、美國數字化醫院對我國數字化醫院建設的啟示
(一)盡快建立我國的數字化醫院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對于醫院信息化的評價也進行了嘗試, 但數字化醫院評價體系還未建立, 在引導全國進行數字化建設方面存在短板。雖然國內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在近幾年取得了快速發展, 但存在發展參差不齊、發展方向不明的情況。要加快包括互聯互通、身份認證等的體系建設。特別是在深化醫改、區域醫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我國的數字化醫院評價體系,指導全國的數字化醫院建設也顯得日益重要。
(二)加大國內數字化醫院的投入和側重點
數字化醫院建設需要高投入。縱觀上述各醫療集團和單體醫院,各家在數字化醫院的建設中,IT投入均在年收入的5% 以上,其中60%-80%的投入用于人工費用支付及軟件開發的費用。在我國,2009年的三級醫院評審細則中關于信息化建設曾建議不低于1%。近幾年三級醫院的投入在逐步增大, 但能達到5 % 的幾乎沒有。同時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國內醫院對于基礎設施的投入比較重視, 但對于醫療信息專業人員及軟件研發的投入卻比較吝嗇。美國的建設經驗表明, 在醫院進行信息技術的投入, 建設先進的電子健康檔案, 對于醫療及護理質量具有明顯的幫助, 相比于其他行業, 有最大的投資回報。達到數字化醫院, 更重要的是醫療信息軟件功能、應用便利及醫院流程的整合。
(三)加快培育我國的重點醫療IT公司
美國,現今的醫療IT市場基本被CERNER、PHILIPS等幾家大型公司所占有,這帶來的優勢就是各州甚至聯邦政府在互聯互通獲取數據進行共享方面具有極大的便利性。在我國, 具有大大小小的醫療IT公司幾百家,在推動我國醫院信息化進步的同時, 由于各有自己的技術壁壘, 加之我國現在的相關技術標準不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在區域醫療、遠程醫療建設上的前進[9]。各IT特別是傳統的EMR廠商,應該提供產品程度更高、更標準的“ 電子病歷患者門戶”,真正幫助醫療服務業務的突破性落地。因此,培育我國自己的醫療IT 領軍企業對于我國的數字化醫院建設和區域醫療建設至關重要。現在國家大力發展醫療信息化, 因此應在產業政策及大型醫療信息企業的培育上進行更多傾斜。
(四)轉變醫院數字化建設的重點方向
美國的數字化醫院建設圍繞的核心是患者和醫師。從門診系統到住院系統, 一切數據的流向均是利于患者的質量控制和醫師的診治輔助及科研。在我國, 現階段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大部分還是圍繞在醫院的人、財、物上面, 沒有形成很好的大數據來支撐醫院的核心工作。綜上所述,美國的數字化醫院的建設經驗和理念對于建設我國的數字化醫院具有極大的幫助和借鑒意義。只有完善的評價體系,才能更好的指引數字化醫院的建設工作。